淺談微信中品牌傳播的新趨勢
本文選題:微信 切入點:品牌 出處:《中國包裝工業(yè)》2013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分別討論微信的概念、特點、現(xiàn)階段發(fā)展程度,受眾對其的表現(xiàn)和態(tài)度。以及微信對品牌傳播產(chǎn)生的影響力和所發(fā)揮的作用,運用具體的案例展現(xiàn)微信在未來品牌傳播中的新趨勢。微信對品牌傳播的影響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廣告形式和渠道實現(xiàn)品牌傳播的營銷效果。對于優(yōu)秀的企業(yè)品牌,可以發(fā)掘出更多企業(yè)微信的商業(yè)價值,運用微信的影響力帶動企業(yè)品牌獲得更大的效益和價值。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development degree, audience's performance and attitude to WeChat, and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WeChat on brand communication. Using specific cases to show the new trend of WeChat br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The influence of WeChat on brand communication is diversified, and the marketing effect of brand communication is realized through different advertising forms and channels. We can find out more business value of WeChat and use the influence of WeChat to drive the brand to gain more benefit and value.
【作者單位】: 湖北工業(yè)大學;
【分類號】:F49;F27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周蕾;;微信廣告?zhèn)鞑チρ芯縖J];東南傳播;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鋒;;文化 建筑 傳播——傳播文化學視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 陳海燕;;外國文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俞小和;;傳播學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4 陳自清;;論大眾傳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余月玲;;電視娛樂節(jié)目互動方式的傳播學思考——以《超級女生》為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宋玢璐;;影視劇對社會性別觀念的正面建構——從受眾接受的角度[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袁金龍;黃曼曼;;安徽省服飾傳播媒介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建議[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8 鄭碧強;;城市女性白領整容時尚消費的社會學解讀[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9 趙迪;王德海;;受眾本位論視角下的參與式農(nóng)業(yè)推廣[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11期
10 程德安;;傳播學中的商標[J];中華商標;2006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瑩;;博物館場館虛擬現(xiàn)實展示中的對話與反饋[A];創(chuàng)意科技助力數(shù)字博物館[C];2011年
2 暢引婷;;符號運用策略對女性主義傳播效應的影響——以父權制概念的意義闡釋為例[A];中國社會學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魏婷;;煤礦安全信息傳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珊珊;;世界語與跨文化傳播[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下卷)[C];2008年
5 李建偉;;版權貿(mào)易中的編輯角色[A];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趙婧;;“讀圖時代”是真實存在還是擬態(tài)環(huán)境[A];中國編輯研究(2006)[C];2007年
7 魏玉山;;國外新聞出版國家監(jiān)管體制[A];中國編輯研究(2006)[C];2007年
8 于翠玲;;中國編輯學與西方媒介論的比較[A];中國編輯研究(2008)[C];2009年
9 羅以澄;夏倩芳;;他國形象誤讀:在多維視野中觀察[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10 孫信茹;;傳媒與民俗生活變遷——甘莊的個案分析[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仇賢根;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志輝;網(wǎng)絡條件下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鐘希明;介入公共場域的知識分子寫作[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董素青;消費電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君玲;網(wǎng)絡表達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徐艷;社會公正視角下的農(nóng)民工報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黃永宜;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肖芳;推進農(nóng)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龔茂富;青城派武術生存現(xiàn)狀及傳播方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尤永;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家庭消費中的意見領袖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區(qū)農(nóng)村女性閑暇生活方式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鄭俊杰;我國網(wǎng)絡新聞專題探析[D];河北大學;2007年
4 趙廣香;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陳欣躍;新時代的電視媒體影響力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石實;隱秘的參與[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釗;體育組織在危機公關中的媒體策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8 陳曼;我國體育學術核心期刊欄目設置與廣告經(jīng)營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9 王芳;武術套路與跆拳道文化傳播比較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10 胡潔雅;耐克品牌文化傳播模式探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劉文勇;;新時代傳播的寵兒——病毒式傳播[J];東南傳播;2007年09期
2 張金海;余曉陽;;從甄別選擇到精準匹配 互聯(lián)網(wǎng)互動平臺的廣告運作模式[J];廣告人;2011年06期
3 陳妮;;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體驗廣告形態(tài)[J];商場現(xiàn)代化;2011年20期
4 慕名;;微信們要革誰的命?[J];通信企業(yè)管理;2011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玉童;;營銷升級時代的品牌體驗[J];經(jīng)營者;2007年22期
2 李磊;;讓品牌體驗感受生活[J];理財雜志;2007年11期
3 李偉;;打造中國廣告力量第四極——“海西品牌盛典”在福州隆重舉行[J];廣告大觀(綜合版);2009年01期
4 李磊;;塑造品牌體驗:品牌即生活[J];新遠見;2007年10期
5 龐繼紅;劉曉靜;;基于體驗營銷的顧客滿意與品牌體驗策略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年08期
6 劉鑫;;營銷趨向“我”品牌[J];成功營銷;2008年09期
7 王智慧;;塑造城市品牌的戰(zhàn)略及有效途徑分析[J];北方經(jīng)貿(mào);2008年07期
8 ;全國28站品牌體驗日即將開啟 沃爾沃欲重新定義豪華車[J];中國汽車市場;2010年17期
9 陸曉華;;論品牌體驗[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8期
10 李磊;;塑造品牌體驗:品牌即生活[J];飼料博覽(企業(yè)管理版);2007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小芬;鐘秉樞;;對青鳥商業(yè)健身俱樂部實施品牌體驗管理的案例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2 徐瑞平;湯漫;;體驗消費對品牌營銷的影響及應對[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3 薛海波;王新新;;品牌社群體驗對消費者品牌忠誠影響作用的經(jīng)驗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8年
4 謝雄標;嚴良;;基于購物路徑的終端營銷策略研究[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市場營銷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5 王月輝;單艷華;;基于“十要素模型”的嘉和一品公司品牌資產(chǎn)評估實證研究[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陳剛;宋昕哲;王琛;;中國農(nóng)產(chǎn)品國家品牌構建——基于4P理論的視角[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市場營銷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7 梁波;舒華英;;從有序和耗散理論觀點看運營商的品牌管理[A];通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業(yè)務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趙正洋;趙紅;;品牌混淆:一個法學范疇的延伸[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程志宇;;公眾資源節(jié)約型消費行為研究模型與啟示——基于Holbrook的顧客價值理論[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共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10 胡旺盛;薛華;;基于雙因素理論的品牌激活策略研究[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龔敏;激情24小時[N];中國質(zhì)量報;2007年
2 記者 ;;“一汽大眾”首創(chuàng)品牌體驗服務模式[N];民營經(jīng)濟報;2006年
3 記者 方霞 通訊員 楊玉紅;西塘旅游品牌體驗指數(shù)昨發(fā)布[N];嘉興日報;2010年
4 閆芬;百事食品:傾力打造最Cool的品牌體驗[N];經(jīng)理日報;2010年
5 深圳商報記者 李玫 實習生 賴大彬 張立瑜 整理;從品牌消費到品牌體驗[N];深圳商報;2003年
6 單敏;從戰(zhàn)略和運營視角談品牌體驗[N];國際商報;2006年
7 馬瑞 陳瑾 作者單位: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品牌體驗活動:品牌成長的助推器[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8 曹璞;梅賽德斯-奔馳中心(北京)舉行奠基儀式[N];中國質(zhì)量報;2007年
9 馬蕾;首創(chuàng)體驗中心 一汽-大眾營銷升級[N];中國商報;2006年
10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讓品牌轉(zhuǎn)型助推銀行轉(zhuǎn)型[N];中國企業(yè)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啟庚;品牌體驗的形成及對品牌資產(chǎn)的影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2 李小芬;對商業(yè)健身俱樂部體驗營銷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3 徐鵬;基于消費者認知的品牌定位模式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4 李津;基于隱性需求的動漫品牌資產(chǎn)形成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5 金明;品牌鐘愛結構維度、影響因素及其對品牌忠誠的作用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李朝輝;基于顧客參與視角的虛擬品牌社區(qū)價值共創(chuàng)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7 林春桃;基于體驗視角的烏龍茶品牌忠誠形成機理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3年
8 金亮;顧客資產(chǎn)驅(qū)動因素、顧客忠誠與顧客資產(chǎn)之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張寧;虛擬代言人對品牌資產(chǎn)的影響研究:品牌體驗的中介作用及消費者個人特征和產(chǎn)品特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D];武漢大學;2013年
10 沈佳;體育賽事贊助目標和策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自營;品牌知名度和產(chǎn)品設計對品牌體驗影響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2 董萌;品牌意識與品牌建設[D];吉林大學;2014年
3 束玉潔;飯店品牌體驗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立陽;品牌資產(chǎn)評估方法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4年
5 王萌萌;基于微信的品牌傳播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6 趙穎;基于顧客價值的品牌體驗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學院;2005年
7 盧惠琳;基于品牌體驗的品牌忠誠度實證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8 殷亮;無錫陽山水蜜桃品牌體驗與提升的實證研究[D];江南大學;2013年
9 史騰高;論產(chǎn)品設計中的品牌化思維與創(chuàng)新[D];浙江工商大學;2014年
10 馬媛媛;手機品牌體驗對消費者品牌態(tài)度及購買意愿的影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639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huguanxiguanli/156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