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匯率政策對貨幣政策替代效應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匯率政策對貨幣政策替代效應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匯率政策 貨幣政策 替代效應 貨幣需求 環(huán)境污染
【摘要】:1994年我國進行了第一次匯率改革,將長期阻礙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雙軌制匯率政策并軌,此次改革釋放了大量的改革紅利,此后長期內我國國際收支處在順差階段,同時,GDP增長速度保持在高位水平。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施行二次匯率改革,此次匯改審時度勢,大大推動經(jīng)濟增長,但也對我國的貨幣政策產生長期穩(wěn)定的替代性影響,同時,在我國經(jīng)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列的負面影響。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實施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新機制,因此,匯率政策長期對貨幣政策替代效應值得我們去探討研究。本文從貨幣分析法理論的角度去分析該替代效應的產生于作用機理。該分析法認為貨幣市場失衡是國際收支失衡的最主要原因,同時將外匯儲備的變動視作該國貨幣供給與需求不均衡的表現(xiàn),同時,國際收支順差時常被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在這種經(jīng)濟形勢強勁的國家,究其最深層次的其原因是一國經(jīng)濟產出的增長與一國的貨幣市場有著不可忽視的相關性。我國自第一次匯改以來我國經(jīng)濟不斷創(chuàng)造中國式的奇跡,同時在絕大多數(shù)時期保持著明顯的持續(xù)性的收支順差,首先從表象上與貨幣分析法的主要觀點相一致。本文運用PVAR模型研究人民幣匯率政策對我國貨幣政策的替代效應。本文的主要觀點如下:首先,基于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當前我國匯率政策對貨幣政策的替代效應仍然存在,由于我國當前正處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利率市場化的機制尚未完善,舊的貨幣政策制度仍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匯率政策對于貨幣政策的替代效應與替代渠道仍然存在。其次,隨著我國金融以及證券市場不斷完善,金融工具的不斷創(chuàng)新,因此我們應將證券市場因素納入貨幣需求函數(shù)的探究之中。結果表明,匯率政策會我國貨幣需求函數(shù)具有長期穩(wěn)定的影響,證券因素對我國貨幣需求函數(shù)有著顯著的影響,且匯率政策對貨幣需求函數(shù)的影響同樣顯著。
【關鍵詞】:匯率政策 貨幣政策 替代效應 貨幣需求 環(huán)境污染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6;F822.0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導論9-15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9-11
- 1.2 選題的理論和實際意義11-12
- 1.3 論文框架和基本內容12-13
- 1.4 論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
- 1.5 選題重難點與本文創(chuàng)新13-15
- 第2章 國內外文獻綜述15-22
- 2.1 匯率政策替代貨幣政策的理論根據(jù)15-17
- 2.1.1 Mundell-Fleming模型中匯率政策替代貨幣政策理論15-16
- 2.1.2 "三元悖論"模型中匯率政策替代貨幣政策理論16
- 2.1.3 最優(yōu)貨幣政策規(guī)則中匯率政策替代貨幣政策理論16-17
- 2.2 匯率政策替代貨幣政策的實證文獻17-20
- 2.2.1 匯率政策與經(jīng)濟增長18
- 2.2.2 匯率政策與產業(yè)結構18-19
- 2.2.3 匯率政策與環(huán)境變化19-20
- 2.3 生態(tài)金融以及綠色金融理論20-21
- 2.4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述評21-22
- 第3章匯率政策替代貨幣政策機理分析22-40
- 3.1 基于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理論22-30
- 3.1.1 國際收支貨幣分析法基本模型22-23
- 3.1.2 經(jīng)常賬戶角度23-27
- 3.1.2.1 多恩布什貶值模型24-25
- 3.1.2.2 波拉克模型25-27
- 3.1.3 資本項目的貨幣分析法27-30
- 3.2 我國貨幣供求影響因素的分析30-32
- 3.2.1 規(guī)模變量與貨幣供求30-31
- 3.2.2 利率變化與貨幣供求31
- 3.2.3 利率變動與匯率變動31-32
- 3.3 我國匯率政策替代貨幣政策機理分析32-40
- 3.3.1 從三元悖論角度的分析32-34
- 3.3.2 匯率政策目標與貨幣政策目標的相互作用角度34-36
- 3.3.3 從貨幣分析法角度分析36-40
- 第4章 我國匯率政策替代貨幣政策的特征40-55
- 4.1 不同時期我國匯率制度的特征40-43
- 4.2 我國貨幣政策特征43-47
- 4.2.1 1994年至2005年的貨幣政策特征43-45
- 4.2.2 2005年至2013年貨幣政策特征45-46
- 4.2.3 后危機時代貨幣政策特征46-47
- 4.3 我國匯率政策替代貨幣政策特征47-55
- 4.3.1 宏觀經(jīng)濟各項指標增長快速47-49
- 4.3.2 負向替代效應日益顯著49-55
- 第5章 我國匯率政策與貨幣政策替代效應實證分析55-70
- 5.1 相關變量的選取與處理變量的選取與樣本的確定55-57
- 5.2 基于PVAR模型的實證檢驗分析57-64
- 5.2.1 PVAR模型的建立與估計57
- 5.2.2 滯后階數(shù)的選擇及面板的穩(wěn)定性檢驗57-58
- 5.2.3 PVAR模型的建立和估計58-60
- 5.2.4 脈沖響應分析60-62
- 5.2.5 方差分解分析62-64
- 5.3 匯改后我國貨幣需求函數(shù)的再檢驗(2005年1月-2014年12月)64-70
- 5.3.1 數(shù)據(jù)的選取與處理64-65
- 5.3.2 長期貨幣需求模型的參數(shù)估計65-70
- 第6章 結論及政策建議70-73
- 6.1 主要結論70
- 6.2 政策建議70-73
- 參考文獻73-77
- 致謝7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軍;吳曉敏;胡元子;;擴展三元悖論視角下的印度匯率制度改革對中國的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15年03期
2 范小云;陳雷;祝哲;;三元悖論還是二元悖論——基于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最優(yōu)匯率制度選擇[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15年01期
3 張中華;林眾;;匯改機制與貨幣政策沖擊對我國房價的影響研究——兼論“三元悖論”在我國的適用性[J];宏觀經(jīng)濟研究;2013年09期
4 劉春梅;;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影響的實證分析[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3年S2期
5 張兆曦;趙新娥;;綠色金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武漢金融;2013年05期
6 龐曉波;賀光宇;;基于ERPT效應的我國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協(xié)調性研究[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7 趙文勝;張屹山;;貨幣政策沖擊與人民幣匯率動態(tài)[J];金融研究;2012年08期
8 楊艷林;;中國的“三元悖論”政策目標組合選擇及其影響[J];經(jīng)濟評論;2012年04期
9 徐偉呈;范愛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動的中國產業(yè)結構升級效應[J];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2年06期
10 吳椺;繆海斌;;中國產業(yè)結構調整對匯率變動的沖擊效應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本文編號:7807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780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