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號理論的我國上市公司低估動機下股票回購行為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信號理論的我國上市公司低估動機下股票回購行為的實證研究
【摘要】:股票回購在西方資本市場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股利分配政策和資本運作方式,并且已經存在了近半個世紀。然而,我國股票回購雖然自第一次股票回購已經過去了20多年,但真正意義的企業(yè)自發(fā)股票行為實際是隨著2008年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實施而開始的,目前仍處于初級和完善的階段。因此,如何認識2008年后新階段下的股票回購行為的動機、作用以及相關問題對于繼續(xù)完善相關法律政策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本文是在對我國股票回購行為的歷史階段進行細致的研究和劃分后,針對最近的新階段,即2008年《關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的補充規(guī)定》頒布后的股票回購事件進行實證研究。首先利用相對價值法和事件研究法分別對回購動機和回購效應進行研究,探究新階段下回購動機的真實性以及回購預案在資本市場產生的市場反應。隨后按照信號傳遞假說,本文梳理了股票回購行為的內在邏輯,并提出了信號強度的概念,并對回購動機、信號強度和回購效應三者的相關關系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入探究。通過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通過對我國股票回購動因的研究,本文驗證了2008年后以股價低估為回購動機的A股上市公司確實存在著明顯的股票低估現(xiàn)象,從而驗證了股票信號傳遞假說的動因部分。第二,本文按照信號傳遞假說的邏輯,提出了三種衡量信號強度的變量(回購期限、回購溢價比例和股票回購比例),并與樣本公司的低估程度相聯(lián)系,驗證了實施股票回購的公司的低估程度越大,傳遞的信號強度也就越大,二者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第三,本文對回購預案公告所引發(fā)的資本市場的反應程度進行了研究,通過事件研究法,驗證了股票回購預案可以引起明顯的資本市場的正向反應,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回購行為仍然存在著信息提前釋放效應,但是釋放程度不大,與之前的有關研究對比有著明顯的降低,說明2008年之后我國資本市場的有效性有所提高,內幕消息的存在已經受到了較大范圍的限制。同時本文也進一步研究了信號強度與市場反應程度的關系,三組信號強度變量中除回購比例外都發(fā)現(xiàn)了回購信號強度與市場反應程度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而回購比例未能證實的原因推測為公司回購資金來源的限制,但基本可以得出回購公司釋放的信號強度越大,回購引起的正向市場反應程度越大的結論。
【關鍵詞】:股票回購 回購動因 市場反應 信號強度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緒論10-15
-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11-13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義11-13
- 1.3 研究內容與結構13-14
- 1.4 可能的創(chuàng)新14-15
- 2 文獻綜述15-22
- 2.1 股票回購的動機研究15-17
- 2.2 股票回購的信號效應研究17-20
- 2.3 文獻述評20-22
- 3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的提出22-32
- 3.1 股票回購的信息傳遞理論22-23
- 3.2 樣本選取及研究假設的提出23-32
- 3.2.1 我國股票回購的階段劃分23-24
- 3.2.2 研究樣本的選取24-25
- 3.2.3 股票回購動機的研究假設25-27
- 3.2.4 股票回購信號效應的研究假設27-28
- 3.2.5 股票回購信號強度的研究假設28-32
- 4 研究設計32-41
- 4.1 股票回購動機的研究設計32-37
- 4.1.1 估值方法的簡介32-33
- 4.1.2 股價低估程度估算33-37
- 4.1.3 股票低估程度檢驗37
- 4.2 股票回購短期信號效應的研究設計:事件研究法37-39
- 4.3 回購信號強度的研究設計39-41
- 4.3.1 低估程度與信號強度相關性的研究設計39-40
- 4.3.2 信號強度與回購市場反應的研究設計40-41
- 5 實證結果及分析41-52
- 5.1 股票回購動機實證結果及分析41-42
- 5.2 股票回購短期信號效應研究結果及分析42-45
- 5.3 回購信號強度的研究結果及分析45-52
- 5.3.1 低估程度與信號強度相關性的研究結果及分析45-49
- 5.3.2 信號強度與回購市場反應相關性的研究結果及分析49-52
- 6 結論52-54
- 6.1 研究結論52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52-54
- 參考文獻54-57
- 致謝57-58
- 個人簡歷58
- 發(fā)表的學術論文5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愛君;股票回購淺析[J];北方經貿;2000年03期
2 馮樹恩,夏善民;股票回購與操作[J];科技與管理;2000年02期
3 史先誠;上市公司應不應該進行股票回購[J];政策與管理;2000年06期
4 巴雅爾圖;股票回購問題探討[J];北方經濟;2001年12期
5 章之旺;關于股票回購的幾個問題[J];內蒙古煤炭經濟;2001年03期
6 羅宏;股票回購在我國的實踐[J];現(xiàn)代企業(yè);2001年02期
7 蕭梟;淺談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相關問題的會計處理[J];上海會計;2002年06期
8 何進日 ,江偉 ,劉云;股票回購理論及其在我國上市公司的應用[J];時代財會;2002年09期
9 王小哈;股票回購:中國與國際的對比[J];決策借鑒;2002年03期
10 鄒樹平;中美股票回購的比較與啟示[J];遼寧財稅;200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黃虹;;美國股票回購對我國投資者的啟示[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馬連福;高楠;趙夢琳;;投資者關系管理對于股票回購效應的影響研究——來自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公開市場股票回購的證據[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紀;美國公司流行股票回購[N];金融時報;2004年
2 劉麗杰 李鳴秋;公司法修訂激活股票回購[N];證券時報;2005年
3 證券時報記者 楊磊;完善股票回購制度[N];證券時報;2012年
4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股票回購發(fā)力 美股V型反彈再創(chuàng)新高[N];證券時報;2014年
5 王峰娟;股票回購法規(guī)須完善[N];中國財經報;2003年
6 好 友;慎待股票回購[N];中國企業(yè)報;2005年
7 作者:佳斯丁·佩帝(思騰思特公司合伙人) 編譯:龍淼 田莉;股票回購如何影響企業(yè)價值[N];中國經營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李豫川;美公司回購股票升溫[N];中國證券報;2006年
9 ;美國大企業(yè)股票回購資金創(chuàng)新高[N];經濟參考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朱周良;遭遇增長瓶頸 美企再掀股票回購潮[N];上海證券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國卿;中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2 秦劍;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市場效應及其績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鄧文龍;通貨膨脹、債務融資與股票回報[D];暨南大學;2015年
4 宋凱;基于信號理論的我國上市公司低估動機下股票回購行為的實證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5 孫偉;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動機及效應的實證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6 李婧;我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7 張毅;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的相關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于蕾;基于財務角度的股票回購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9 彭娟娟;股票回購信息理論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10 田杰妲;中美上市公司股票回購比較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833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68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