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的財政思考
本文選題:金融體系 + 小額信貸機構; 參考:《中國金融》2010年10期
【摘要】:正由于普惠金融供給成本高,資金風險大,服務對象對利率的承受能力較低,這就需要財政資金給予扶持我國構建普惠金融體系面臨的主要困難我國1993年開始試辦的小額信貸,可以視為普惠金融的早期典型案例。近年來,普惠金融在我國逐步受到重視,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是也還存在諸多困難,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Abstract]:Because of the high cost of the general financial supply, the large risk of capital and the low ability to bear the interest rate of the service object,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give financial funds to support our country to build up the main difficulty of the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in 1993. It can be regarded as an early typical case of Pu Huijin.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valued and developed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作者單位】: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分類號】:F83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柏道江,劉青;對建立符合中國國情金融體系的看法[J];武漢金融;1985年12期
2 張豐年;世界伊斯蘭金融體系的興起和發(fā)展[J];國際經(jīng)濟合作;1988年11期
3 尹世用,吳思麒;試論建立多元金融體系[J];經(jīng)濟問題;1993年09期
4 楊英杰;當前我國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理論前沿;2005年07期
5 周俐 ,丁玲華;中國金融體系改革方向探究[J];黑龍江對外經(jīng)貿(mào);2004年02期
6 楊濤;;小額信貸機構:深陷泥潭[J];西部論叢;2006年10期
7 華民;戰(zhàn)后西方國家政府對金融體系的干預——西方國家金融資源配置的制度分析[J];世界經(jīng)濟文匯;1994年01期
8 瞿強;比較金融體系研究綜述[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02年11期
9 吳龍生;法國的金融體系[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1993年03期
10 黃毅;;中國小額信貸問題研究(下)[J];銀行家;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立堅;;金融體系的微觀傳導機制[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2 劉錫良;曾欣;;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與道德風險[A];“世界經(jīng)濟格局的變化與中國金融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潘英麗;;金融體系脆弱性的制度分析[A];“世界經(jīng)濟格局的變化與中國金融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4 徐明棋;;科學發(fā)展觀視角下的新金融安全觀[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中)[C];2004年
5 王利群;;女性弱勢群體就業(yè)扶助的重點——關于改善女性弱勢群體就業(yè)狀況的對策[A];2003’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論文集[C];2003年
6 楊滌;;“金融核心論”的經(jīng)濟學涵義[A];上海市社聯(lián)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會議資料匯編[C];2004年
7 唐小威;;從“抓大放小”談搞活中小企業(yè)[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8 李守春;彭樂武;;突出為老服務,兼顧弱勢群體,立足城市社區(qū)[A];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2001年會論文集[C];2001年
9 ;中小企業(yè)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管理(試行)辦法[A];2003北京中小流通企業(yè)服務年會?2)[C];2003年
10 楊瑋玲;;中小企業(yè)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持和幫助[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鄒聲文邋崔靜;我金融體系能抵御沖擊[N];民營經(jīng)濟報;2008年
2 欣華;改革世界金融體系此其時也[N];期貨日報;2008年
3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 李婧;金融體系改編的中國價值[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記者 葛相文;美財長:中國政策有助穩(wěn)定金融體系[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5 渤海證券研究所 呂玉忠;金融體系穩(wěn)健助推經(jīng)濟率先復蘇[N];證券日報;2009年
6 趙剛;美國金融體系已經(jīng)失敗了,中國應該吸取教訓[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9年
7 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 姚洋;別再錯失改革金融體系的機會[N];社會科學報;2009年
8 記者 李倩 谷秀軍 牛娟娟;任志剛:內地與香港金融體系要取長補短[N];金融時報;2009年
9 鄒藍;美國金融體系修復任重道遠[N];深圳商報;2010年
10 巴曙松;直面危機 調整經(jīng)濟與金融體系[N];中國財經(jīng)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志杰;金融體系穩(wěn)健性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2 李文;金融體系中的開放式基金[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類淑志;中國農(nóng)村金融體系的變遷與重構[D];復旦大學;2005年
4 朱小宗;信用風險度量模型分析及其在我國銀行業(yè)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5 楊大鵬;金融體系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6 王Y,
本文編號:19094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90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