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市場參與和投資收益的關系研究
本文選題:市場參與 切入點:投資收益 出處:《世界經(jīng)濟》2013年09期
【摘要】:本文采用Sapienza等的實驗方法,對信任進行經(jīng)濟學詮釋,并首次將信任區(qū)分為普遍的社會信任和金融市場中的特殊信任即金融信任,探討信任水平對金融市場參與和投資收益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信任水平越高,金融市場的參與程度就越高;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和其金融信任水平之間是存在峰度的倒U型關系,在金融信任較低的范圍內(nèi),投資收益隨著信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達到最大化后,投資收益隨著信任的繼續(xù)提高而顯著下降。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experimental methods such as Sapienza, the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trust, a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rust is divided into special general social trust and trust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of financial trust,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level of trust investment income on the financial 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ocial trust, participation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the higher; between individual investors investment income and the financial trust level is the existence of inverted U relation in the range of kurtosis, financial trust low, investment incom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trust, to maximize the investment income, as trust to improve significantly.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CJL01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0YJC79003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831;F203;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俊生,曾亞敏;社會資本與區(qū)域金融發(fā)展——基于中國省際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研究;2005年04期
2 文建東;何立華;;中國“信任之謎”及其解釋[J];經(jīng)濟科學;2010年03期
3 張維迎,柯榮住;信任及其解釋:來自中國的跨省調查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10期
4 李濤;黃純純;何興強;周開國;;什么影響了居民的社會信任水平?——來自廣東省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維迎;企業(yè)家與職業(yè)經(jīng)理人:如何建立信任[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潘士遠;合作研究、協(xié)調成本與知識增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楊衛(wèi)華;孔榮;;農(nóng)戶間借貸信任影響因素研究[J];北方經(jīng)濟;2011年08期
4 黃宏斌;;法律制度、社會信任與會計舞弊[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許瓊來;傅四保;劉薇;;網(wǎng)絡信任及其影響因素和模型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朱建勇;;論體育誠信喪失的危害、成因與規(guī)范路徑[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7 白建東;李寶虹;;商業(yè)信用:建構和諧社會的經(jīng)濟品質[J];商業(yè)研究;2008年07期
8 洪修文;;基于國際經(jīng)驗的金融發(fā)展制度因素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0年05期
9 萬俊毅;秦佳;;社會資本的內(nèi)涵、測量、功能及應用[J];商業(yè)研究;2011年04期
10 鄧俊榮;張寧;劉喜梅;;民營企業(yè)家社會資本與企業(yè)成長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潘東旭;查冬蘭;;上市公司誠信影響因素實證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協(xié)年會——機械工程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楊在軍;;資本主義初期中西工商業(yè)家族繼承方式比較[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下)[C];2011年
3 史宇鵬;李濤;丁彥超;;政府行為與社會信任:來自中國省級層面的經(jīng)驗證據(jù)[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徐昕;;為什么合作?——華南一個民間收債個案的分析[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胡石清;烏家培;;社會理性:經(jīng)濟學研究的一大基石[A];信息經(jīng)濟學與電子商務:第十三屆中國信息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李青原;王永超;;公司縱向并購財富效應的實證研究——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毛淑珍;樂國林;;信任程度、法律保護與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張敦力;李四海;;社會信任、政治關系與民營企業(yè)銀行貸款——基于社會嵌入性理論的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于波;;信息化與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A];通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業(yè)務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雷宇;;聲譽、債務與會計穩(wěn)健性——“信任”視角的一項經(jīng)驗研究[A];第三屆海峽兩岸會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玉冬;高新技術企業(yè)資金運營模式與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2 丁楠;高管團隊社會網(wǎng)絡、運作過程與績效間關系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3 韓振華;人際信任的影響因素及其機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徐萌娜;股權分置改革對民營上市公司大股東控制權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裴志軍;社會網(wǎng)絡與經(jīng)濟發(fā)展[D];浙江大學;2010年
6 游泓;情感與信任關系的社會學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王萌;關系型契約治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楊興凱;政府組織間信息共享信任機制與測度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武磊;縣區(qū)級地方服務型政府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建紅;金融危機的信用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費者信任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晁倩;我國商業(yè)銀行業(yè)的區(qū)域非均衡發(fā)展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倪萬玉;消費者品牌信任影響因素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4 朱曉彤;中小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戰(zhàn)略聯(lián)盟構建及運行績效評價[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5 田克勤;基于誠信營銷的食品企業(yè)形象再塑研究[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0年
6 褚鵬;我國非正規(guī)金融市場規(guī)模的影響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7 呂海蓉;誠信與信用:基于經(jīng)濟學的視角[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畢宏鎮(zhèn);論作為經(jīng)濟行動規(guī)律的誠信[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9 齊梅英;我國區(qū)域金融發(fā)展差異研究[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10 魏占軍;社會資本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維迎;產(chǎn)權、政府與信譽[J];讀書;2001年06期
2 羅楚亮;;城鄉(xiāng)分割、就業(yè)狀況與主觀幸福感差異[J];經(jīng)濟學(季刊);2006年02期
3 張維迎;法律制度的信譽基礎[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01期
4 張維迎,柯榮住;信任及其解釋:來自中國的跨省調查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10期
5 李濤,李紅;雙方關系、關系網(wǎng)絡、法院與政府:中國非國有企業(yè)間信任的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4年11期
6 李濤;;社會互動、信任與股市參與[J];經(jīng)濟研究;2006年01期
7 李濤;黃純純;何興強;周開國;;什么影響了居民的社會信任水平?——來自廣東省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1期
8 張燕清;從助學貸款看大學生信用教育[J];教育評論;2003年05期
9 王紹光,劉欣;信任的基礎:一種理性的解釋[J];社會學研究;2002年03期
10 陸銘;張爽;;勞動力流動對中國農(nóng)村公共信任的影響[J];世界經(jīng)濟文匯;200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銀球;;2008年債券市場投資策略[J];財經(jīng)界;2008年02期
2 ;正確看待風險與收益的關系[J];商業(yè)文化;2008年01期
3 秦紅斌;;論投資者自我控制與行為投資策略[J];商業(yè)時代;2008年11期
4 陳逢元;;未來行情與投資策略[J];大眾理財顧問;2012年02期
5 孫庭陽;;千淘萬漉能見金——新華基金四季度投資策略[J];商品與質量;2012年44期
6 李成剛;羅聰;胡劍波;;證券投資策略風險研究綜述[J];現(xiàn)代商業(yè);2012年35期
7 裘國根;;未來兩年投資策略的最優(yōu)象限[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14年15期
8 綦縛鵬;譚偉棠;;08年投資策略和主題簡析[J];證券導刊;2007年45期
9 寇江華;海外投資的風險與防范[J];山西財稅;2000年08期
10 孫先定,楊錫懷;基于期權觀點的投資策略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亞男;歐陽輝;劉震;Bas van der Reijt;羅軍;高子劍;陳定;黃邵隆;;衍生工具與機構投資策略[A];創(chuàng)新·服務·提升——與企業(yè)共成長——2012第六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成微;邱菀華;劉善存;;投資策略的演化博弈與價格形成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2年
3 石正方;;臺灣集團企業(yè)大陸投資淺析[A];2006海峽兩岸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6年
4 孫克任;;西方現(xiàn)代投資組合理論與我們當前的投資策略[A];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方德英;;IT投資悖論與解決方案[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6 胡睿華;;云南省農(nóng)村電網(wǎng)改造升級規(guī)劃技術重點及投資策略研究[A];2012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2年
7 張曾蓮;曾益雄;;復制型與增強型指數(shù)基金的實證比較分析與投資策略選擇[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第25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8 王詠梅;王勁松;;開放基金B(yǎng)eta系數(shù)及投資組合——投資策略匹配性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9 韓光華;王麗榕;胡斌;;保險資金海外投資淺析[A];2004年全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聯(lián)席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洪永聰;;股指期貨與期權復合投資策略[A];第七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楊哲宇;牽頭研討基金投資策略[N];中國證券報;2003年
2 程勝;中國股市適用理性投資[N];中國證券報;2003年
3 本刊首席記者 崔曉黎;PE如何讓我愛上你[N];證券日報;2006年
4 俞燕;劉樂飛:謹慎對待購匯境外投資[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5 潘菊;2006年A股市場投資策略[N];國際商報;2006年
6 記者 何曉晴;衡缺性投資策略貫徹始終[N];民營經(jīng)濟報;2006年
7 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fā)有限公司 靳湘云;鉑市場調整性質及投資策略[N];中國黃金報;2006年
8 孫曉霞;新世紀基金:關注三大主題投資[N];證券時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娜日斯;四季度股市投資策略參考[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7年
10 張文績;德銀發(fā)布2008年中國投資策略[N];上海金融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軍;中國股票市場價值反轉投資策略有效性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3年
2 霍躍;中國民間投資國際拓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鹿長余;Ⅰ.實用的數(shù)量化證券投資策略研究 Ⅱ.Some Comments on Several Matrix Inequalities with Applications to Canonical Correlations[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解洪濤;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投資策略輪動與市場波動[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張斌;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風險投資機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6 李勇;不同市場有效性條件下的中國投資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黃靜;行為金融理論與投資策略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徐鴨江;企業(yè)投資策略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長青;不確定條件下專用實物資產(chǎn)投資估價的理論與實施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惠恩才;我國風險投資發(fā)展障礙與對策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爽;基于行為金融的基金投資策略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方玉峰;中國A股市場的擇時投資策略淺探[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3 楊瑩;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投資策略與績效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李琳;風險投資中的委托代理與投資策略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5 東凱;改進型動量投資策略的實證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6 李庚;景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策略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7 姜鵬;證券投資基金投資策略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8 崔東原;韓國企業(yè)在華投資報告[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9 于文海;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策略與投資風格分析[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3年
10 陳飛;基于行為金融的證券投資策略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03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70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