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匯率政治經濟學
本文關鍵詞:美元匯率政治經濟學
【摘要】:基于貿易保護游說模型,本文構建了一個匯率政治經濟學模型,以分析美國的政治因素對美元匯率的影響。分析表明,均衡匯率取決于生產和消費的性質以及不同利益集團的相對政治力量;谠撃P,我們從理論上分析了經濟失衡時利益集團對匯率所產生的影響。經濟內部失衡或者外部失衡時匯率的變動都是不確定的,而當經濟內外部同時失衡時,政府干預外匯市場使匯率貶值的可能性最大。實證結果支持了上述結論。從1971年第2季度到2011年第4季度,當美國經濟內外部同時失衡時,美國政府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貶值的概率就會提高23%~32%。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西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應用經濟學碩士一級學位點”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1XWD-S0202)的資助
【分類號】:F224;F837.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世紀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至今,美元的匯率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世界,尤其是那些對美國存在巨額貿易順差的國家。日元的經歷尤為典型。進入21世紀,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的第一大貿易順差國,人民幣也開始感受到了巨大的升值壓力。從2005年7月到2011年年底,人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繼軍;;由土地補償費發(fā)放規(guī)則引發(fā)的思考[J];財貿研究;2006年06期
2 陸岸萍;;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背景與內涵[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10期
3 錢國根;;貿易順差與資產價格:內外經濟失衡傳導路徑的一個檢驗[J];上海金融;2008年04期
4 蔣冠;馬桑;;金融危機與經濟失衡的思考[J];思想戰(zhàn)線;2009年02期
5 矯冬;王璐;;對我國房地產價格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大眾商務;2010年04期
6 鄧聿文;;高房價的政治經濟學[J];同舟共進;2010年06期
7 朱富強;;人力資本的內涵和特性:政治經濟學解讀[J];管理學刊;2011年04期
8 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干部培訓中心教學輔導組;全國助理統(tǒng)計師專業(yè)知識培訓輔導(之三)[J];中國統(tǒng)計;1992年07期
9 程恩富;用什么經濟理論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吳敬璉、王東京教授商榷[J];學習與探索;2005年04期
10 劉偉;蘇劍;;供給管理與我國現(xiàn)階段的宏觀調控[J];經濟研究;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Harry Clarke;;巨星的上升與隕落:經濟失衡與全球環(huán)境限制(英文)[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機制”經濟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于永達;戰(zhàn)偉萍;;基于共同代理理論的政府條塊關系分析[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楊嫩曉;;從《資本論》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看我國宏觀經濟的內外部失衡[A];《資本論》與貧困問題研究——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李剛;肖小龍;;區(qū)域經濟新發(fā)展觀及其政治經濟學釋義初探[A];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04年學術年會“資本論與科學發(fā)展觀”論文集[C];2004年
5 ;前言[A];理論·改革·發(fā)展[C];1998年
6 馮舜華;;把握轉軌過程收益與成本的變化軌跡[A];中國經濟改革和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C];1999年
7 張璐;周曉唯;;監(jiān)管“監(jiān)管者”是保障食品安全重中之重——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條件下的最優(yōu)激勵契約模型研究[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管雪;王蔚;胡勇;;治理水平與FTA形成原因的政治經濟學及實證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9 葛光前;;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由來與意義[A];'92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1992年
10 畢秀水;;西方經濟增長理論中的資源與環(huán)境觀及其啟示[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課題組;中國經濟中長期可持續(xù)增長?[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2 傅勇;由內而外根治經濟失衡[N];上海金融報;2007年
3 北京大學副校長 教授 劉偉;經濟失衡的變化與宏觀政策的調控[N];光明日報;2011年
4 孫立堅;中國應對危機的空間更廣闊[N];經濟視點報;2009年
5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 尹中立;房價過高會導致經濟失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6 本報記者 徐鋒;增加工資可助緩解經濟失衡[N];廣州日報;2007年
7 現(xiàn)任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吳敬璉;提高勞動者收入是扭轉經濟失衡的“良藥”[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8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博士 傅勇;“由內而外”解決中國經濟失衡[N];證券時報;2007年
9 ;美國危機的必然與中國財經界的使命[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10 記者 方珞;中國能否抓住第三次機遇[N];湖北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王玉華;世界經濟失衡下中國開放型經濟發(fā)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周權雄;雙重任務、共同代理與國有企業(yè)創(chuàng)新激勵[D];暨南大學;2010年
3 張志海;論轉型經濟下的分權治理與經濟和諧發(fā)展[D];復旦大學;2007年
4 李杰;跨越工程保險技術障礙途徑與風險管理模式的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5 王庭東;政策引致性扭曲:開放效益的體制因素[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7年
6 李芳;不同歷史時期經濟危機的特征與原因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郎永峰;中國區(qū)域貿易自由化的政治經濟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吳靜妍;基于共同代理理論的股權分置改革與上市公司治理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2 朱天宇;基于共同代理理論的產學研合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3 胡賢龍;全球經濟失衡:勞動力全球化視角的解讀[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4 向敏;國別比較視角下的全球經濟失衡影響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5 岳永;分工、分配與勞資關系[D];西北大學;2006年
6 曹家瑛;中國家電營銷渠道變革的經濟學分析[D];湘潭大學;2007年
7 任宇;獨家代理和共同代理在供應鏈中的激勵效率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8 王智茂;內外經濟均衡視角下中國投資和消費關系的調整[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9 蔡晗昀;基于政治經濟學視角的中國貿易保護政策實證分析[D];復旦大學;2012年
10 吳亦漢;基于委托代理的供應鏈契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697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26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