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體系構建中供需雙方合作批量問題探究
本文選題:供應鏈 切入點:供需雙方 出處:《物流技術》2013年05期
【摘要】:伴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買方市場的初步形成,以生產與產品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早已滿足不了激烈市場競爭的需求,以顧客為中心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應運而生,而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內容在于供需研究,對供應鏈體系構建中供需雙方合作批量問題進行探討,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供應鏈,實現(xiàn)供需雙方共贏的目的。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buyer's market, the production and product-centered management model has long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demand of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he customer-center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l has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 lies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 research. It is possible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supply chain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win-win.
【作者單位】: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
【分類號】:F274;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袁勝軍,黃立平,詹錦川,朱軼峰;射頻識別技術(RFID)在蔬菜供應鏈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06期
2 張向陽,楊敏才,劉華明,張曉鳳;供應鏈管理中風險分擔與利益分配機制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仲崇文;杜玉申;張屹山;;渠道演化與供應鏈中的利益分配——以家電產業(yè)為例[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湯麗娜;劉建斌;鄭亞文;;基于矩陣式組織結構下的工程項目管理信息模型研究[A];第九屆建筑業(yè)企業(yè)信息化應用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于航;馬維忠;;探討應對信息經(jīng)濟的物流管理新模式[A];中國信息經(jīng)濟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程巧蓮;從供應鏈到價值網(wǎng)的企業(yè)制造能力演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先鑫;面向第四方物流的供應鏈任務分配機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明學;黃立平;;RFID在農業(yè)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20期
2 張立君;范麗君;趙雪峰;;RFID技術在供應鏈風險可控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研究[J];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3 程雪;周修理;李艷軍;;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動物食品溯源中的應用[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10期
4 陳麗妮;;RFID技術在農業(yè)發(fā)展中可行性的探討[J];中國農機化;2011年03期
5 杜玉申;張金玉;張美美;;基于權力視角的供應鏈協(xié)調機制分析框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年13期
6 馮天忠;;基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蔬菜安全供應鏈系統(tǒng)的構建[J];德州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7 杜玉申;張金玉;張美美;;權力結構、任務依賴與供應鏈協(xié)調機制[J];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2012年08期
8 姚忠;;風險約束下退貨合同對供應鏈的協(xié)調性分析[J];管理科學學報;2008年03期
9 湯曉丹;;乳品供應鏈合作機制設計與構建研究[J];經(jīng)濟論壇;2010年10期
10 王丹;陳嬈;;RFID技術在蔬菜冷鏈中的應用[J];經(jīng)濟師;2010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文穎;周修理;鄧銘輝;;農產品質量與安全追溯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貢文偉;逆向供應鏈合作模式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2 何龍飛;基于協(xié)調機制設計的不同鏈結構供應網(wǎng)絡優(yōu)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王振鋒;服務供應鏈合作關系與利益分配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4 趙曉飛;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聯(lián)盟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1年
5 黃洋;考慮風險的雙源供應模式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黃洋;考慮風險的雙源供應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劉彥;供應鏈節(jié)點間企業(yè)組織協(xié)同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張光明;造船供應鏈合作關系的建立、運行和維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9 劉偉華;物流服務供應鏈能力合作的協(xié)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易海燕;供應鏈風險的管理與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斌;產業(yè)鏈視角下種子價值分配理論模型及實證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梁露絲;廣東XX物流公司藥品冷鏈的流程分析與優(yōu)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游佳敏;供應鏈風險壓力測試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4 張寅濤;臨港產業(yè)集群式供應鏈競合博弈管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5 杜波;RFID對農產品供應鏈競爭力的提升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楊曉冬;農業(yè)信息化中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應用的需求評價與對策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
7 段立鵬;風險厭惡下跨國供應鏈回購契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8 劉雷;集群環(huán)境下生產企業(yè)與第三方物流企業(yè)合作利益分配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李晶;基于利益沖突與協(xié)調的產業(yè)轉移承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10 戴馥t,
本文編號:1674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67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