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的路徑選擇
發(fā)布時間:2022-10-05 22:33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各國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許多國家的公共行政部門發(fā)生了相應變化,從過去“以權(quán)力為中心”的消極行政模式正在轉(zhuǎn)向“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積極行政模式,與此同時,學界對服務型政府概念的研究也就應運而生。隨著公共服務理念的深入,服務型政府已經(jīng)成為當代中國改革的目標追求,有關服務型政府的理論研究更成為公共行政理論界研究的熱點。 而在民主治理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單一依靠政府自身的變革根本無法負擔解決大量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同時,政府行政合法的依托又來自于公民的積極響應和參與,這樣,公民參與公共治理就成為理所當然和政府治理的發(fā)展趨勢。服務型政府強調(diào)以服務公民為導向,由政府單項度治理向政府、公民、社會合作的多元化治理轉(zhuǎn)變,讓公民參與到公共治理中來。 本文就以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建設作為探討的基點所在,第一部分是服務型政府與公民參與的概念界說,這部分在充分研究了二者的內(nèi)涵以及二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之后,肯定了公民參與對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積極意義;第二部分是服務型政府中的公民參與,主要探討了公民參與的理論基礎以及公民參與對于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價值分析;第三部分是服務型政府建設...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本選題的理由及意義
二、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服務型政府與公民參與的概念界說
第一節(jié) 服務型政府的概念界定
一、學界對服務型政府的界定
二、服務型政府的界定標準
第二節(jié) 公民參與的概念界定
一、學界對公民參與的界定
二、公民參與內(nèi)涵分析
第三節(jié) 動力或阻力:服務型政府中公民參與的功能分析
一、公民參與對于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動力功能
二、公民參與對于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阻力功能
三、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阻力功能消解
第二章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的公民參與
第一節(jié)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的理論基礎
一、新公共服務理論
二、民主行政理論
三、新公共服務與民主行政理論的幾點啟示
第二節(jié)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的邏輯及價值分析
一、服務型政府的特征
二、服務型政府與公民參與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
三、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的價值分析
第三章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存在的沖突及成因分析
第一節(jié)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存在的沖突
一、公民參與的有序性與無序性之間的沖突
二、公民參與的公利性與私利性之間的沖突
三、公民參與的民主性和效率性之間的沖突
第二節(jié) 服務性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沖突的原因分析
一、傳統(tǒng)文化延續(xù):公民參與意識淡薄的根源
二、公民社會缺失:公民參與環(huán)境不健全
三、行政改革滯后:公民參與模式途徑低效失范
第四章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的實現(xiàn)途徑
第一節(jié) 公民素質(zhì):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的行動前提
一、通過教育增強公民的參與素養(yǎng)
二、通過實踐增強公民的參與能力
第二節(jié) 公民社會: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的理想載體
一、公民社會對于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價值
二、我國公民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構(gòu)建途徑
第三節(jié) 政民互動: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的最佳狀態(tài)
一、服務型政府模式下的政民互動
二、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政民互動的構(gòu)建路徑
第四節(jié) 參與制度: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的機制保障
一、暢通政民溝通渠道
二、建立共同決策方式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間組織是我國公民有序參與的重要載體[J]. 魏星河,歐陽兵.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2007(04)
[2]服務型政府的構(gòu)建與社會和諧[J]. 趙凌云.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報. 2007(02)
[3]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與公民參與[J]. 于新恒. 長白學刊. 2007(01)
[4]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建設服務型政府[J]. 宋衍濤. 理論導刊. 2006(12)
[5]試論構(gòu)建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意義與對策[J]. 李鵬.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06(03)
[6]國家職能轉(zhuǎn)變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J]. 林修果,趙熠.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7]政府與公民的和諧:政府管理視野中的和諧社會[J]. 孫彩紅. 云南社會科學. 2006(01)
[8]和諧管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領導訴求[J]. 劉樹信,羅自剛. 理論探討. 2006(01)
[9]德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改革新方向——“新的掌舵模式”[J]. 繼紅. 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 2005(06)
[10]建設服務型政府 構(gòu)建和諧社會[J]. 張忠友. 理論探索. 2005(06)
本文編號:3686629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本選題的理由及意義
二、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服務型政府與公民參與的概念界說
第一節(jié) 服務型政府的概念界定
一、學界對服務型政府的界定
二、服務型政府的界定標準
第二節(jié) 公民參與的概念界定
一、學界對公民參與的界定
二、公民參與內(nèi)涵分析
第三節(jié) 動力或阻力:服務型政府中公民參與的功能分析
一、公民參與對于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動力功能
二、公民參與對于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阻力功能
三、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阻力功能消解
第二章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的公民參與
第一節(jié)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的理論基礎
一、新公共服務理論
二、民主行政理論
三、新公共服務與民主行政理論的幾點啟示
第二節(jié)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的邏輯及價值分析
一、服務型政府的特征
二、服務型政府與公民參與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
三、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的價值分析
第三章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存在的沖突及成因分析
第一節(jié)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存在的沖突
一、公民參與的有序性與無序性之間的沖突
二、公民參與的公利性與私利性之間的沖突
三、公民參與的民主性和效率性之間的沖突
第二節(jié) 服務性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沖突的原因分析
一、傳統(tǒng)文化延續(xù):公民參與意識淡薄的根源
二、公民社會缺失:公民參與環(huán)境不健全
三、行政改革滯后:公民參與模式途徑低效失范
第四章 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公民參與的實現(xiàn)途徑
第一節(jié) 公民素質(zhì):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的行動前提
一、通過教育增強公民的參與素養(yǎng)
二、通過實踐增強公民的參與能力
第二節(jié) 公民社會: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的理想載體
一、公民社會對于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價值
二、我國公民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構(gòu)建途徑
第三節(jié) 政民互動: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的最佳狀態(tài)
一、服務型政府模式下的政民互動
二、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政民互動的構(gòu)建路徑
第四節(jié) 參與制度:公民參與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的機制保障
一、暢通政民溝通渠道
二、建立共同決策方式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間組織是我國公民有序參與的重要載體[J]. 魏星河,歐陽兵.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2007(04)
[2]服務型政府的構(gòu)建與社會和諧[J]. 趙凌云.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報. 2007(02)
[3]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與公民參與[J]. 于新恒. 長白學刊. 2007(01)
[4]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建設服務型政府[J]. 宋衍濤. 理論導刊. 2006(12)
[5]試論構(gòu)建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意義與對策[J]. 李鵬.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06(03)
[6]國家職能轉(zhuǎn)變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J]. 林修果,趙熠.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1)
[7]政府與公民的和諧:政府管理視野中的和諧社會[J]. 孫彩紅. 云南社會科學. 2006(01)
[8]和諧管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領導訴求[J]. 劉樹信,羅自剛. 理論探討. 2006(01)
[9]德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改革新方向——“新的掌舵模式”[J]. 繼紅. 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 2005(06)
[10]建設服務型政府 構(gòu)建和諧社會[J]. 張忠友. 理論探索. 2005(06)
本文編號:36866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6866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