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8-09 12:18
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進程愈來愈清楚地證明,國與國之間最大的政治分野,其實不在于政府的組織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有效程度。有效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鍵。如果沒有有效的政府,經濟的、社會的和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是不可能的。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地意識到政府能力的重要性。特別是由于后發(fā)展國家普遍采用政府主導發(fā)展戰(zhàn)略,政府在趕超式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更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政府能力成為政府理論新興的基本問題和重要領域。 以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為基礎、動力的社會轉型和世界范圍的全球化趨勢和進程給政府提出了全新挑戰(zhàn),需要政府順應現(xiàn)代政府發(fā)展趨勢,全面提高其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向理論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探索、研究政府能力,揭示政府能力的真正來源、本質屬性、內在結構、影響因素、建設途徑、評價體系,為如火如荼的政府能力建設提供理論支持。本文嘗試以政府能力與政府職能、政府權力的相關性作為邏輯起點,對政府能力的相關問題進行較為系統(tǒng)、深入的探討,回應社會對政府能力研究所提出的現(xiàn)實要求。 伴隨于政府起源,根源于社會分化,政府能力與政府、政府職能、政府權...
【文章頁數(shù)】: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導論
一、政府能力研究的理論背景
(一) 各國政府面臨共同的問題:政府能力
(二) 社會全面轉型是中國政府發(fā)展的根本原因
二、政府能力建設的必要性
(一) 經濟體制轉換對政府能力的內在要求
(二) 社會轉型給政府能力提出現(xiàn)實挑戰(zhàn)
(三) 政府理論與實踐變遷的目標指向:政府能力
(四) 政府價值更新對政府能力的影響
(五) 全球化成為政府能力的新沖擊
三、國內研究狀況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問題,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政府能力的一般理論
一、關于政府能力范疇的理論界定
(一) 作為本文研究對象的政府
(二) 政府能力范疇
二、政府能力的來源及其相關性分析
(一) 政府起源:政府能力的邏輯起點
(二) 政府職能:政府能力的“物質”基礎
(三) 政府能力的直接來源:政府權力
三、政府過程:政府能力與政府職能、政府權力的統(tǒng)一
(一) 政府能力與政府權力的互動
(二) 政府能力與政府職能的互動
第二章 政府能力體系外顯結構
一、社會發(fā)展能力
(一) 推動經濟發(fā)展是政府的主要職能和目標
(二) 政府經濟發(fā)展能力的內在結構
二、政治統(tǒng)治能力
(一) 制度設計與制度供給能力
(二) 執(zhí)政與行政能力
(三) 政權鞏固和支持能力
三、政府公共管理與服務能力
(一) 社會管理能力
(二) 社會服務能力
(三) 社會平衡能力
四、國際競爭與合作能力
(一) 政府的國際競爭能力
(二) 政府的國際合作能力
(三) 政府的國際對抗能力
(四) 政府的國際穩(wěn)定與發(fā)展能力
五、動態(tài)平衡能力
(一) 政府動態(tài)平衡能力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
(二) 政府動態(tài)平衡能力的內在結構
第三章 政府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一) 國家結構
(二) 政府性質
(三) 政府職能與權力
(四) 政黨制度
二、經濟因素
(一) 經濟制度的影響
(二) 經濟體制的影響
(三) 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三、文化因素
(一) 政治文化
(二) 政府價值
(三) 政府權威
(四) 社會心理
四、社會組織
(一) 社會組織的分化和類型
(二) 社會組織的作用
五、政府過程
(一) 政府機構
(二) 政府職能轉變
(三) 政府權力
(四) 政府運行
(五) 政府腐敗
第四章 政府能力建設路徑設計
一、建立和諧、互動的社會結構
(一) 調整政府邊界,收縮政府范圍
(二) 建立獨立和健全的市場領域
(三) 充分發(fā)育社會組織
(四) 發(fā)揮市場、社會對政府能力的促進作用
二、創(chuàng)新以政府價值為核心的政府文化
(一) 強調人民主權作為政府文化和政府價值的核心
(二) 創(chuàng)新政府基本價值規(guī)范體系
三、合理定位政府職能
(一) 轉變政府職能的前提
(二) 政府職能轉變的現(xiàn)實基礎和依據(jù)
(三) 社會轉型期政府職能設計
四、優(yōu)化配置政府權力
(一) 分權理論與實踐形式
(二) “議行合一”的權力體制
(三) 政府權力的合理結構和科學配置
五、政府過程法治化、科學化
(一) 政府過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 政府過程的法治化
第五章 政府能力評價
一、政府能力評價的意義及特點
(一) 政府能力評價的意義
(二) 政府能力評價的特點
二、政府能力評價的內容和標準體系
(一) 政府能力評價的主要內容
(二) 政府能力評價標準體系
三、政府能力評價的方法與判斷依據(jù)
(一) 政府能力評價方法
(二) 政府能力評價判斷依據(jù)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政府信用與政府能力芻論[J]. 林慕華,曹建宇. 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4(05)
[2]非常態(tài)政府能力:法治政府的邏輯[J]. 葉國文. 理論與改革. 2004(03)
[3]地方政府能力芻議[J]. 吳家慶,徐容雅.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4(02)
[4]論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政治參與和政府能力[J]. 魏崇輝.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3(06)
[5]構建服務型政府與政府能力的提升[J]. 徐樸. 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03(04)
[6]法國政府能力建設及其啟示[J]. 人事部“WTO與政府能力建設”赴法國考察培訓團. 中國公務員. 2002(09)
本文編號:3672543
【文章頁數(shù)】:13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導論
一、政府能力研究的理論背景
(一) 各國政府面臨共同的問題:政府能力
(二) 社會全面轉型是中國政府發(fā)展的根本原因
二、政府能力建設的必要性
(一) 經濟體制轉換對政府能力的內在要求
(二) 社會轉型給政府能力提出現(xiàn)實挑戰(zhàn)
(三) 政府理論與實踐變遷的目標指向:政府能力
(四) 政府價值更新對政府能力的影響
(五) 全球化成為政府能力的新沖擊
三、國內研究狀況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問題,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政府能力的一般理論
一、關于政府能力范疇的理論界定
(一) 作為本文研究對象的政府
(二) 政府能力范疇
二、政府能力的來源及其相關性分析
(一) 政府起源:政府能力的邏輯起點
(二) 政府職能:政府能力的“物質”基礎
(三) 政府能力的直接來源:政府權力
三、政府過程:政府能力與政府職能、政府權力的統(tǒng)一
(一) 政府能力與政府權力的互動
(二) 政府能力與政府職能的互動
第二章 政府能力體系外顯結構
一、社會發(fā)展能力
(一) 推動經濟發(fā)展是政府的主要職能和目標
(二) 政府經濟發(fā)展能力的內在結構
二、政治統(tǒng)治能力
(一) 制度設計與制度供給能力
(二) 執(zhí)政與行政能力
(三) 政權鞏固和支持能力
三、政府公共管理與服務能力
(一) 社會管理能力
(二) 社會服務能力
(三) 社會平衡能力
四、國際競爭與合作能力
(一) 政府的國際競爭能力
(二) 政府的國際合作能力
(三) 政府的國際對抗能力
(四) 政府的國際穩(wěn)定與發(fā)展能力
五、動態(tài)平衡能力
(一) 政府動態(tài)平衡能力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
(二) 政府動態(tài)平衡能力的內在結構
第三章 政府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一) 國家結構
(二) 政府性質
(三) 政府職能與權力
(四) 政黨制度
二、經濟因素
(一) 經濟制度的影響
(二) 經濟體制的影響
(三) 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三、文化因素
(一) 政治文化
(二) 政府價值
(三) 政府權威
(四) 社會心理
四、社會組織
(一) 社會組織的分化和類型
(二) 社會組織的作用
五、政府過程
(一) 政府機構
(二) 政府職能轉變
(三) 政府權力
(四) 政府運行
(五) 政府腐敗
第四章 政府能力建設路徑設計
一、建立和諧、互動的社會結構
(一) 調整政府邊界,收縮政府范圍
(二) 建立獨立和健全的市場領域
(三) 充分發(fā)育社會組織
(四) 發(fā)揮市場、社會對政府能力的促進作用
二、創(chuàng)新以政府價值為核心的政府文化
(一) 強調人民主權作為政府文化和政府價值的核心
(二) 創(chuàng)新政府基本價值規(guī)范體系
三、合理定位政府職能
(一) 轉變政府職能的前提
(二) 政府職能轉變的現(xiàn)實基礎和依據(jù)
(三) 社會轉型期政府職能設計
四、優(yōu)化配置政府權力
(一) 分權理論與實踐形式
(二) “議行合一”的權力體制
(三) 政府權力的合理結構和科學配置
五、政府過程法治化、科學化
(一) 政府過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 政府過程的法治化
第五章 政府能力評價
一、政府能力評價的意義及特點
(一) 政府能力評價的意義
(二) 政府能力評價的特點
二、政府能力評價的內容和標準體系
(一) 政府能力評價的主要內容
(二) 政府能力評價標準體系
三、政府能力評價的方法與判斷依據(jù)
(一) 政府能力評價方法
(二) 政府能力評價判斷依據(jù)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政府信用與政府能力芻論[J]. 林慕華,曹建宇. 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4(05)
[2]非常態(tài)政府能力:法治政府的邏輯[J]. 葉國文. 理論與改革. 2004(03)
[3]地方政府能力芻議[J]. 吳家慶,徐容雅.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4(02)
[4]論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政治參與和政府能力[J]. 魏崇輝.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3(06)
[5]構建服務型政府與政府能力的提升[J]. 徐樸. 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2003(04)
[6]法國政府能力建設及其啟示[J]. 人事部“WTO與政府能力建設”赴法國考察培訓團. 中國公務員. 2002(09)
本文編號:36725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6725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