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垃圾問題是典型的公共管理問題,而且是與居民切身利益相關的,日趨緊迫的公共管理問題。改革開放三十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數量迅速增加,成分日趨復雜。農村生活垃圾的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途徑根本處理不了,大量生活垃圾造成農村生活環(huán)境日益惡化,嚴重影響了村民的身體健康,成為制約農村地區(qū)經濟社會與文化發(fā)展的瓶頸。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希望通過借鑒已有文獻研究的基礎上,真正徹底的剖析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存在的實質性問題。多年來,眾多研究者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探討。我個人認為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環(huán)節(jié)是整個垃圾處理體系的起點,是制約整個垃圾處理體系的關鍵性因素,所以以此為題,試圖深入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生活垃圾收集管理本身問題的研究和分析,而要從公共管理的角度,從其內在合理性、原理操作可行性出發(fā),探討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現狀及其管理發(fā)展模式,旨在形成一種“政府引導、村民參與、社會化運行”的良好的發(fā)展模式,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發(fā)展進步。本文主要從公共管理的視角探討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問題,以天津市東麗區(qū)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現狀為依據,綜合運用調查訪問、統(tǒng)計分析、文獻研究等研究方法。 本文的通篇結構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思路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可能出現的創(chuàng)新點做了簡要的敘述。第二部分從造成農村生活垃圾問題的基本原因開始入手,分別闡述地方政府職能錯位、社會問題的三種機制的協同作用及其各自局限、社會問題的市場化與社會化解決及解決問題的政策工具選擇等相關理論,并對國外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進行了概述。第三部分結合相關理論進行實證分析,對東麗區(qū)兩個街鄉(xiāng)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其現狀進行分析,指出當前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分別從當地居民和地方政府的角度出發(fā),考察他們在生活垃圾收集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第四部分在文章論述的基礎上,以國內外先進經驗為鑒,針對地方政府提出了其有效進行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的意見和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X799.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宏;涂曉玲;;日本生活垃圾的管理及處理[J];城市問題;2007年07期
2 高懷友;;加強農村生活垃圾處置 建設文明和諧新農村[J];農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2006年02期
3 劉義勝;;地方政府職能轉變的影響因素分析[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9年01期
4 王薇;;淺析日本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式及對我國的啟示[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7年07期
5 姜玲玲;;社會意識的自組織過程[J];學術界;2010年08期
6 高雁;;關于我國農村垃圾治理問題的思考[J];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楊天周;;關于農村生活垃圾處置工作的實踐與探討[J];污染防治技術;2007年05期
8 劉華;;中國地方政府職能的理性歸位——中央與地方利益關系的視角[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馬遷利;李健;王璇;;居民生活垃圾發(fā)生量持續(xù)增長的微觀經濟分析——一個時間機會成本的視角[J];消費經濟;2007年04期
10 陳蓉;單勝道;吳亞琪;;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區(qū)域特征及循環(huán)利用對策[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洪增;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的地方政府再造[D];重慶大學;2007年
2 韓甜;地方政府在農村環(huán)境治理中的責任及實現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3 戴曉霞;發(fā)達地區(qū)農村居民生活垃圾管理支付意愿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
26240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62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