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務微博研究文獻綜述
本文選題:政務微博 + 電子政務; 參考:《電子政務》2012年06期
【摘要】:基于對相關期刊論文中與政務微博相關的文獻檢索整理,綜述了政務微博的研究現(xiàn)狀:對中國政務微博的研究大致可概括為傳播學、社會學、政治學、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公共關系等六種視角,后續(xù)研究應進一步融合技術、管理、社會環(huán)境等各方面因素來考察政務微博與行政體制改革的關系;已有研究以描述性論文居多,多為觀點闡述或案例介紹,經(jīng)驗研究和理論研究較少,部分文獻采取比較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of the full text database of Chinese periodicals related to government affairs Weibo,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government affairs Weibo: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government affairs Weibo can be summarized as communication, sociology, political science, public policy, etc. Public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 and other six perspectives,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echnology, management, soci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Weibo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More views or case studies,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are less, part of the literature is a comparative study.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重點項目“政府官方微博應對突發(fā)事件管理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2ZS011)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資助項目“面向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政府官方微博管理機制研究”
【分類號】:D630;G206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程曼麗;政府傳播機理初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劉勇;徐曉林;;信息技術對政府決策品質的影響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3 周戰(zhàn)超;當代西方風險社會理論引述[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3年03期
4 鄭蕓;;網(wǎng)絡政治視野中的公民政治參與[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王紹光,胡鞍鋼,丁元竹;經(jīng)濟繁榮背后的社會不穩(wěn)定[J];戰(zhàn)略與管理;2002年03期
6 彭晶;于君博;;新慈善精神的動因與社會意義[J];中州學刊;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娛,麥潔華,容錦光;依托社會力量促進電子政務良性發(fā)展[J];廣州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王曉宣;;讓我們的會風更實一點[J];中國信息界;2003年11期
3 ;電子政務(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J];中國數(shù)據(jù)通信;2004年02期
4 宗肅;找準問題突破口加快建設[J];信息化建設;2004年Z1期
5 劉健生;電子政務:信息化社會發(fā)展的必然[J];北方經(jīng)濟;2004年05期
6 汪玉凱;我國電子政務2004年新趨勢[J];中國電子商務;2004年Z2期
7 高陽;電子政務在實踐中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市場周刊.財經(jīng)論壇;2004年08期
8 劉剛,婁策群;日本towa-cho鎮(zhèn)電子政務對我國小城鎮(zhèn)電子政務建設的啟示[J];現(xiàn)代情報;2004年07期
9 ;我國政府積極推行電子政務[J];天津通信技術;2004年03期
10 楊蕓;客戶關系管理技術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J];電信快報;2004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曉牧;袁欽;;科學發(fā)展觀與地方服務型政府建設研究——以廣州市為例論電子政務對地方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促進作用[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王寧紅;朱建明;;電子政務安全的非技術因素分析[A];全國第八屆工業(yè)工程與企業(yè)信息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楊建堂;駢文紅;王陳重;;大力推進電子政務著力打造電子政府[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4 李平;;電子政務對中國服務行政模式構建的影響——以汕頭市政府電子政務的建設為例[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5 孔繁玲;武玉坤;唐斌;;電子政務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的內在規(guī)律分析[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楊勇;;略議廣西電子政務之現(xiàn)狀和對策[A];科技、工程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鄭俊華;;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和階段模型的探討[A];中國煙草行業(yè)信息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杜頂;甘仞初;雷育生;;一種基于Web Services的電子政務模式[A];2003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9 李晶晶;;電子政務與公平社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唐興霖;;論電子政務在政府流程再造中的作用[A];公共管理研究(2)———“黨的十六大與中國政治發(fā)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慶修;電子政務:電子與政務宜并重[N];中國交通報;2005年
2 李漫波;整合協(xié)同 提升電子政務[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5年
3 唐駿;電子政務不必推倒重來[N];光明日報;2003年
4 陳慶修;電子政務關鍵在政務[N];光明日報;2005年
5 ;2004年第一季度電子政務發(fā)展掃描[N];中國國門時報;2004年
6 記者 馮曉芳;今后數(shù)年我國電子政務每年投入將超2500億元[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7 洪黎明;電子政務將走向規(guī)模應用[N];政府采購信息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車輝 實習生 李如旦;電子政務:存在≠實用[N];工人日報;2009年
9 ;我國電子政務度僅為22.6%[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4年
10 程凱;電子政務好看不中吃[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飛;基于主題圖的電子政務門戶知識管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徑;電子政務環(huán)境下的政府信息流程再造與供應鏈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3 張宇航;電子政務項目建設與運行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4 徐強;電子政務流程再造績效評估理論與實證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5 楊兵;成都市城鄉(xiāng)一體化電子政務公共信息服務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6 李曉君;移動政務的功能及評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黃菁;集成視角下的政府信息資源管理[D];武漢大學;2009年
8 金平;網(wǎng)上行政審批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徐曉日;政府創(chuàng)新的信息化模式——電子政務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10 蔣驍;電子政務公民采納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麗杰;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2 佟巖;我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宋愛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4 潘華松;基于電子政務視角的政民在線互動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李國珍;電子政務與政府行政管理變革[D];內蒙古大學;2004年
6 盧強;經(jīng)濟實用的電子政務解決方案研究與實現(xiàn)[D];成都理工大學;2004年
7 昝建民;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8 李曙光;電子政務信息保障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4年
9 閆偉;福建省電子政務應用的對策研究[D];福州大學;2005年
10 葉月明;信息資源共享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79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07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