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反腐中的隱私權保護
本文選題:網(wǎng)絡反腐 + 隱私權; 參考:《法學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深入發(fā)展,網(wǎng)絡反腐現(xiàn)象勃然興起。網(wǎng)絡反腐提供了便捷的民意表達渠道,有效地加強了群眾對政府公共管理行為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個人行為的監(jiān)督,但同時也增大了對個人權益特別是隱私權的侵害幾率。如何規(guī)范網(wǎng)絡反腐,控制網(wǎng)絡舉報的副作用,實現(xiàn)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平衡,是我國法治建設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在網(wǎng)絡反腐中,實現(xiàn)各方利益平衡的關鍵,在于依法明確各項權利行使的邊界。公共利益是隱私權行使的邊界。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隱私權,法律應予適當克減,并根據(jù)不同主體的特殊性,確定不同的保護力度,從而真正實現(xiàn)有效反腐與對隱私權的相應保護。
[Abstract]:With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phenomenon of network anti-corruption sprang up. The network anti-corruption provides convenient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channel, effectively strengthens the masses to the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havior and the state organ staff individual behavior supervision, but also increases to the personal rights and interests, especially the privacy infringement probability. How to regulate network anti-corruption, control the side effects of network reporting, and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fa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in China. In the network anti-corruption, the key to realize the balance of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is to make clear the boundary of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s according to law. Public interest is the boundary of privacy. To the privacy right which involves the vital public interest, the law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deroga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different subjects,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protection strength, thus truly realize the effective anti-corrup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to the privacy right.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侃;;淺議對舉報人保護的體制缺陷與對策[J];大家;2012年10期
2 申雨霏;;從對政府官員的人肉搜索看公民行使網(wǎng)絡監(jiān)督權與隱私權的沖突[J];法制與社會;2011年23期
3 王歡;金圣春;;論我國舉報人權利的立法保護——貢獻、局限與構想[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楊福忠;;公民網(wǎng)絡匿名表達權之憲法保護——兼論網(wǎng)絡實名制的正當性[J];法商研究;2012年05期
5 時偉;;規(guī)范網(wǎng)絡反腐,創(chuàng)新倡廉渠道[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陳雷雷;;論當前中國的腐敗問題與制度反腐[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0年01期
7 姜士偉;;公共管理研究的邏輯起點:公共事務[J];理論探討;2007年05期
8 張新寶;;侵權責任法立法的利益衡量[J];中國法學;2009年04期
9 張新寶;;我國隱私權保護法律制度的發(fā)展[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張星;;網(wǎng)絡反腐走向何方?[J];新產(chǎn)經(jīng);2012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曉權;;論共同隱私的民法保護[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2 王鳳民;;性騷擾相關法律問題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徐凌云;;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構建[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李旭明;;我國公共視頻監(jiān)控與隱私權保護的現(xiàn)狀分析與立法建議[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李鳳偉;李志珍;;網(wǎng)絡空間個人信息隱私權的民法保護[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王鳳民;知情權相關法律問題的思考[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7 王澤鑒;;人格權的具體化及其保護范圍·隱私權篇(下)[J];比較法研究;2009年02期
8 賈紅英;;電子郵件隱私權的法律保護[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10期
9 傅強;劉宇航;;公共場所隱私權法律保護研究——以公共場所攝像頭的管理為視角[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鄧仲華;朱秀芹;;云計算環(huán)境下的隱私權保護初探[J];圖書與情報;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鄧志;;政府信息公開與反公開的沖突及其消解[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路洋;;網(wǎng)絡尋人是網(wǎng)絡民主還是網(wǎng)絡暴力[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3 朱慧芬;湯嘯天;陳冬滬;夏春琴;王健;金黎鋼;管麗娟;;公共場所監(jiān)控圖像采集利用與隱私權保護研究報告[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4 肖登輝;;行政法視野中的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兼論個人信息保護法與行政信息公開法的關系[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5 程璇;舒永珍;;醫(yī)療行為中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沖突及解決途徑[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倫理學與衛(wèi)生法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朱曉勤;;交強險與商業(yè)險競合訴訟問題研究——以利益衡量為視角[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C];2011年
7 游春;;中國金融控股公司內(nèi)部客戶信息保護與共享、交叉利用問題的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文生;國家非公開行使權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孫雯波;傳染病及其防控的倫理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3 齊曉霞;藥害事故防范與救濟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張化冰;互聯(lián)網(wǎng)內(nèi)容規(guī)制的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廖丹;作為基本權利的居住權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6 潘牧天;民事訴權濫用的侵權責任[D];黑龍江大學;2011年
7 齊恩平;業(yè)主權的釋義與建構[D];黑龍江大學;2011年
8 王健;基于隱私保護的數(shù)據(jù)挖掘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9 吳亮;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服務采納與個人隱私信息影響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丁俊峰;合同視角下股東知情權理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姚春;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孫拉薩;網(wǎng)絡空間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平衡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孫立元;信用卡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黃威贊;公民個人信息刑法保護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馬旭;網(wǎng)絡輿論的倫理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朱峰;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丁麗雪;域外金融信息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林雪嬌;偵訊程序中的人權保障[D];湘潭大學;2010年
9 潘嫻;網(wǎng)絡暴力現(xiàn)象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高麟;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客觀要件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旺生;論法律利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胡泳;;人人都知道你是一條狗[J];讀書;2006年01期
3 石佳友;;當代侵權法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侵權法改革國際論壇”綜述[J];法律適用;2008年08期
4 杜承銘;論作為法學范疇的自由[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5 江國華;;我國公民非典型參與及其文化隱喻——以個案為研究視角[J];法商研究;2010年02期
6 徐愛國;;侵權法的歷史散論[J];法學;2006年01期
7 賴彩明;賴德亮;;加強公民舉報權的制度保障[J];法學;2006年07期
8 廖哲韜;;論權利的實現(xiàn)[J];河北法學;2009年03期
9 劉謙;;從“天價香煙”事件看網(wǎng)絡輿論監(jiān)督[J];華章;2009年07期
10 郭曉果;;我國反腐敗法律體系現(xiàn)狀和缺陷[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8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梅娟;李琴;;網(wǎng)絡反腐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探析[J];理論觀察;2009年06期
2 盧琰華;;關于網(wǎng)絡反腐的若干思考[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1期
3 李尚旗;;從民間到政府:網(wǎng)絡反腐的路徑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0年03期
4 胡慶亮;;網(wǎng)絡反腐的動因、爭議與治理[J];理論導刊;2010年02期
5 袁雪娣;秦英華;;拓寬反腐倡廉渠道 促進民間網(wǎng)絡反腐良性發(fā)展[J];理論導報;2010年01期
6 李永洪;;新時期增強我國網(wǎng)絡反腐實效的對策探析[J];蘭州學刊;2010年01期
7 吳玉英;;新形勢下加強網(wǎng)絡反腐的思考[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2期
8 胡志遠;汪啟和;;論民間網(wǎng)絡反腐及其疏導[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2期
9 周育平;;論“網(wǎng)絡反腐”[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10 閆東偉;;政府官員如何應對網(wǎng)絡反腐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J];世紀橋;201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雙橋;王延永;;加強網(wǎng)絡反腐建設相關問題研究[A];教育系統(tǒng)廉政探索(第四卷)[C];2012年
2 王靜;劉邦凡;王娟;詹國輝;;“網(wǎng)絡反腐熱”背后的思考[A];中國公共管理論叢2013年第1輯[C];2013年
3 陳日輝;;困境與突圍:網(wǎng)絡反腐的法治路徑與制度建構[A];犯罪防控與平安中國建設——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3年)[C];2013年
4 鄒旭怡;;政治安全視野下網(wǎng)絡反腐的意義和限度[A];第六屆珞珈國是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張勇;;網(wǎng)絡反腐的刑事法治路徑與司法銜接模式[A];犯罪防控與平安中國建設——中國犯罪學學會年會論文集(2013年)[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冬梅 俞嘉駿;網(wǎng)絡反腐:漸行漸強的監(jiān)督力量[N];組織人事報;2009年
2 晉煤黨校 翟拴正;淺析網(wǎng)絡反腐[N];山西黨校報;2009年
3 本報見習記者 周福志;網(wǎng)絡反腐需要制度與法律規(guī)范[N];團結報;2010年
4 王君超;讓網(wǎng)絡反腐之路越走越寬[N];光明日報;2012年
5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王建芹;網(wǎng)絡反腐:制度化反腐的機遇和挑戰(zhàn)[N];檢察日報;2012年
6 白靖利;網(wǎng)絡反腐 從“民意分量”走向“制度力量”[N];西部法制報;2012年
7 記者 黃冠;“網(wǎng)絡反腐”倒逼干部清正[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8 楊月輝;大數(shù)據(jù)時代網(wǎng)絡反腐新特點[N];學習時報;2012年
9 傅達林;網(wǎng)絡反腐須告別偶然性步入規(guī)范化[N];法制日報;2012年
10 南方問政記者 戎飛騰;網(wǎng)絡反腐貴在迅速[N];南方日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勇;中國網(wǎng)絡反腐的興起及其引導[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唐若裴;中國網(wǎng)絡反腐機制[D];復旦大學;2011年
3 譚超;網(wǎng)絡反腐的制度化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4 盧文忠;我國網(wǎng)絡反腐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燦;網(wǎng)絡反腐的倫理考量[D];長沙理工大學;2011年
6 韓健偉;我國網(wǎng)絡反腐問題及政府對策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7 趙揚;中國特色網(wǎng)絡反腐體系構建與策略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8 王勇;善治視角下的我國網(wǎng)絡反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黃甜;網(wǎng)絡反腐視角下的廉政建設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10 吳金丹;網(wǎng)絡反腐模式:案例與闡釋[D];南京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008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00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