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自然災害類突發(fā)事件應對中地方黨委的權責研究——以四川為例
本文關鍵詞:重大自然災害類突發(fā)事件應對中地方黨委的權責研究——以四川為例 出處:《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重大自然災害 地方黨委 危機管理周期 法制建設
【摘要】:根據黨章規(guī)定,地方黨委在公共管理方面的領導權責大致有四個方面,即貫徹執(zhí)行的權責、重大問題決策的權責、組織人事的權責、協(xié)調各方力量的權責。在應對自然災害突發(fā)事件中,地方黨委的這四項權責都要發(fā)揮重要作用。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有充分體現(xiàn)。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the leadership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local Party committees in public management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major decisions,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ll parties. In response to the emergency of natural disasters, the four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local Party committee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is is fully reflected in the "5. 12" Wenchuan earthquake.
【作者單位】: 中共成都市委黨校;
【基金】: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項目編號:SC1113083)
【分類號】:D267;D630.8
【正文快照】: 近年來極端氣候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洪澇、旱災、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對各地社會經濟造成嚴重危害,由此引發(fā)的突發(fā)事件對地方黨委的執(zhí)政能力形成了嚴重挑戰(zhàn)。在應對由重大自然災害引起的突發(fā)事件當中,作為地方公共危機多元協(xié)同管理的主要角色之一———地方黨委部門,承擔著重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裴澤慶;鄧蓉;姚莉;;政治動員能力:地方黨委應對危機的首要能力——基于汶川特大地震的再思考[J];理論與改革;2010年06期
2 張成福;;公共危機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與中國的戰(zhàn)略選擇[J];中國行政管理;2003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亞臣;;新時期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探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15期
2 武紅陣;;應對重大突發(fā)公共危機事件的多元治理探究[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謝一帆;政府風險管理的國際經驗與發(fā)展趨勢[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譚爽;;中國自然災害危機管理中政企合作框架初探——基于“全面整合”的視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陳巖;;剛柔并濟視閾下我國公共危機決策組織的優(yōu)化[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6 鄭元;;政府危機管理淺談[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08期
7 張小明;;論公共危機事前風險管理與評估[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胡穎廉;;中國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比較研究——以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為例[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9 萇瑞月;;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的信息機制研究綜述[J];圖書與情報;2007年04期
10 鄭濤;;轉型期中國面臨的公共危機及政府對策[J];保山師專學報;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革;閻耀軍;;國內外公共危機管理研究綜述[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原方;;論我國公共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康麗霞;;關于我國公共危機管理績效評估若干問題的思考[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廖慧卿;;中國公共衛(wèi)生危機的多中心治理之維[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四輯)[C];2009年
5 吳建勛;;地方政府處理公共危機績效評估指標:比較與遴選[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五輯2009)[C];2010年
6 奚瑕瓊;;政府應對流言的危機傳播—以哈爾濱停水事件為例[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7 李燕凌;曾福生;;農村社會公共危機表現(xiàn)及其化解——一個經濟學的分析框架[A];首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5年
8 羅鵬;;構建我國海洋危機管理機制的框架研究[A];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9 陳澤華;李敏;;完善我國市縣級危機管理體系的設想[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盧山;;基于災時網絡動員導引下的群體行為研究[A];第19屆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馬慧敏;基于免疫理論的非常規(guī)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主動免疫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吳萍;地震災后土地利用應急規(guī)劃體系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4 王濤;突發(fā)公共事件元事件模型及事件演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5 張曉鵬;公共危機管理系統(tǒng)的構建與能力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張巖;非常規(guī)突發(fā)事件態(tài)勢演化和調控機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7 張恩韶;網絡輿論危機下的當代中國政府形象塑造[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亮;當代中國政府危機管理的哲學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9 張玉強;網絡輿情危機的政府適度反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周慧娟;鐵路應急管理中的預案管理與資源配置優(yōu)化[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燦仕;高校學生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張翼;大都市政府公共危機治理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孔琰;泰安市農村基層組織廉政建設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劉燁華;社會資本視域下政府公共危機治理提升途徑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劉芳芳;多元主體參與公共危機管理的組織網絡構建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趙燦芬;農村地區(qū)突發(fā)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劉衛(wèi)平;和諧文化視域中的高校危機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8 何珊;我國突發(fā)事件應急反應的運行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崔云鶯;我國非政府組織有效參與公共危機管理問題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顏湘容;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政府與媒體溝通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小平;;論電視在危機傳播中的社會動員——以“迎戰(zhàn)暴風雪”報道為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04期
2 蔣均時;項耀平;;論信息化條件下的政治動員[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8年02期
3 吳開松;;危機動員在當代中國的時代特征[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8年03期
4 林偉京;;強化黨的組織整合與政治動員[J];理論前沿;2007年13期
5 蔡建軍;羅剛;;試論新時期政治動員中信息不對稱的成因及對策[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S1期
6 姚銳敏;;走出“兩委”關系困境的關鍵:村級黨組織領導法治化探析[J];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04期
7 張平;韓建美;;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政治動員問題研究述評[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8 田飛龍;;自然災害、政治動員與國家角色[J];中國減災;2008年05期
9 張孝芳;;中國共產黨對鄉(xiāng)村社會的政治動員:一種建構主義分析[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2期
10 于洪生;;危機狀態(tài)下的政治動員與權威考驗[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志恒;切實加強地方黨委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J];黨建研究;2003年03期
2 肖志恒;加強地方黨委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幾個問題[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3年04期
3 鄧建國;提升地方黨委執(zhí)政能力的著力點和著重點[J];前進;2003年09期
4 張廣勇;加強地方黨委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著力點[J];前進;2003年10期
5 馮小敏,嚴愛云,黃金平,張永斌;上海地方黨委領導方式的歷史考察和創(chuàng)新研究[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3年01期
6 謝殿鐸;地方黨委要善于做先進生產力的代表[J];山西統(tǒng)計;2003年07期
7 李劍;加強地方黨委執(zhí)政能力建設 要抓好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J];理論學刊;2004年11期
8 肖昌進;對上海市地方黨委“提高總攬全局的能力”的調查與對策思考[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4年12期
9 唐方裕;正確認識和履行縣級地方黨委對經濟工作的決策職責[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4年12期
10 劉彥昌;論地方黨委"總攬全局"能力的提高[J];廈門特區(qū)黨校學報;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希玲;;強化地方黨委社會整合能力,有效解決矛盾,保持社會穩(wěn)定[A];科學發(fā)展觀與領導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2 黃明哲;;關于提升地方黨委執(zhí)行力問題的研究[A];努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領導能力研討會暨2006年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論文集[C];2006年
3 羅永林;;創(chuàng)新地方黨委年鑒 服務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A];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云南省年鑒論文選(續(xù)集)[C];2006年
4 李少鋒;;地方黨委一把手在宏觀決策中的作用芻議[A];全國領導科學第八次學術討論會論文精選[C];2001年
5 劉鐘炬;;地方黨委的信息反饋要處理好三對關系[A];中國當代秘書群星文選[C];1999年
6 陳啟福;周學武;;換屆后地方黨委領導班子工作機制和運行方式問題研究[A];探索 創(chuàng)新 求實——青海省“十一五”時期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匯編(下)[C];2011年
7 李成軍;;民主政治呼喚和諧的地方黨委領導體制[A];湖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羅永林;;編撰地方黨委年鑒 發(fā)揮存史資攻作用[A];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云南省年鑒論文選[C];2003年
9 周敬青;;國際大都市建設中地方黨委應把握的“九大執(zhí)政規(guī)律”[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10 侯家福;;向中辦報送信息要有怎樣的特色[A];中國當代秘書群星文選[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隆鑄;地方黨委應成為黨的先進性建設的中堅力量[N];重慶日報;2006年
2 秦德君;新形勢下地方黨委如何領導經濟工作[N];學習時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毛慶;是否善抓大事善謀全局 反映地方黨委執(zhí)政水平[N];南京日報;2013年
4 鄭曉幸;平實中見新意 實踐中顯價值[N];四川日報;2006年
5 高新民;地方黨委配備改革后的工作機制[N];學習時報;2008年
6 沈士光;地方黨委的制度建設體現(xiàn)三大理念[N];學習時報;2005年
7 叢玫;地方黨委換屆漸入尾聲[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8 方志立;進一步完善地方黨委決策機制[N];貴州日報;2007年
9 ;扎實做好地方黨委換屆工作 為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實施“十一五”規(guī)劃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N];人民日報;2006年
10 董宏君;我國地方黨委順利換屆[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磊;中國共產黨地方黨委決策咨詢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鄒慶國;中國共產黨地方黨委制的組織形態(tài)與運作機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鵬;地方黨委權力運行體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2 毛金明;地方黨委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實現(xiàn)途徑及機制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3 胡志洪;地方黨委完善全委會工作機制的制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4 張琪;我國地方黨委網絡執(zhí)政能力建設問題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5 胡立強;地方黨委首次集中換屆后新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396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33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