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布局的優(yōu)化設計
本文關鍵詞:生產車間布局的優(yōu)化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制造業(yè)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車間布局問題作為現代企業(yè)發(fā)展中面臨的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制造企業(yè)如何能有效的配置和運用企業(yè)自身資源,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已成為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所面臨的關鍵問題。因此,設備布局、工作場地的布置是否科學化、合理化、最優(yōu)化,工件的搬運動作是否合理,物料搬運路線是否暢通等,將直接影響企業(yè)今后的發(fā)展和管理工作的便利。本文在參考國內外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對車間布局設計技術和評價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首先介紹了車間布局的概念、分類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課題的主要研究方向,其次對車間布局設計的主要內容、車間布局的基本原則、車間布局的設計方法和評價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最后通過石油裝備生產企業(yè)車間布局改造的實例,詳述了系統(tǒng)布局設計法在生產車間布局改造中的實際應用并使用層次分析法和屬性層次模型對幾個車間布局預案進行了評價,最終得出最優(yōu)化的車間布局方案,對類似企業(yè)的車間布局方案的設計和評價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車間布局 優(yōu)化設計 層次分析法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B49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引言7-13
- 1.1 課題的背景及意義7-9
- 1.2 車間布局的研究現狀9-10
- 1.3 課題的來源及研究的主要內容10-13
- 1.3.1 課題的來源10-12
- 1.3.2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12-13
- 第二章 相關理論研究13-24
- 2.1 車間布局設計的定義和主要內容13-15
- 2.1.1 車間布局的定義13
- 2.1.2 車間布局的要素13-14
- 2.1.3 車間布局設計的過程和內容14-15
- 2.2 車間生產組織與布局的類型15-19
- 2.2.1 車間生產組織的類型15-16
- 2.2.2 車間布局的類型16-19
- 2.3 車間布局設計的方法19-22
- 2.3.1 車間布局設計的工藝設計19-21
- 2.3.2 車間布局的設計方法21-22
- 2.3.3 車間布局設計的發(fā)展趨勢22
- 2.4 車間布局設計的評價方法22-24
- 2.4.1 定性評價法22-23
- 2.4.2 定量評價法23-24
- 第三章 機加工車間的布局方案研究24-42
- 3.1 車間布局的依據24
- 3.2 系統(tǒng)布局設計法(SLP)24-27
- 3.3 機加工車間的基本情況27-34
- 3.3.1 企業(yè)概況27-28
- 3.3.2 機加工車間概況28-30
- 3.3.3 生產控制模式分析30-34
- 3.4 機加工車間現行布局及要達到的布局目標34-38
- 3.4.1 車間現行布局和設備種類34-36
- 3.4.2 機加工車間布局目標36-38
- 3.5 利用SLP法建立機加工車間布局設計的預案38-42
- 3.5.1 車間布局設計時應遵循的原則38-39
- 3.5.2 設施布置的基礎數據39
- 3.5.3 工廠作業(yè)單位間的相互關系39-40
- 3.5.4 車間平面布局預案40-42
- 第四章 布局評價方法的模型理論和算法42-50
- 4.1 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的概述42-47
- 4.1.1 產生的背景42
- 4.1.2 層次分析法的發(fā)展過程42
- 4.1.3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42-43
- 4.1.4 層次分析法的特點43
- 4.1.5 運用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驟43-47
- 4.2 屬性層次模型47-50
- 4.2.1 屬性層次模型簡介47
- 4.2.2 屬性判斷矩陣原理47-48
- 4.2.3 屬性層次模型應用的特點48-49
- 4.2.4 層次分析法和屬性層次模型的比較49-50
- 第五章 車間布局方案的評價50-62
- 5.1 布局方案評價指標的構建50-53
- 5.1.1 指標分析50
- 5.1.2 布局優(yōu)越性評價的準則細述50-52
- 5.1.3 評價指標的具體分析52-53
- 5.2 機加工車間布局方案的評價53-60
- 5.2.1 遞階層次模型的構建53
- 5.2.2 構建兩兩比較判斷矩陣53-54
- 5.2.3 合成權重與評分54-59
- 5.2.4 分析后結論59-60
- 5.3 對被選車間布局方案的定性評價60-62
- 第六章 總結和展望62-63
- 致謝63-64
- 參考文獻64-6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論文66-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秋華;肖飛;王雪蘭;;基于SLP和Flexsim的車間重構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8年05期
2 劉宇;張曉川;;基于SLP思想的鋼材剪切配送中心平面布置設計研究[J];物流科技;2008年02期
3 李志華;曾海紅;陳立平;趙文禮;;多單元制造系統(tǒng)布局設計[J];工程設計學報;2007年03期
4 琚科昌;王轉;;基于SLP的流程型制造企業(yè)物流設施布局分析方法及應用[J];物流技術;2006年10期
5 周大為;張曉陽;;基于生產物流的SSLP在機械加工車間設施布置中的應用研究[J];物流技術;2006年06期
6 曹振新,朱云龍,宋崎;制造系統(tǒng)的設備布局方法[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7 應保勝,張華,楊少華;敏捷制造車間布局優(yōu)化的啟發(fā)式算法[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4年08期
8 劉震;層次分析模型AHM及其應用[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周亦波,李志華,戴同,鐘毅芳;單元制造系統(tǒng)布局模型及其求解[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10 王意岡,潘文灝,吳沖鋒,王院塵;敏捷企業(yè)組織設計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1998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再龍;發(fā)動機廠車間布局設計與仿真[D];上海海事大學;2007年
2 胡震;發(fā)動機車間布局優(yōu)化設計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生產車間布局的優(yōu)化設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29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