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志》研究的中西差異看本土管理智慧的發(fā)掘理路
發(fā)布時間:2021-05-15 14:31
當代對傳統(tǒng)經(jīng)典《人物志》的研究,采用西方視角進行科學式分析無法探究真正的本土文化資源。通過比較中西方學術(shù)研究的思維差異及方法差異,說明西方范式主導下忽略或埋沒中國智慧的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不同研究思路及研究邏輯支配下,發(fā)掘本土管理智慧遭遇了一系列問題:中國素材與中國智慧的混淆和誤判、西方視角對中國智慧的遮蔽與淡化、中國管理研究的主體地位喪失,進而反映出本土學術(shù)思維的缺乏。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中國智慧,需要用中國話語和中國視角去發(fā)掘,不能簡單套用西方路數(shù)。在西方范式為主流的學術(shù)背景下,中國學術(shù)研究更需瞄準自身定位。
【文章來源】:管理學報. 2019,16(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人物志》研究及其西方視角下的解讀與異化
2 中西方研究的思維差異與方法差異
2.1 中西方研究的思維差異
2.2 中西方研究的方法差異
3 本土管理智慧的發(fā)掘偏失
3.1 中國素材與中國智慧的混淆及誤判
3.2 西方視角對中國智慧的遮蔽與淡化
3.3 中國管理研究的主體地位喪失
4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習慣了西方范式,更需要中國的主場[J]. 杜運周. 管理學報. 2017(01)
[2]基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智慧的本土管理研究探析[J]. 謝佩洪. 管理學報. 2016(08)
[3]中國本土管理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對徐淑英的訪談[J]. 徐淑英,呂力. 管理學報. 2015(03)
[4]中國本土管理研究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J]. 李平. 管理學報. 2013(09)
[5]《人物志》的識人智慧[J]. 劉婷婷.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3(16)
[6]西學東漸30年[J]. 劉文瑞. 人力資本. 2007(06)
碩士論文
[1]劉劭《人物志》的人才與教育測評思想研究[D]. 翟東彥.湖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87804
【文章來源】:管理學報. 2019,16(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人物志》研究及其西方視角下的解讀與異化
2 中西方研究的思維差異與方法差異
2.1 中西方研究的思維差異
2.2 中西方研究的方法差異
3 本土管理智慧的發(fā)掘偏失
3.1 中國素材與中國智慧的混淆及誤判
3.2 西方視角對中國智慧的遮蔽與淡化
3.3 中國管理研究的主體地位喪失
4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習慣了西方范式,更需要中國的主場[J]. 杜運周. 管理學報. 2017(01)
[2]基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智慧的本土管理研究探析[J]. 謝佩洪. 管理學報. 2016(08)
[3]中國本土管理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對徐淑英的訪談[J]. 徐淑英,呂力. 管理學報. 2015(03)
[4]中國本土管理研究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J]. 李平. 管理學報. 2013(09)
[5]《人物志》的識人智慧[J]. 劉婷婷.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3(16)
[6]西學東漸30年[J]. 劉文瑞. 人力資本. 2007(06)
碩士論文
[1]劉劭《人物志》的人才與教育測評思想研究[D]. 翟東彥.湖南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1878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318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