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古代公文的雅和俗
本文選題:古代公文 + 雅俗 ; 參考:《山西檔案》2008年06期
【摘要】:正我國古代公文卷帙浩繁,歷代制誥重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隨著朝代更迭和國家治理的演變,對于古代公文的寫作,這些重臣文人也都各有見地,形成了古代公文史上的諸多爭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dāng)數(shù)公文的文風(fēng)之爭——公文究竟是"華浮之作"還是"據(jù)實(shí)而書",此番爭論在歷朝歷代都有激烈上演。而相比之下,
[Abstract]:The ancient official documents of our country are voluminous, and many masterpieces have been left behind in the past dynasties. With the change of dynasties and the evolu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hese important scholars have their own views on the writing of ancient official documents, forming a lot of arguments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official documents. Among them, the most striking argument is whether the official document is "Hua Fu's work" or "the book with truth", which has been intensely staged throughout the dynasties. By contrast,
【作者單位】: 中山火炬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分類號】:C931.46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強(qiáng);論古代公文繁冗之弊[J];中央財(cái)經(jīng)大學(xué)學(xué)報(bào);1984年S1期
2 張積禮;;不可輕視公文寫作[J];秘書之友;1985年01期
3 唐早生;;古代公文的種類[J];秘書之友;1985年04期
4 陳俊耀;;我國古代的公文傳遞方式[J];秘書之友;1988年09期
5 草秧;;一篇優(yōu)秀的古代公文——《尚書·周書·無逸》析譯[J];秘書之友;1989年05期
6 盧思君;;我國古代公文傳遞“三期論”質(zhì)疑[J];秘書之友;1989年07期
7 蔡義初;;從古代公文看公文的可讀性[J];秘書之友;1989年07期
8 ;《秘書之友》1989年總目錄[J];秘書之友;1989年12期
9 劉俐俐;;我讀《中國古代公文選注》[J];秘書之友;1990年04期
10 武勝虎;;“文心雕龍”對古代公文研究的貢獻(xiàn)[J];秘書之友;1991年03期
相關(guān)重要報(bào)紙文章 前10條
1 陳石;淺議雅俗共賞[N];甘肅日報(bào);2000年
2 石義彬;受眾意識的強(qiáng)化與雅俗互動的文學(xué)態(tài)勢[N];人民日報(bào);2000年
3 韓士奇;雅俗貫融吉祥畫[N];中國社會報(bào);2000年
4 王寧;面向新世紀(jì)的文學(xué)和文學(xué)理論[N];文匯報(bào);2000年
5 丁曉平;用心發(fā)出自己的聲音[N];文藝報(bào);2000年
6 丁曉平;用心發(fā)出的聲音[N];戰(zhàn)士報(bào);2000年
7 沈慶利;超越雅俗:透視“文化明星”現(xiàn)象[N];中國審計(jì)報(bào);2001年
8 寧稼雨;金庸小說的“武俠”底蘊(yùn)與雅俗屬性[N];中國文化報(bào);2001年
9 南開大學(xué) 寧稼雨;金庸小說的武俠底蘊(yùn)與雅俗屬性[N];人民政協(xié)報(bào);2001年
10 趙明環(huán);雅俗一肩挑[N];中國圖書商報(bào);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李亞娟;元代婚戀雜劇中雅與俗的糾纏[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6年
2 張麗濤;建安樂府文學(xu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3 白強(qiáng);分明世事等蜉蝣[D];山東大學(xué);2006年
,本文編號:18685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1868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