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適應力的作用:個體與組織層的跨層面分析
本文選題:生涯適應力 切入點:組織職業(yè)生涯管理 出處:《心理學報》2013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生涯適應力(career adaptability)是生涯建構理論提出的自我職業(yè)生涯管理的核心概念,但國外理論和實踐一直認為生涯適應力是一把雙刃劍(生涯適應力高的員工工作績效高,但其離職意向也高),本研究將對此進行檢驗;同時,生涯適應力作為個體職業(yè)生涯開發(fā)的核心變量,它在組織職業(yè)生涯管理跨層面作用中的價值也未曾研究。通過員工在兩個時間點自評和管理者他評問卷,獲得54家單位的485份有效調查問卷。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的結果表明,生涯適應力不僅與工作績效有顯著正相關,而且也與離職意向有顯著負相關。層次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工齡是生涯適應力與離職意向、工作績效關系的調節(jié)變量;也就是說,工齡短員工的生涯適應力與工作績效呈顯著正相關,與離職意向呈顯著負相關,但工齡長員工的生涯適應力與二者的關系都不顯著。基于跨層面研究設計,多層線性模型(HLM)分析的結果表明,生涯適應力是組織職業(yè)生涯管理與個體工作績效之間的完全中介變量,但在組織職業(yè)生涯管理與離職意向之間的中介作用不顯著。這不但回答了生涯適應力對組織價值的管理困境問題,也解決了組織職業(yè)生涯管理與個體工作績效的連接紐帶問題。
[Abstract]:Career adaptability is the core concept of self-career management put forward by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Howev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countries have always considered career adaptability as a double-edged sword. However, his intention to quit is also high, which will be tested in this study. At the same time, career adaptability is the core variable of individual career development. Its value in the cross-level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has not been studied. Through the self-assessment of employees at two time points and the manager's other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48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from 54 units. The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showed that, Career adaptability is not on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job performance, but also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urnover intention. The results of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 that length of service is the regulating variabl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adaptability and turnover intention, job performance; Career adaptability of short-service staff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job performance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urnover intention,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adaptability and turnover intention of long-serving staff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of multi-level linear model (HLM) analysis show that career adaptability is a complete intermediary variable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individual job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is not significant, which not only answers the dilemma of career adaptability to organizational value management, but also solv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individual work performance.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171020,7127202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09YJC630012)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部青年項目資助(EIA080280)
【分類號】:C9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滕玉成,徐關眾;大學畢業(yè)生職業(yè)適應調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9年10期
2 龍立榮,方俐洛,凌文輇;組織職業(yè)生涯管理與員工心理與行為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2年01期
3 劉曉燕;郝春東;陳健芷;崔洪弟;;組織職業(yè)生涯管理對職業(yè)承諾和工作滿意度的影響——職業(yè)延遲滿足的中介作用分析[J];心理學報;2007年04期
4 周浩,龍立榮;共同方法偏差的統(tǒng)計檢驗與控制方法[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6期
5 趙小云;郭成;;國外生涯適應力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官菊梅;王貝;陸昌勤;;基于壓力分類視角的社會支持調節(jié)作用探討[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2 李潔;甘怡群;周宇;;建筑設計師完美主義與工作倦怠的關系[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3 劉天祥;;基于發(fā)展周期的IT企業(yè)職業(yè)生涯管理實施策略[J];北京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廖麗娜;唐柏林;;高職生職業(yè)適應性狀況和培養(yǎng)對策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年01期
5 郭少東;;大學生生涯發(fā)展不確定及其生涯適應力提升策略探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6 張海燕;;職業(yè)適應期青年生活質量的現(xiàn)狀與提升[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7 劉莉莉;;組織職業(yè)生涯管理對知識員工的影響研究[J];科技和產(chǎn)業(yè);2007年07期
8 呂仙;黃磊;;民營企業(yè)職業(yè)適應期大學生流失分析與對策[J];當代經(jīng)濟(下半月);2008年05期
9 劉天祥;;IT產(chǎn)業(yè)知識型員工職業(yè)生涯管理體系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08年11期
10 譚衛(wèi)華;淺析大學生就業(yè)合理化及其路徑依賴[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永強;白璇;趙冬陽;史亞莉;;企業(yè)家社會資本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負面影響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力;信任和關系承諾對第三方物流整合與績效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霞;管理者的職業(yè)彈性研究:結構及其前因后效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3 應洪斌;產(chǎn)業(yè)集群中關系嵌入性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徐禮伯;社會資本對聯(lián)盟動態(tài)穩(wěn)定的作用機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劉蓉;中高端人才的工作嵌入性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胡曉娣;知識型員工建言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李明;公共服務動機的擴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趙小云;大學生生涯適應力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肖雅楠;職業(yè)生涯早期階段員工離職傾向與管理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10 朱曉琴;企業(yè)網(wǎng)絡能力、跨組織知識管理與創(chuàng)新績效的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閻巍;企業(yè)員工的主動性人格與心理資本對組織公民行為和反生產(chǎn)行為的影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彩霞;新教師入職初期適應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沈潔;職業(yè)心理測驗在大學生職業(yè)心理適應中的效度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覃祖聰;蘭州大學輔導員甄選機制創(chuàng)新方案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5 金軍;基于學歷壓力的高校教師學習動機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胡敏;創(chuàng)業(yè)網(wǎng)店如何贏得消費者[D];浙江大學;2011年
8 賀銘珠;基于醫(yī)生轉移意愿的醫(yī)患知識轉移影響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萬莉莉;LQ公司知識員工職業(yè)生涯管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10 張三新;企業(yè)知識型員工職業(yè)生涯管理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龍立榮,方俐洛,凌文輇;組織職業(yè)生涯管理及效果的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02年04期
2 郝春東;劉曉燕;;延遲滿足的研究方法、理論及現(xiàn)狀[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年03期
3 龍立榮,方俐洛,凌文輇;企業(yè)員工自我職業(yè)生涯管理的結構及關系[J];心理學報;2002年02期
4 文獻良;當代中國青年觀念文化的轉型[J];中國青年研究;1996年04期
5 匡樂成;社會轉型與當代大學畢業(yè)生的危機[J];中國青年研究;1996年05期
6 龍立榮;結構方程模型:心理學方法變革的邏輯[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海波;方俐洛;凌文輇;鄭曉明;;組織信任對員工態(tài)度和離職意向、組織財務績效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7年02期
2 符健春;潘陸山;彭燕飛;;人-組織匹配與離職意向:組織承諾的中介效應研究[J];技術經(jīng)濟;2008年04期
3 夏凌翔,黃希庭;論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的關系[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陸昌勤;凌文輇;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與管理者工作態(tài)度和績效的關系[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5 韓翼;廖建橋;;組織成員績效結構理論研究述評[J];管理科學學報;2006年02期
6 王登峰;崔紅;;工作績效的結構及其與評定者的關系[J];心理學探新;2006年02期
7 仲理峰;;心理資本對員工的工作績效、組織承諾及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7年02期
8 馬月明;;中、美、日管理哲學比較[J];黨政干部文摘;2004年09期
9 陳志霞;廖建橋;;組織支持感及其前因變量和結果變量研究進展[J];人類工效學;2006年01期
10 解凍;石金濤;李效云;;管理資質與工作績效的關系分析[J];軟科學;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金波;許百華;;組織承諾對員工行為和工作績效的影響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鐘燕;馬紅宇;;目標設置、自我效能、目標承諾對工作績效的影響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胡三Z,
本文編號:16388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163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