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建筑結構加強層耗能減震技術及連接節(jié)點設計研究
本文關鍵詞:超高層建筑結構加強層耗能減震技術及連接節(jié)點設計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超高層建筑結構 伸臂桁架 環(huán)帶桁架 黏滯阻尼器 連接節(jié)點 彈塑性時程分析
【摘要】:在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中,加強層可顯著提高結構抗側剛度、減小結構側移,但會帶來結構剛度、內(nèi)力突變等不利影響。以某超高層建筑為工程背景,研究了黏滯阻尼器在伸臂桁架體系中的應用及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減震效果,研究了設置黏滯阻尼器的環(huán)帶桁架在超高層建筑中的較優(yōu)位置和減震效率。結果表明:黏滯阻尼器在伸臂桁架結構中的設置可以減小核心筒剪力墻的塑性損傷,減小結構的動力響應;設置黏滯阻尼器的環(huán)帶桁架宜布置在層間相對速度大的位置,隨超高層結構高度增加,阻尼器的減震效率降低。通過對伸臂桁架與外框柱、核心筒連接節(jié)點的設計及構造的分析,提出了連接節(jié)點的設計建議。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機中聯(lián)工程有限公司;
【關鍵詞】: 超高層建筑結構 伸臂桁架 環(huán)帶桁架 黏滯阻尼器 連接節(jié)點 彈塑性時程分析
【分類號】:TU973.31
【正文快照】: 0引言高層建筑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存在側向剛度不足、核心筒內(nèi)力偏大等缺陷,未能充分發(fā)揮外框架抵抗側向力的作用。通過設置受彎和受剪承載力較大的伸臂桁架和環(huán)帶桁架,連接核心筒和外框架,提高了結構的抗傾覆能力和抗側剛度,減小了結構側移,同時降低了底部墻肢的傾覆力矩。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黃維;錢江;潘艷;李培振;呂西林;;復雜巨型結構多重抗側力體系間相互影響關系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4年01期
2 丁潔民;吳宏磊;趙昕;;我國高度250m以上超高層建筑結構現(xiàn)狀與分析進展[J];建筑結構學報;2014年03期
3 譚平;方創(chuàng)杰;王磊;周福霖;;新型消能伸臂體系的動力可靠度[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立山;使用耗能連梁鋼板阻尼器的復合連梁實用設計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王來瑋;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超高層框架—核心筒結構的抗震性能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瑩;杜剛;;上海外灘中信城Ⅰ期塔樓結構優(yōu)化設計[J];建筑鋼結構進展;2008年06期
2 袁雅光;;紹興皇冠假日酒店型鋼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設計[J];結構工程師;2010年03期
3 劉斌;林建;李亞明;秦效啟;;外灘中信城Ⅰ期工程塔樓結構設計[J];結構工程師;2008年05期
4 楊恒峰;;南京新百工程超高層鋼結構安裝技術[J];江蘇建筑;2010年01期
5 趙昕;劉南鄉(xiāng);鄭毅敏;丁潔民;;帶伸臂超高層結構最優(yōu)伸臂道數(shù)及位置確定的靈敏度向量法[J];建筑結構;2011年05期
6 徐朔明,任詠芳;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結構設計簡析[J];建筑鋼結構進展;2003年04期
7 馬臣杰;張良平;范重;;某超高層結構連接節(jié)點的非線性有限元分析[J];建筑結構;2009年09期
8 張富林;周健;項玉珍;張耀康;王冬;;上海陸家嘴金融貿(mào)易區(qū)X2地塊南北塔樓結構設計與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09年S1期
9 羅永峰;王磊;李海鋒;陳文輝;;罕遇地震下上海中心超高層的性能化抗震設計[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胡玉銀;;超高層建筑的基礎與結構(一)[J];建筑施工;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費新華;;伸臂桁架在超高層建筑中的應用[A];首屆全國鋼結構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2 苗春生;王天峰;;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幾點探討[A];現(xiàn)代建設工程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趙爽;周宏宇;江歡成;翁大根;呂西林;;軟土場地某隔震結構分析[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張濤;魏建國;王森林;;四點支撐網(wǎng)架的黏滯阻尼器減震分析[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翁大根;黃偉;呂西林;;鋼框架消能減震體系研究與工程應用[A];防震減災工程研究與進展——全國首屆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周宏業(yè);魏建國;王森林;;帶黏滯阻尼器的大懸挑網(wǎng)架結構的減震控制研究[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何永春;鄧小華;;重慶上海城二期C區(qū)3號樓結構設計[A];建筑結構(2009·增刊)——第二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8 周宏業(yè);魏建國;王森林;;帶黏滯阻尼器的大懸挑網(wǎng)架結構的減震控制研究[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C];2009年
9 梁廣雪;杜建華;谷源遠;商志清;;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橋的減震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第二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金勇;;淺談消能減震技術及其工程應用[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肖英龍 唐明珠;超高層建筑結構用鋼材[N];世界金屬導報;2009年
2 張華 聶元宗;太平金融大廈鋼構工程開吊[N];建筑時報;2009年
3 李媛;為結構設計軟件應用搭設交流平臺[N];建筑時報;2008年
4 河北省涿州市藍天網(wǎng)架有限公司 李燕;鋼結構的特點及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N];消費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任佳;高性能計算技術使工程駛上高速路[N];中國建設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翁卿侖;高樓消防安全培養(yǎng)自救意識很重要[N];溫州日報;2011年
7 商秋華;各地創(chuàng)新高層建筑消防措施[N];中華建筑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化杰;大型復雜結構施工時變特性分析與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2 章李剛;大型復雜建筑結構風致效應及等效靜力風荷載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楊顏志;土體-復雜結構耦合系統(tǒng)地震響應數(shù)值模擬方法及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4 江磊;帶水平加強層的高層混合結構抗震性能分析及振動臺試驗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驥;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結構體系受力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2 謝小東;廣州某超高層建筑結構施工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3 張艷輝;超高層建筑結構旋轉風荷載效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甄慶華;廣州某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關鍵性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5 楊文光;超高層建筑結構方案選型及抗震性能分析與優(yōu)化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6 曾學敏;武漢某超限高層的動力特性和地震反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7 殷超;高震區(qū)超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抗震設計關鍵技術研究與建議[D];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09年
8 周麗芳;高層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消能減震結構地震剪力系數(shù)分析研究[D];廣州大學;2013年
9 楊秀培;超高層建筑結構地震反應分析及抗震性能設計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3年
10 李洋;大連環(huán)球金融中心大廈結構設計與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112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71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