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衣坊裝飾紋樣特點
發(fā)布時間:2024-02-04 18:49
汝城繡衣坊建于明正德十四年,由時任湖廣監(jiān)察御史毛伯溫為旌表范輅所建。牌坊全部采用青石砌筑,除"繡衣坊"三字外,沒有采用任何文字來說明范輅為人為官的品行道德,但梁、柱、枋、抱鼓石等構件均有題材豐富的雕刻紋飾,且清晰可辨。本文通過對裝飾紋樣的解讀,一是探尋繡衣坊裝飾紋樣規(guī)格之高、數(shù)量之多的內在緣由;二是從螭吻、雀替、梁枋等構件的裝飾紋樣,探尋湖南地區(qū)明清建筑裝飾的差異性。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895681
【文章頁數(shù)】:2 頁
【部分圖文】:
圖03繡衣坊螭吻
圖02抱鼓石位置示意圖4結語
圖01繡衣坊
繡衣坊建造背景與明代歷史上影響極大的“宸濠之亂”有關。范輅本為“湖廣桂陽(明朝汝城歸屬桂陽縣)人進士”[2],正德十一年(1516年)冬,范輅作為監(jiān)察御史奉敕清理江西,遇“寧王宸濠令諸司以朝服見”[3],直言上奏,“高帝定制,王府屬僚稱官,后乃稱臣”[2],并“即論濠優(yōu)秦榮僭侈居....
圖02抱鼓石位置示意圖
繡衣坊各枋上用椀花結帶進行裝飾。椀花結帶特指圖案中以蕃草或飄帶構圖的雕刻。繡衣坊的椀花結帶上除了用綬帶進行穿插,還裝飾了良苕葉。把植物組合進椀花結帶在明代比較常見,在明中都午門和明南京故宮午門的須彌座上均可見到,所以繡衣坊上的椀花結帶圖案可能受到了明代官式建筑石作的影響。湖南明代....
圖04不同建筑椀花結帶紋(繡衣坊、福壽山遺址、先鋒村周氏宗祠)
繡衣坊因其材料的特殊性,保留了豐富的明代裝飾紋樣。本文通過對繡衣坊紋飾題材的解讀并結合牌坊主人范輅生平,找到其紋飾高規(guī)格、多種類的內在緣由。同時通過其數(shù)量不多的裝飾紋樣,管中窺豹,探尋湖南明代建筑的裝飾特點,從個別構件中,可以看出湖南明清時期建筑構件的演變,為今后研究湖南明清時期....
本文編號:38956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389568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