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時空路徑的城市綠地享用公平性研究——以成都市新、舊城區(qū)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7-27 12:53
從時空間行為視角切入,采用居民活動日志搜集成都市新、舊城區(qū)的綠地使用者時空路徑數據集,辨識不同時間預算人群的潛在可用綠地分布及人群特征,并通過構建綠地時空享用量模型,從時空制約角度對成都市新、舊城區(qū)的綠地享用公平性展開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成都市新、舊城區(qū)的綠地享用格局在輻射范圍、享用強度和人群綠地享用時間預算方面具有時空間分異特征;2)日常出行鏈中固定性活動占比會對人群綠地享用時間預算產生影響;3)隨個體時間預算不斷被固定性活動所擠占,長距離通勤加班族、擔負接送小孩上學的上班族等時間短缺型群體的綠地享用機會被深度制約,日益成為潛在的綠地享用弱勢群體,在時間短缺型群體的潛在活動路徑范圍內增加綠地供給,有利于提高此類人群享用綠地的機會,從而提高片區(qū)的整體綠地享用公平性。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理論框架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區(qū)選擇標準、概況及數據來源
2.1.1 研究區(qū)選擇標準及研究區(qū)概況
2.1.2 數據來源及處理
2.2 綠地享用時空格局分析
2.3 綠地享用時空間公平性分析
3 分析過程及結果
3.1 新、舊城區(qū)綠地享用時空格局
3.1.1 綠地享用空間輻射格局
3.1.2 綠地享用強度時空間分異
3.1.3 人群綠地享用時間預算差異
3.2 綠地享用的時空間公平性分析
3.2.1 不同時空路徑下潛在可用綠地分析
3.2.2 新、舊城區(qū)綠地時空享用量差異分析
3.3 基于時空路徑的潛在可用綠地增配優(yōu)化策略
4 結論及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議上海市中心城區(qū)公共綠地分布的社會績效評價:從社會公平到社會正義[J]. 唐子來,顧姝. 城市規(guī)劃學刊. 2016 (01)
[2]機會公平視角下紹興城市公園綠地可達性評價[J]. 陳秋曉,侯焱,吳霜. 地理科學. 2016(03)
[3]面向活動地點推薦的個人時空可達性方法[J]. 陳潔,陸鋒,翟瀚,蕭世倫. 地理學報. 2015(06)
[4]上海市中心城區(qū)公共綠地分布的社會績效評價:從地域公平到社會公平[J]. 唐子來,顧姝. 城市規(guī)劃學刊. 2015(02)
[5]天津城市公園綠地對周邊房地產價格的影響研究[J]. 田媛媛.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S2)
[6]面向行為尺度的城市綠地格局公平性評價及其優(yōu)化策略——以深圳市為例[J]. 周詳,張曉剛,何龍斌,曾輝.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5)
[7]廣州公園綠地的空間差異及社會公平研究[J]. 江海燕,周春山,肖榮波. 城市規(guī)劃. 2010(04)
[8]上海公園空間可達性與公平性分析[J]. 尹海偉,徐建剛.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09(06)
[9]城市公園綠地社會功能研究[J]. 譚少華,趙萬民.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 2007(05)
[10]基于居民移動—活動行為的城市空間研究[J]. 柴彥威,沈潔. 人文地理. 2006(05)
本文編號:3665494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理論框架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區(qū)選擇標準、概況及數據來源
2.1.1 研究區(qū)選擇標準及研究區(qū)概況
2.1.2 數據來源及處理
2.2 綠地享用時空格局分析
2.3 綠地享用時空間公平性分析
3 分析過程及結果
3.1 新、舊城區(qū)綠地享用時空格局
3.1.1 綠地享用空間輻射格局
3.1.2 綠地享用強度時空間分異
3.1.3 人群綠地享用時間預算差異
3.2 綠地享用的時空間公平性分析
3.2.1 不同時空路徑下潛在可用綠地分析
3.2.2 新、舊城區(qū)綠地時空享用量差異分析
3.3 基于時空路徑的潛在可用綠地增配優(yōu)化策略
4 結論及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議上海市中心城區(qū)公共綠地分布的社會績效評價:從社會公平到社會正義[J]. 唐子來,顧姝. 城市規(guī)劃學刊. 2016 (01)
[2]機會公平視角下紹興城市公園綠地可達性評價[J]. 陳秋曉,侯焱,吳霜. 地理科學. 2016(03)
[3]面向活動地點推薦的個人時空可達性方法[J]. 陳潔,陸鋒,翟瀚,蕭世倫. 地理學報. 2015(06)
[4]上海市中心城區(qū)公共綠地分布的社會績效評價:從地域公平到社會公平[J]. 唐子來,顧姝. 城市規(guī)劃學刊. 2015(02)
[5]天津城市公園綠地對周邊房地產價格的影響研究[J]. 田媛媛.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S2)
[6]面向行為尺度的城市綠地格局公平性評價及其優(yōu)化策略——以深圳市為例[J]. 周詳,張曉剛,何龍斌,曾輝.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5)
[7]廣州公園綠地的空間差異及社會公平研究[J]. 江海燕,周春山,肖榮波. 城市規(guī)劃. 2010(04)
[8]上海公園空間可達性與公平性分析[J]. 尹海偉,徐建剛. 城市發(fā)展研究. 2009(06)
[9]城市公園綠地社會功能研究[J]. 譚少華,趙萬民. 重慶建筑大學學報. 2007(05)
[10]基于居民移動—活動行為的城市空間研究[J]. 柴彥威,沈潔. 人文地理. 2006(05)
本文編號:3665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366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