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缸零出力技術對供熱機組深度調峰性能影響及調峰補償標準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1-09-06 00:33
針對300 MW等級抽凝供熱機組,利用Ebsilon軟件對其進行建模,研究了低壓缸零出力技術改造后相同供熱負荷運行條件下機組的調峰性能及經(jīng)濟效益變化,并據(jù)此核算了調峰損失電量的補償標準。研究表明:在供熱負荷300 MW時,可使機組增加調峰深度52.76 MW,運行經(jīng)濟效益減少0.78萬元/h,調峰損失電量的補償標準為0.14~0.15元/(kW·h);在供熱負荷變化時,可使機組增加的調峰深度基本不變,維持在51 MW左右,但是機組能達到的最低調峰負荷率隨著供熱負荷的增加而上升,同時調峰損失電量的補償標準與標煤價格呈線性減少的關系。
【文章來源】:熱能動力工程. 2020,3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案例機組熱力系統(tǒng)示意圖
利用低壓缸零出力技術改造后,白天關閉冷卻蒸汽管路的調節(jié)閥,中壓缸排汽由原管路進入低壓缸做功,機組采用常規(guī)抽凝供熱方式運行;夜間需要機組進行深度調峰時,關閉原蒸汽管路的調節(jié)閥(LV閥),打開冷卻蒸汽管路的調節(jié)閥,與孔板流量計配合控制進入低壓缸的冷卻蒸汽流量,保證冷卻蒸汽流量足以帶走低壓缸的鼓風熱量,同時中壓缸排汽全部直接進入熱網(wǎng)加熱器,在滿足供熱負荷要求的同時,打破了機組對于低壓缸最低進汽流量的限制,實現(xiàn)了熱電解耦,故主蒸汽流量也可通過調節(jié)鍋爐給水隨之下降。同時主蒸汽壓力根據(jù)設計說明書滑壓運行;中壓缸進口壓力由弗留格爾流量公式進行相應計算;高壓缸背壓根據(jù)中壓缸進口壓力、再熱管道壓損推算得到;中壓缸排汽壓力遵循弗留格爾流量公式,但需保證其不低于0.43 MPa。改造將使其高、中壓缸的功率均相應降低,低壓缸不做功,實現(xiàn)深度調峰的目的。其中,改造后的熱力系統(tǒng)如圖2所示。2 低壓缸零出力技術的調峰效果分析
由圖3(a)可知,隨著供熱負荷的增加,改造前后機組可以達到的最低調峰功率都相應增加(改造后:供熱負荷200 MW時,最低調峰負荷率可以達到22.3%,供熱負荷增加到350 MW時,最低調峰負荷率只能達到50.5%)。原因在于:供熱負荷的增加必然導致供熱抽汽量的增加,同時機組需滿足低壓缸最低進汽量或者低壓缸冷卻流量的要求,主蒸汽量必然增加,使高、中壓缸的做功量增加,因此機組功率增加。但是,無論供熱負荷如何變化,低壓缸零出力技術能使機組在夜間增加的深度調峰功率幾乎不變,基本維持在51 MW左右。由圖3(b)可知,供熱負荷增加,抽凝供熱與低壓缸零出力供熱所需的煤耗量都相應增加,與圖3(a)類似,都可以解釋為主蒸汽量的增加導致,同樣,供熱負荷的變化對低壓缸零出力技術能使機組在調峰時降低的煤耗量基本不變,維持在16 t/h左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30 MW亞臨界供熱機組低壓缸零出力改造方案的經(jīng)濟性分析[J]. 張猛,劉鑫屏. 廣東電力. 2019(03)
[2]350MW供熱機組低壓缸零出力經(jīng)濟運行研究[J]. 韓立,郭濤. 節(jié)能技術. 2019(01)
[3]350 MW機組低壓缸零出力運行應用研究[J]. 曲大雷,回世成,李贏,朱春燕. 山東電力技術. 2018(11)
[4]燃煤供熱機組靈活性提升技術路線研究[J]. 華志剛,周乃康,袁建麗,張起,吳水木,張曉輝.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18(06)
[5]350 MW超臨界熱電聯(lián)產機組靈活性改造分析[J]. 李樹明,劉青松,朱小東,平士斌,白貴生. 發(fā)電技術. 2018(05)
[6]供熱機組熱電解耦技術對比[J]. 居文平,呂凱,馬汀山,楊榮祖,谷偉偉. 熱力發(fā)電. 2018(09)
[7]熱電聯(lián)產機組電熱煤特性研究[J]. 呂凱,王紅宇,周佳,王東曄,楊榮祖. 熱力發(fā)電. 2018(05)
[8]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形勢及技術應用[J]. 侯玉婷,李曉博,劉暢,薛建中,周明,紀江明,楊柏依. 熱力發(fā)電. 2018(05)
[9]某電廠汽輪機低壓缸零出力供熱工況低壓末級葉片動強度分析[J]. 谷偉偉,張永海,余小兵,高慶,高登攀,宋文希. 熱力發(fā)電. 2018(05)
[10]火電機組靈活性運行技術綜述與展望[J]. 牟春華,居文平,黃嘉駟,張建元. 熱力發(fā)電. 2018(05)
本文編號:3386376
【文章來源】:熱能動力工程. 2020,3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案例機組熱力系統(tǒng)示意圖
利用低壓缸零出力技術改造后,白天關閉冷卻蒸汽管路的調節(jié)閥,中壓缸排汽由原管路進入低壓缸做功,機組采用常規(guī)抽凝供熱方式運行;夜間需要機組進行深度調峰時,關閉原蒸汽管路的調節(jié)閥(LV閥),打開冷卻蒸汽管路的調節(jié)閥,與孔板流量計配合控制進入低壓缸的冷卻蒸汽流量,保證冷卻蒸汽流量足以帶走低壓缸的鼓風熱量,同時中壓缸排汽全部直接進入熱網(wǎng)加熱器,在滿足供熱負荷要求的同時,打破了機組對于低壓缸最低進汽流量的限制,實現(xiàn)了熱電解耦,故主蒸汽流量也可通過調節(jié)鍋爐給水隨之下降。同時主蒸汽壓力根據(jù)設計說明書滑壓運行;中壓缸進口壓力由弗留格爾流量公式進行相應計算;高壓缸背壓根據(jù)中壓缸進口壓力、再熱管道壓損推算得到;中壓缸排汽壓力遵循弗留格爾流量公式,但需保證其不低于0.43 MPa。改造將使其高、中壓缸的功率均相應降低,低壓缸不做功,實現(xiàn)深度調峰的目的。其中,改造后的熱力系統(tǒng)如圖2所示。2 低壓缸零出力技術的調峰效果分析
由圖3(a)可知,隨著供熱負荷的增加,改造前后機組可以達到的最低調峰功率都相應增加(改造后:供熱負荷200 MW時,最低調峰負荷率可以達到22.3%,供熱負荷增加到350 MW時,最低調峰負荷率只能達到50.5%)。原因在于:供熱負荷的增加必然導致供熱抽汽量的增加,同時機組需滿足低壓缸最低進汽量或者低壓缸冷卻流量的要求,主蒸汽量必然增加,使高、中壓缸的做功量增加,因此機組功率增加。但是,無論供熱負荷如何變化,低壓缸零出力技術能使機組在夜間增加的深度調峰功率幾乎不變,基本維持在51 MW左右。由圖3(b)可知,供熱負荷增加,抽凝供熱與低壓缸零出力供熱所需的煤耗量都相應增加,與圖3(a)類似,都可以解釋為主蒸汽量的增加導致,同樣,供熱負荷的變化對低壓缸零出力技術能使機組在調峰時降低的煤耗量基本不變,維持在16 t/h左右。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30 MW亞臨界供熱機組低壓缸零出力改造方案的經(jīng)濟性分析[J]. 張猛,劉鑫屏. 廣東電力. 2019(03)
[2]350MW供熱機組低壓缸零出力經(jīng)濟運行研究[J]. 韓立,郭濤. 節(jié)能技術. 2019(01)
[3]350 MW機組低壓缸零出力運行應用研究[J]. 曲大雷,回世成,李贏,朱春燕. 山東電力技術. 2018(11)
[4]燃煤供熱機組靈活性提升技術路線研究[J]. 華志剛,周乃康,袁建麗,張起,吳水木,張曉輝. 電站系統(tǒng)工程. 2018(06)
[5]350 MW超臨界熱電聯(lián)產機組靈活性改造分析[J]. 李樹明,劉青松,朱小東,平士斌,白貴生. 發(fā)電技術. 2018(05)
[6]供熱機組熱電解耦技術對比[J]. 居文平,呂凱,馬汀山,楊榮祖,谷偉偉. 熱力發(fā)電. 2018(09)
[7]熱電聯(lián)產機組電熱煤特性研究[J]. 呂凱,王紅宇,周佳,王東曄,楊榮祖. 熱力發(fā)電. 2018(05)
[8]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形勢及技術應用[J]. 侯玉婷,李曉博,劉暢,薛建中,周明,紀江明,楊柏依. 熱力發(fā)電. 2018(05)
[9]某電廠汽輪機低壓缸零出力供熱工況低壓末級葉片動強度分析[J]. 谷偉偉,張永海,余小兵,高慶,高登攀,宋文希. 熱力發(fā)電. 2018(05)
[10]火電機組靈活性運行技術綜述與展望[J]. 牟春華,居文平,黃嘉駟,張建元. 熱力發(fā)電. 2018(05)
本文編號:33863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338637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