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屈服點鋼材LYP100循環(huán)加載試驗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elastic-plastic seismic response of steel LYP100 with low yield point,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yclic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the material. Twenty specimens of LYP100 were tested with 16 different loading systems, and the monotone curve, hysteretic curve, failure form and ductil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Ramberg-Osgood model, the cyclic skeleton curve under step by step loading is fitted. The isotropic strengthening and follow-up strengthening parameters of LYP100 steel are calibrated by the test data, and the parameters are verified by ABAQUS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LYP100 steel shows obvious cyclic hardening characteristics, LYP100 still has good plasticity after cyclic load loading, and the skeleton curve of LYP100 under cyclic loading can be well simulated by using Ramberg-Osgood model. When the calibrated enhanced model parameters are applied to ABAQU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日本住金關西工業(yè)株式會社東京事務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038006)
【分類號】:TU51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施剛;王飛;戴國欣;王元清;石永久;;Q460C高強度結構鋼材循環(huán)加載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2 王元清;常婷;石永久;;循環(huán)荷載下奧氏體不銹鋼的本構關系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3 董永濤,張耀春;建筑用鋼循環(huán)塑性本構模型[J];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3年05期
4 宋鳳明;溫東輝;李陳;魏毅靜;;極低屈服點鋼低周疲勞特性[J];鋼鐵研究學報;2010年05期
5 周建龍;汪大綏;姜文偉;包聯(lián)進;陳建興;黃永強;徐小華;;防屈曲耗能支撐在世博中心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結構;2009年05期
6 施剛;王飛;戴國欣;石永久;王元清;;Q460D高強度結構鋼材循環(huán)加載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2年07期
7 王佼姣;石永久;嚴紅;王元清;潘鵬;牧野俊雄;齊雪;;低屈服點全鋼防屈曲支撐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3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施剛;王飛;戴國欣;王元清;石永久;;Q460C高強度結構鋼材循環(huán)加載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2 戴國欣;王飛;施剛;王元清;石永久;;Q345與Q460結構鋼材單調和循環(huán)加載性能比較[J];工業(yè)建筑;2012年01期
3 周云;唐榮;鐘根全;王浩;;防屈曲耗能支撐研究與應用的新進展[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2年04期
4 楊昌民;李宏男;牧野俊雄;郝曉燕;;安裝有防屈曲支撐建筑的地震模擬與經(jīng)濟性分析[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2年04期
5 石永久;王萌;王元清;;結構鋼材循環(huán)荷載下的本構模型研究[J];工程力學;2012年09期
6 王元清;常婷;石永久;;循環(huán)荷載下奧氏體不銹鋼的本構關系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7 施剛;班慧勇;石永久;王元清;;高強度鋼材鋼結構研究進展綜述[J];工程力學;2013年01期
8 王元清;袁煥鑫;石永久;舒贛平;廖東帆;;不銹鋼焊接箱形截面殘余應力試驗與分布模型[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5期
9 邱林波;劉毅;侯兆新;陳水榮;鐘國輝;;高強結構鋼在建筑中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J];工業(yè)建筑;2014年03期
10 施剛;張建興;;高強度結構鋼材Q460D的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工業(yè)建筑;201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施剛;班慧勇;石永久;王元清;;高強度鋼材鋼結構研究進展綜述[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2年
2 胡方鑫;施剛;石永久;王元清;;高強度鋼材梁柱節(jié)點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鋼結構工程研究(九)——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3屆(ISSF-2012)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楊堅;孫雅瓊;王海深;曾翔;陸新征;;結構工程學科熱點文獻調查[A];第23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4年
4 張超鋒;武美萍;俞經(jīng)虎;;軟鋼阻尼器失效機理及輕量化研究[A];2014年全國鋼結構設計與施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4年
5 王萌;楊維國;;低屈服點鋼板剪力墻抗震行為研究進展[A];鋼結構工程研究(十)——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4屆(ISSF-2014)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6 楊璐;趙夢晗;尚帆;;非線性金屬材料構件變形性能研究進展[A];鋼結構工程研究(十)——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4屆(ISSF-2014)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7 張有振;楊璐;趙夢晗;侯爽;;不銹鋼軸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性研究進展[A];鋼結構工程研究(十)——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4屆(ISSF-2014)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8 蒲康國;;寶鋼高性能建筑結構鋼開發(fā)及工程應用[A];'2013中國鋼結構行業(yè)大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躍峰;典型一次性機械零件設計及其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王萌;強烈地震作用下鋼框架的損傷退化行為[D];清華大學;2013年
3 王永貴;屈曲約束支撐及支撐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4 李進洲;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疲勞力學行為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D];中南大學;2013年
5 張慶;鋁合金蠕變—疲勞耦合特性研究及其在柴油機活塞壽命預測中的應用[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朱偉慶;型鋼超高強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7 胡紅松;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連梁及在剪力墻結構中的應用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8 袁煥鑫;焊接不銹鋼軸心受壓構件局部穩(wěn)定和相關穩(wěn)定性能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中才;防屈曲支撐鋼框架結構體系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畢經(jīng)周;防屈曲耗能支撐在加固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3 楊昌民;基于防屈曲支撐的模擬分析與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許可冉;高性能鋼預應力梁柱構件極限承載性能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唐榮;新型全鋼防屈曲耗能支撐的性能試驗與設計方法研究[D];廣州大學;2012年
6 張晶晶;基于PFD-BRB支撐體系的海洋平臺振動控制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1年
7 馮善文;鋼梁—圓鋼管混凝土柱節(jié)點連接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8 史一劍;考慮微觀GTN損傷模型的建筑鋼材力學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9 宋中霜;低屈服點鋼剪切板阻尼器耗能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10 陸斌斌;采用碳纖維與玄武巖纖維包裹裝配式防屈曲支撐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云,徐彤,俞公驊,李希平;耗能減震技術研究及應用的新進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9年02期
2 李玉順,大井謙一,沈世釗;極低屈服點軟鋼阻尼器恢復力模型的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4年06期
3 劉瑞;李玉順;;極低屈服點鋼材在耗能減震控制中的應用[J];低溫建筑技術;2006年02期
4 龔士弘,盛光敏;地震區(qū)建筑用鋼的韌性對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影響[J];工程抗震;2004年03期
5 孫建華;羅開海;王亞勇;白雪霜;;含屈曲約束耗能支撐的高層建筑地震作用效應分析[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7年04期
6 王元清;袁煥鑫;石永久;高博;戴國欣;;不銹鋼結構的應用和研究現(xiàn)狀[J];鋼結構;2010年02期
7 盛光敏,龔士弘,鄢如恢;工程結構鋼在地震載荷下的高應變低周疲勞性能[J];鋼鐵釩鈦;1991年01期
8 周曉峰;胡佳軼;潘其健;張良蘭;徐曉明;李亞明;;東方體育中心抗震設計及屈曲約束支撐的應用[J];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10年S1期
9 董永濤,張耀春;建筑用鋼循環(huán)塑性本構模型[J];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3年05期
10 李培彬;婁宇;趙廣鵬;韓合軍;呂佐超;黃健;;屈曲約束支撐在北京銀泰中心結構抗震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結構;2007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益燕;;積極開發(fā)低屈服點鋼材[J];建筑結構;2006年10期
2 王威;呂西林;徐崇恩;;低屈服點鋼在結構振動與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結構工程師;2007年06期
3 宋鳳明;溫東輝;李自剛;柏明卓;;低屈服點鋼的發(fā)展及應用[J];熱加工工藝;2008年06期
4 宋鳳明;溫東輝;李自剛;;抗震用極低屈服點鋼組織和性能研究[J];熱加工工藝;2008年22期
5 范緯;;抗震新材料——低屈服點鋼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年06期
6 萬澤青;劉平;;低屈服點鋼在結構耗能減震中的應用[J];鋼結構;2010年02期
7 宋統(tǒng)戰(zhàn);尹少艷;孫玉華;;極低屈服點鋼抗震耗能阻尼器焊接技術[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3年20期
8 溫東輝;宋鳳明;;低屈服點鋼在建筑抗震設計中的應用[J];寶鋼技術;2007年02期
9 溫東輝;宋鳳明;劉自成;李國強;孫飛飛;陳素文;;建筑抗震用低屈服點鋼的生產(chǎn)與應用[J];建筑鋼結構進展;2009年05期
10 倪志軍;劉孝榮;溫東輝;宋鳳明;;建筑抗震用低屈服點鋼厚板的生產(chǎn)與應用[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李陳;丁富連;;低屈服點鋼低周性能評價[A];第十五屆全國疲勞與斷裂學術會議摘要及論文集[C];2010年
2 李昊;宋明夏;宋統(tǒng)戰(zhàn);范愛平;孫喜飛;;低屈服點鋼耗能阻尼器焊接工藝研究[A];2013年2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3 王萌;楊維國;;低屈服點鋼板剪力墻抗震行為研究進展[A];鋼結構工程研究(十)——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4屆(ISSF-2014)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4 溫東輝;宋鳳明;李陳;丁富連;;抗震用低屈服點鋼低周疲勞性能[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大會論文集(中)[C];2009年
5 彭凌云;周錫元;閆維明;;建筑結構的分布式阻尼減震方法[A];2005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土木建筑學科)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記者 孫延軍;全球最厚低屈服點鋼板在寶鋼誕生[N];中國冶金報;2010年
2 全榮;日本低屈服點鋼的開發(fā)[N];世界金屬導報;2012年
3 記者 孫延軍 通訊員 紀仿竹;世界最厚的低屈服點鋼在寶鋼誕生[N];中國冶金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孫濤;低屈服點鋼的動態(tài)本構關系及其抗爆吸能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郭立波;低屈服點鋼的動態(tài)本構模型及抗爆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宋中霜;低屈服點鋼剪切板阻尼器耗能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程開華;配置低屈服點鋼筋的RC框架耗能能力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5 張景;配置不同屈服點鋼筋RC十字型節(jié)點的耗能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88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48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