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城建管理論文 >

CFRP布與鋼板復合加固的鋼筋混凝土梁受彎疲勞性能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7-20 10:39
【摘要】:通過對6根采用CFRP布與鋼板復合加固的鋼筋混凝土梁和2根未加固梁進行靜載和等幅疲勞試驗,研究了粘貼CFRP布和鋼板加固對鋼筋混凝土梁受彎疲勞性能的影響和作用。試驗中對比了加固與未加固試件的破壞形態(tài)、跨中撓度、應變發(fā)展等情況,分析了在不同的疲勞荷載上、下限作用下復合加固梁的撓度和疲勞壽命等。結果表明:復合加固后試件的疲勞變形有所減小,復合加固梁的跨中撓度、殘余撓度和各材料應變均隨疲勞循環(huán)次數(shù)的增加呈現(xiàn)三階段發(fā)展規(guī)律,且均隨著疲勞循環(huán)次數(shù)及疲勞荷載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循環(huán)荷載引起材料的累積損傷,使復合加固梁在200萬次循環(huán)荷載后的靜載受彎承載力和延性均有下降。與未加固梁相比,復合加固梁顯著降低了鋼筋的應力和應力幅,破壞始于鋼板斷裂,此后梁仍可繼續(xù)承受1~2萬次循環(huán)荷載才發(fā)生鋼筋斷裂,破壞時表現(xiàn)出雙重保護機制且疲勞壽命得到延長。疲勞荷載幅值越低,鋼板的應力幅越小,梁的疲勞壽命越長。
[Abstract]:In this paper, six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and two unstrengthened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sheets and steel plates were subjected to static and isometric fatigue tests. The effects of CFRP sheets and steel plates on the flexural fatigue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ere studied. The failure patterns, mid-span deflection and strain development of reinforced and unstrengthened specimens are compared in the tests. The deflection and fatigue life of composite strengthened beams under different fatigue loads and lower limit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deformation of the specimens decreases after the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and the deflection, residual deflection and strain of the composite strengthened beams show a three-stage development rule with the increase of fatigue cycle times. Both of them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fatigue cycle number and fatigue load amplitude, and the cumulative damage of materials caused by cyclic load decreases the flexural capacity and ductility of composite beams under 2 million cyclic loads. Compared with the unstrengthened beam, the composite strengthened beam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stress and stress amplitude of the steel bar, and the failure begins with the rupture of the steel plate. After that, the beam can continue to withstand 12 to 20, 000 cyclic loads before the steel bar breaks. The failure shows double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fatigue life is prolonged. The lower the fatigue load amplitude, the smaller the stress amplitude of steel plate and the longer the fatigue life of beam.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10835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2105004)
【分類號】:TU37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盧亦焱;周婷;張維;;碳纖維布與鋼板復合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延性分析[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11期

2 聶建國;王宇航;;鋼板-混凝土組合受彎加固梁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11年02期

3 盧亦焱;周婷;趙國藩;;碳纖維布與鋼板復合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抗彎承載力的計算分析[J];水力發(fā)電學報;2006年03期

4 盧亦焱;周婷;;碳纖維布與鋼板復合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抗彎性能試驗研究[J];鐵道學報;2006年01期

5 盧亦焱;周婷;;碳纖維布與鋼板復合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剛度分析[J];鐵道學報;2007年01期

6 曾志斌,李之榕;普通混凝土梁用鋼筋的疲勞S─N曲線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1999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梅;;RC梁不同加固方法的有限元分析研究[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2 方志;龔暢;楊劍;曹國輝;唐鉛雄;;碳纖維布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徐變后的疲勞性能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1期

3 張新越;歐進萍;;CFRP筋的疲勞性能[J];材料研究學報;2006年06期

4 梁磊;趙文;李藝;程云虹;;混凝土單軸拉伸疲勞試驗中Paris公式參數(shù)的確定[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9期

5 馮秀峰,宋玉普,宋元成;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疲勞損傷全過程非線性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6 陳浩軍,彭藝斌,張起森;冷軋帶肋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疲勞性能的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5期

7 潘華;邱洪興;;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疲勞性能數(shù)值模擬[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6期

8 仲偉秋;董愛平;王燁;;水下混凝土梁靜力和疲勞性能試驗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4期

9 趙慶新;董進秋;潘慧敏;郝圣旺;;玄武巖纖維增韌混凝土沖擊性能[J];復合材料學報;2010年06期

10 汪磊;李世安;陳孔令;賀君;;反復荷載作用下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橋長期撓度計算研究[J];公路;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鄭順潮;黃培彥;郭馨艷;;預應力FRP加固RC梁抗彎疲勞壽命分析[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2 李富齋;楊曉明;;鋼筋混凝土結構疲勞性能研究綜述[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2年

3 黃麗華;李天慶;;CFRP加固鋼筋混凝土梁的疲勞性能分析[A];工業(yè)建筑(2009·增刊)——第六屆全國FRP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李士彬;馬惠敏;湯紅衛(wèi);;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疲勞性能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A];振動利用技術的若干研究與進展——第二屆全國“振動利用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張妍妍;李士彬;張鑫;;銹蝕鋼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現(xiàn)狀[A];中國老教授協(xié)會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與病害處理)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九屆建筑物改造與病害處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楊曉明;韓志強;;鋼筋混凝土結構病害分析[A];第3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7 常秋影;;混凝土多軸受拉疲勞損傷分析[A];2012年5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8 遲力源;楊軍;彭先澤;;爆炸沖擊載荷作用下鋼板混凝土結構動態(tài)響應對比研究[A];第六屆全國強動載效應及防護學術會議暨2014年復雜介質/結構的動態(tài)力學行為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9 馬尚;任尊松;孫守光;楊光;;基于輪軌動力的軌道板疲勞可靠性評估方法[A];2014年全國機械行業(yè)可靠性技術學術交流會暨可靠性工程分會第五屆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榮偉;CFL加固RC梁疲勞裂紋擴展規(guī)律及壽命預測[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朱紅兵;公路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疲勞試驗與剩余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唐先習;混凝土橋梁合理耐用結構構造的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4 林遲;基于結構全壽命設計需求的環(huán)境作用與結構性能退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商峰;鋼筋—混凝土界面張開滑移模型及銹蝕RC結構疲勞分析[D];清華大學;2010年

6 趙造東;水工混凝土受壓疲勞性能及累積損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7 馮秀峰;混合配筋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疲勞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8 張建玲;緩粘結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疲勞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9 田耀剛;高強混凝土阻尼功能設計及其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張通;大跨剛構—連續(xù)梁橋的全壽命性能監(jiān)測與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熊誠;基于累積損傷的橋梁性能評價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2 盧方志;無機聚合物混凝土疲勞性能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3 韓成林;基于損傷累積效應的PC橋梁疲勞性能演化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4 毛偉;腐蝕預應力混凝土梁靜動力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5 董愛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柱抗剪承載力及梁疲勞性能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許波;腐蝕環(huán)境下預應力混凝土梁的疲勞可靠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7 鄭萬虎;橡膠混凝土疲勞性能的試驗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李干;既有公路混凝土橋梁疲勞壽命與使用安全評估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9 秦帆;橋梁構件評級系統(tǒng)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黃建靖;橋梁構件承載能力與剩余疲勞壽命評估方法及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光汀;碳纖維加固鋼混結構的特性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1年S1期

2 楊勇新,岳清瑞;碳纖維布加固混凝土梁截面剛度計算[J];工業(yè)建筑;2001年09期

3 黃慧明,易偉建;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載力試驗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S1期

4 吳剛,安琳,呂志濤;碳纖維布用于鋼筋混凝土梁抗彎加固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2000年07期

5 葉列平,崔衛(wèi),岳清瑞,胡孔國;碳纖維布加固混凝土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分析[J];建筑結構;2001年03期

6 聶建國,朱林森,任明星,陳林;北京某地下人行通道的加固處理[J];建筑結構;2001年09期

7 聶建國,王寒冰,任明星,陳林;鋼-混凝土疊合板組合梁在葦溝橋改造加固中的應用[J];建筑結構;2001年12期

8 聶建國,田春雨,何萌;混凝土疊合加固技術在橋梁中的應用[J];建筑結構;2004年03期

9 謝莉萍,福阿德,陸洲導;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固鋼筋混凝土梁試驗研究[J];結構工程師;2002年01期

10 趙鳴,趙海東,張譽;碳纖維片材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受彎試驗研究[J];結構工程師;2002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婷;碳纖維布與鋼板復合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抗彎性能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煒;測量鋼筋混凝土梁實際工況的一種新方法[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3年04期

2 張媛媛,郭東,令狐可,李浩;動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梁非線性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4期

3 崔國海,馬利偉;鋼筋混凝土梁開裂的原因分析及處理[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4 王鋒;淺談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的起拱[J];安徽建筑;2003年04期

5 鄧苗毅,徐建國,趙斌;鋼筋混凝土梁結構狀況的系統(tǒng)識別方法[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6 趙志洲,孫維豐;鋼筋混凝土梁健康狀況快速動態(tài)測試[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7 裴勇;梁高對鋼筋混凝土梁抗剪強度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5年13期

8 鄭慧潔;關于鋼筋混凝土梁、板裂縫的原因及措施[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潘勇斌;淺析如何優(yōu)化鋼筋混凝土梁高取值[J];山西建筑;2005年08期

10 匡亞川,歐進萍;內置纖維膠液管鋼筋混凝土梁裂縫自愈合行為試驗和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祖東;師忠杰;;鋼筋混凝土梁的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馮淑芳;陳燦壽;王明洋;;低速沖擊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梁的多階段離散模型研究[A];第一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謝靖中;李國強;江歡成;王國儉;;鋼筋混凝土梁的非線性均質材料本構等效[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2001年

4 劉軍;王克信;郁時煉;彭維斌;;鋼板—混凝土梁與鋼筋混凝土梁對比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03年

5 張炎圣;陸新征;江見鯨;;鋼筋混凝土梁落錘實驗有限元模擬與分析[A];第六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6 閻西康;陳曉;陳培;;海水腐蝕下鋼筋混凝土梁正截面試驗研究及有限元分析[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2年

7 馬淑娜;劉新宇;馬林建;張曉;;常規(guī)武器在土中二次爆炸后對鋼筋混凝土梁的動力響應分析[A];第2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邱兆國;梁力;張鳳鵬;;含多類損傷鋼筋混凝土梁安全性評價方法及載荷影響研究[A];第22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3年

9 任曉丹;;基于損傷理論的鋼筋混凝土梁剪切破壞模擬[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劉衛(wèi)東;鄭七振;;鋼筋混凝土梁抗彎加固對比試驗研究[A];首屆全國既有結構加固改造設計與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與鋼筋混凝土打交道的女學者[N];黑龍江日報;2004年

2 朱宏;淺析鋼筋混凝土梁裂縫成因及處理方法[N];晉中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亞平;鋼筋混凝土梁損傷診斷的振動模態(tài)分析方法[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劉永光;混凝土等效斷裂韌度的計算模式與鋼筋混凝土梁裂縫的診斷方法[D];天津大學;2007年

3 劉平;配置HRB500鋼筋混凝土梁的試驗及理論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4 萬海濤;鋼筋混凝土梁、柱構件抗震性能試驗及其基于變形性能的參數(shù)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于磊;大尺寸鋼筋混凝土梁受剪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6 徐福泉;碳纖維布加固鋼筋混凝土梁靜載性能研究[D];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01年

7 孟一;沖擊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梁的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8 范國璽;鋼筋混凝土梁柱節(jié)點動態(tài)力學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9 梁金福;CFRP板條嵌入式加固損傷鋼筋混凝土梁抗彎試驗與理論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10 蔣元平;CFRP加固RC梁變形性能的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偉業(yè);局部無粘結鋼筋混凝土梁的承載力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2 盛利;爆炸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梁動力響應數(shù)值模擬[D];湖南大學;2007年

3 王紅亞;鋼筋混凝土梁的火災及加固修復試驗及理論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0年

4 黃興龍;自動元胞機在鋼筋混凝土梁沖擊仿真試驗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李可;高鐵用細晶粒鋼筋混凝土梁疲勞性能的數(shù)值分析及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6 崔曉明;外粘鋼鋼筋混凝土梁極限狀態(tài)性能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7 高鑫;鋼筋混凝土梁的火災及加固修復試驗及有限元分析[D];青島理工大學;2011年

8 柳世濤;受腐蝕鋼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崔滿;爆炸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梁的試驗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10 楊福林;鋼筋混凝土梁鋼筋和砼之間粘結強度與承載力關系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21332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1332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430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