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城建管理論文 >

再生粗骨料最大堆積密度及其對混凝土性能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6-18 12:13

  本文選題:再生粗骨料 + 骨料級配; 參考:《建筑材料學報》2015年03期


【摘要】:為研究再生粗骨料級配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通過測定連續(xù)級配再生粗骨料最大堆積密度、吸水率、篩分析及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和硬化混凝土7,28,60d抗壓強度,最終確定達到最緊密堆積狀態(tài)時16.0~31.5mm與5.0~20.0mm兩種單粒級再生粗骨料的最佳混合質(zhì)量比.結(jié)果表明:隨著16.0~31.5mm與5.0~20.0mm兩種單粒級再生粗骨料混合質(zhì)量比的逐漸降低,連續(xù)級配再生粗骨料的最大堆積密度及吸水率均呈現(xiàn)出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但波動不大.隨著5.0~20.0mm單粒級再生粗骨料所占比例的增加,不同連續(xù)級配再生粗骨料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影響十分明顯,同時,對硬化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也有較大影響,兩者均呈現(xiàn)出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16.0~31.5mm與5.0~20.0mm兩個單粒級再生粗骨料存在一個最佳的混合質(zhì)量比7.0∶3.0.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gradation on concrete performance, the maximum packing density, water absorption, sieve analysis, slump of fresh concret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ardened concrete for 72860 days were measured. Finally, the optimal mixing mass ratio of 16.0~31.5mm and 5.0~20.0mm is determined when the compactness is reac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mixing mass ratio of 16.0~31.5mm and 5.0~20.0mm, the maximum packing density and water absorption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with continuous gradation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but there is little fluctu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in single grain grade of 5.0~20.0mm, the influence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with different continuous gradation on the workability of fresh concrete is obvious,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ardened concrete is also greatly affected. Both of them showed a tendency of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 There was an optimum mixing mass ratio of 7.0: 3.0 between 16.0U 31.5mm and 5.0~20.0mm.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基金】:福建省高校產(chǎn)學合作科技重大項目(2012Y4010)
【分類號】:TU52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肖建莊;劉瓊;李文貴;Vivian Tam;;再生混凝土細微觀結(jié)構(gòu)和破壞機理研究[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2 廖太昌;;粗骨料顆粒粒級對混凝土質(zhì)量的影響[J];鐵道建筑技術(shù);2011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瀅;代大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基本特性研究[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2 鄭強;;廢棄混凝土再生利用的研究進展[J];商品混凝土;2009年06期

3 文希;王澤云;;再生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的研究分析[J];四川建材;2010年01期

4 肖建莊;李文貴;劉瓊;;模型再生混凝土單軸受壓性能細觀數(shù)值模擬[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5 李文貴;肖建莊;袁俊強;;模型再生混凝土單軸受壓應(yīng)力分布特征[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6 王文濤;宋萍萍;苗英豪;;瀝青混合料中礦料組成特征及其性能研究綜述[J];市政技術(shù);2014年01期

7 李井永;;LC40硼泥陶;炷琳辉囼炑芯縖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8 左工;劉鋒;李澤良;;再生粗骨料的基本特性研究[J];四川建材;2014年04期

9 李桂花;徐玲;;SBS改性瀝青混凝土級配設(shè)計、驗證與優(yōu)化研究[J];施工技術(shù);2014年S2期

10 楊毅;呂娜;;淺析粗骨料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四川水泥;201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付鵬;于國友;尹光榮;;球形骨料混凝土宏觀彈性模量影響因素研究[A];第19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2 施養(yǎng)杭;彭沖;;再生混凝土研究與發(fā)展析議[A];第19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3 馬宗源;徐清清;黨發(fā)寧;;碎石土地基動力夯實的顆粒流離散元數(shù)值分析[A];第21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2年

4 趙文蘭;劉立新;蔡秀蘭;;再生細集料混合砂漿配合比試驗研究[A];新型砌體結(jié)構(gòu)體系與墻體材料(上冊)——工程應(yīng)用[C];2010年

5 石建光;;再生混凝土的工程應(yīng)用和發(fā)展途徑[A];第三屆全國再生混凝土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石建光;再生骨料對混凝土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和計算分析[D];上海大學;2011年

2 黃瑩;再生粗骨料對混凝土結(jié)構(gòu)耐久性影響機理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3 楊海峰;再生混凝土受壓本構(gòu)關(guān)系及其與鋼筋間粘結(jié)滑移性能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4 夏培秀;鋼板夾芯混凝土組合梁力學性能與破壞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5 李朝紅;基于損傷斷裂理論的混凝土破壞行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6 蔡旭;瀝青路面抗車轍性能評價及結(jié)構(gòu)優(yōu)化[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7 王大慶;細集料幾何特征參數(shù)的表征及對瀝青混合料性能影響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石立萬;基于細觀力學性能的功能型瀝青混合料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9 吳瓊;基于凈漿流變性的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shè)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秀蘭;再生細集料混合砂漿配合比及物理性能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蘭雯雯;再生混凝土力學特性及非破損測強試驗[D];延邊大學;2011年

3 閔強;瀝青混合料穩(wěn)態(tài)行為的研究及應(yīng)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朱磊;再生粗骨料性能評價及再生混凝土早期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5 常彥錚;再生混凝土抗壓試驗的數(shù)值模擬與等效抗壓強度折減系數(sh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6 彭沖;再生混凝土材料高溫、碳化和受彎構(gòu)件受彎性能試驗研究[D];華僑大學;2011年

7 郭瑞亮;全級配再生粘土磚集料在混凝土和砂漿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8 高康;活性粉末混凝土宏觀性能及微觀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9 郜旭;混凝土受壓和凍融循環(huán)過程的ANSYS模擬[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10 謝玲君;廢棄燒結(jié)磚瓦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制技術(shù)與性能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姜晨光,姜祖彬,劉華,廖明全;花崗巖巖石力學參數(shù)與巖體賦存深度關(guān)系的研究[J];石材;2004年07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占印;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2 趙偉;綠色高強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試驗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3 李娟;再生骨料附著砂漿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及再生骨料二灰碎石試驗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4 沈大欽;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203544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03544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90d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