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裸光纖光柵傳感技術GFRP抗浮錨桿荷載傳遞機制的原位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GFRP錨桿 + 裸光纖光柵 ; 參考:《工程力學》2015年08期
【摘要】:基于3根全螺紋GFRP抗浮錨桿現場拉拔破壞性試驗,成功地將植入式裸光纖光柵傳感技術應用于抗浮錨桿拉拔試驗中,研究了全長黏結GFRP抗浮錨桿在各級荷載作用下的承載特性、荷載傳遞特征及破壞機制。研究表明:植入式裸光纖光柵傳感技術有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不會對錨桿自身造成損傷;GFRP抗浮錨桿破壞以桿體基體材料剪切破壞為主,錨固長度為5.0 m,φ28 mm錨桿極限抗拔承載力為400 k N,能夠滿足工程需求;錨桿的軸向應力主要集中在距孔口約3.0 m的區(qū)域,且隨著錨固深度的增加迅速衰減;剪應力峰值出現在距離孔口以下約0.8 m的位置,隨著荷載的增加,剪應力曲線的峰值逐漸增大并向深部移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論證了GFRP抗浮錨桿的破壞機制,為GFRP抗浮錨桿的工程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Abstract]:Based on three full-threaded GFRP anti-floatation anchor rods in situ pull-out destructive test, the implanted bare fiber grating sensing technology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drawing test, and th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ll-length bonded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 under various loads were studied. Loa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anted bare fiber grating sensing technology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the failure of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 is mainly caused by shearing failure of the base material of the bolt body, which will not cause damage to the anchor rod itself. The anchoring length is 5.0 m, and the ultimate pull-out bearing capacity of 蠁 28mm anchor rod is 400kN, which can meet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and the axial stress of the bol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area about 3.0 m from the hole opening, and de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nchoring depth. The peak value of shear stress appears about 0.8 m below the orifice.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 the peak value of shear stress curve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moves to the deep. On this basis,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is further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GFRP anti-floating anchor rod.
【作者單位】: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藍色經濟區(qū)工程建設與安全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青島理工大學);濰坊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278261)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20133721110003)
【分類號】:TU47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詹勝;譚華耀;徐幼麟;區(qū)浩然;張笑華;;裸光纖光柵及光纖力錘在大橋模型試驗中的應用[J];工程力學;2011年03期
2 蘇勝昔;楊昌民;范喜安;;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在高速公路隧道圍巖變形實時監(jiān)測中的應用[J];工程力學;2014年S1期
3 黃志懷,劉漢東;BOTDR技術監(jiān)測GFRP錨桿應變的試驗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高丹盈,B.Brahim;纖維聚合物筋混凝土的粘結機理及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J];水利學報;2000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從嚴;;基于差分法的錨固體抗拔機理的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2 曹國金,姜弘道,張建斌;錨固技術的支護機理和試驗分析研究動態(tài)[J];地下空間;2002年01期
3 范宇潔;萬勝武;;預應力錨索有效錨固長度和極限抗拔力的計算[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年04期
4 陳國周;賈金青;;拉力型錨桿應力分布的非線性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1期
5 文競舟;王成;劉禮標;;錨桿軸力反算圍巖塑性區(qū)及松動區(qū)范圍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6期
6 羅衛(wèi)華;胡毅夫;張愛民;;預應力錨桿內錨固段錨固特性及參數影響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2期
7 徐前衛(wèi);朱合華;金方方;馬靜;明娟;;軟弱破碎巖體中錨桿抗拔受力機理及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5期
8 劉穎浩;袁勇;;全螺紋GFRP筋與混凝土粘結應力分布模型[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9 許德;邵龍?zhí)?;理想彈塑性錨桿拉拔數值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S2期
10 周密;孫世國;;新型錨桿加固特點及其適用性分析[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訓國;楊慶;欒茂田;;隧道圍巖中全長注漿巖石錨桿的應力分布分析[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2 陳國周;賈金青;;錨桿與土體界面漸進破壞的解析解[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3 鄭林;張馳;曹艷肖;何啟迪;劉向陽;顧宜;;苯并VA嗪共混樹脂及層壓制品性能的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傅向榮;陳新文;岑松;趙東;趙陽;蔣東英;田歌;張鵬;;復合材料層合板分層裂紋擴展的試驗及數值模擬研究[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5 付金存;王志健;李文仿;宋磊;;大型防腐復合材料平臺的研究[A];第十七屆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姜舜;趙耀;;纖維金屬混雜層合板拉伸強度分析[A];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海洋鋼結構分會2010年學術會議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曾華明;李祺;岳向紅;;張拉荷載下砂漿錨固巖石錨桿的力學分析[A];2007'湖北·武漢NDT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賀若蘭;張平;李寧;劉寶琛;;公路邊坡中錨桿抗拔試驗的數值分析[A];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交通——2005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論文集(下冊)[C];2005年
9 鄭津洋;林秀鋒;盧玉斌;李翔;朱彥聰;孫國有;徐平;許躍敏;董華章;陳德福;邵泰清;;鋼絲纏繞增強塑料復合管的應力分析[A];第三屆全國管道技術學術會議壓力管道技術研究進展精選集[C];2006年
10 時蓓玲;吳鋒;;FRP筋混凝土結構力學性能研究進展[A];第五屆全國FRP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選利;柔性注壓錨桿錨固特性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2 曹海建;三維機織整體中空復合材料的結構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3 馬志勇;大型風電葉片結構設計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4 馬海春;錨固洞室抗爆能力現場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5 王曉東;古代夯土建筑動力響應及抗震保護[D];蘭州大學;2011年
6 王靜;光纖光柵多參數傳感理論技術研究及在地下工程災害監(jiān)測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1年
7 楊少鋒;三維網絡陶瓷/鐵合金復合材料制備及其摩擦磨損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8 蘇永振;航空材料結構低速沖擊健康監(jiān)測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9 朱正偉;邊坡監(jiān)測的復合光纖裝置法研究及其應用[D];重慶大學;2011年
10 黃紅梅;基于FBG光譜特性的結構損傷監(jiān)測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雷;TRC抗彎加固RC梁的有限元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汪昭君;新型三維編織體結構的開發(fā)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3 孟俊倉;高強微膨脹預應力錨固技術在巖質邊坡中應用的受力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4 何艷濤;混雜FRP筋混凝土連續(xù)梁非線性有限元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單政壘;基于智能GFRP筋混凝土梁力學性能試驗的有限元分析[D];沈陽建筑大學;2011年
6 穆偉剛;盤式錨桿破壞機制的試驗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吳非;復合材料纏繞管扭轉性能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8 許德;預應力錨桿加固基坑的穩(wěn)定與變形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張凱;布里淵光時域反射計中電光調制器調制特性研究與控制[D];南京大學;2011年
10 邱新新;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斷裂韌性光彈性實驗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文曉,戴瑛,賀鵬飛,薛元德;混凝土結構用纖維增強塑料筋的力學性能Ⅰ.實驗研究[J];玻璃鋼/復合材料;2002年02期
2 薛偉辰;不同試驗方法對GFRP筋粘結強度的影響研究[J];玻璃鋼/復合材料;2003年05期
3 黃志懷;李國維;;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錨桿設計研究[J];玻璃鋼/復合材料;2008年04期
4 姜德生,梁磊,南秋明;光纖Bragg光柵傳感特性的實驗研究[J];傳感器技術;2003年07期
5 姜德生,左軍,信思金,梁磊,南秋明;光纖Bragg光柵傳感器在水布埡工程錨桿上的應用[J];傳感器技術;2005年01期
6 馮春;李世海;劉天蘋;許利凱;王觀石;谷雨雷;;光纖光柵傳感系統(tǒng)在打入樁中的埋設工藝試驗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09年09期
7 杜彥良;李小陽;桂勇;李劍芝;;光纖光柵錨端預應力傳感器的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8 董云峰;王玉玲;吳春梅;;光纖光柵傳感器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健康監(jiān)測的實驗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9 仲偉秋,王海超,何世欽;受腐蝕鋼筋混凝土結構性能的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10 孫宗光;石健;栗燕娜;;面向健康診斷的懸索橋試驗模型設計與分析[J];工程力學;200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詹勝;徐幼麟;洪小健;朱樂東;張笑華;;結構健康監(jiān)測用的大跨度懸索橋模型研制[A];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小東;光纖光柵振動傳感關鍵技術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閆富有,賈新,袁勇;砂漿粘結GFRP錨桿試驗研究[J];工業(yè)建筑;2004年12期
2 張國炳,吳玉才,黃志懷;GFRP錨桿通體變形特性檢測試驗研究[J];公路;2005年05期
3 劉漢東,于新政,李國維;GFRP錨桿拉伸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20期
4 何政;盧富永;周智;;分布式OFBG-GFRP傳感筋在粘結性能試驗中的應用[J];功能材料;2006年09期
5 錢鵬;馮鵬;葉列平;;GFRP管軸心受壓性能的試驗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6 ;Bond strength improvement of GFRP rebars with different rib geometrie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n International 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Journal);2007年09期
7 周長東;呂西林;金葉;;GFRP筋的高溫蠕變性能試驗分析[J];工業(yè)建筑;2008年04期
8 周繼凱;杜欽慶;陳詩學;馬曉輝;;GFRP筋拉伸力學性能溫度效應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S1期
9 孫麗;王漢s,
本文編號:20287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02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