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筋應力腐蝕后預應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
本文選題:預應力筋 切入點:應力腐蝕 出處:《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研究預應力筋應力腐蝕對預應力混凝土梁承載力和耐久性的影響,設計制作了7根用人工坑蝕模擬預應力筋受應力腐蝕的預應力混凝土梁,進行靜力受力性能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預應力筋坑蝕后的預應力混凝土梁的開裂荷載、極限荷載低于普通預應力混凝土梁,并隨坑蝕深度的增大而下降;增大預應力度可提高應力腐蝕預應力筋混凝土梁的開裂荷載;增大非預應力鋼筋的配筋率可提高預應力混凝土梁的開裂荷載、極限荷載;隨著坑蝕的增大,構件抗彎剛度迅速下降;提高預應力度可減緩構件抗彎剛度的下降,而增大非預應力鋼筋的配筋率對抗彎剛度的影響則較小。根據(jù)該文預應力筋坑蝕后的預應力混凝土梁極限承載力計算公式得到的理論值與實測值相吻合,可供工程實踐參考。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tress corrosion of prestressed tendons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urabil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seven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simulated by stress corrosion of prestressed tendons with artificial pit erosion wer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acking load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after pit eros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it corrosion depth. The cracking load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can be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prestress, the cracking load and limit load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can be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of non-prestressed steel bars. The bending stiffness of members decreases rapidly, and the decrease of flexural stiffness can be slowed down by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prestress. However, increasing the reinforcement ratio of unprestressed steel bar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flexural stiffness. The theoretical value obtained from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after pit eros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practice.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建筑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東南大學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978224;51278230;51308490)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科學技術計劃項目(2013-K4-17)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130450)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13KJB560015) 江蘇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CXZZ12_0655) 東南大學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揚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12149)
【分類號】:TU37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周新亞;珠澳蓮花大橋主橋預應力體外索應用[J];中外公路;2001年04期
2 劉立軍,王樹義,朱龍;預應力鋼材的腐蝕與防護[J];金屬制品;2004年02期
3 陳妤;劉榮桂;蔡東升;湯燦;周偉玲;;凍融與氯鹽侵蝕作用下預應力結構耐久性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J];建筑結構學報;2010年02期
4 范進;董福興;;疲勞荷載下鋼筋銹蝕混凝土構件粘結性能試驗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5 劉白,李鋼,印德華;45Si2Cr軌枕鋼筋斷裂的機理分析[J];特殊鋼;200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兵康,林水珍,朱伯龍;上海嘉里商務中心幕墻預埋件現(xiàn)場試驗[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1999年01期
2 金國芳,李思明,陸浩亮,陳冠堯;梁腹開洞后受力分析的荷載試驗及有限元計算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1年02期
3 陳振富,柯國軍,郭長青,胡紹全,石建軍,孫德綸,陳俊杰;鋼筋混凝土小變形阻尼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2期
4 李清,李思明;鋼筋混凝土梁TYFO復合纖維抗剪加固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3期
5 劉杰;付寶亮;;速成墻板偏心受壓性能的試驗與初步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5年06期
6 王欣;繩欽柱;李明;陸洲導;;粉煤灰砌塊墻片用玻璃纖維加固的抗震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1期
7 劉海峰;趙斌;;預制結構鋼纖維高強混凝土框架節(jié)點滯回性能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4期
8 管品武;郭海峰;雷士發(fā);;HRB500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鉸區(qū)破壞形態(tài)的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5期
9 錢坤;尹新生;朱珊;;差異框架結構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分析與處理[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1期
10 胡昕;周鐵鋼;李曉文;余長霞;;石膏—土坯墻民居試驗研究與工程實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韻文;王瑾;閆維明;何浩祥;;單自由度框架結構顆粒阻尼試驗[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2 侯和濤;陳璐;李國強;邱燦星;;輕質復合墻板的抗彎承載力試驗與理論研究[A];鋼結構工程研究⑧——中國鋼協(xié)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2屆(ASSF-2010)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兵;王強;陳鑫;;鋼筋混凝土高剪力墻擬靜力試驗及滯回模型研究[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7年
4 鄭建波;蔣歡軍;陳林之;;鋼筋混凝土梁柱構件地震損傷機理試驗研究[A];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9年
5 王恒;張鑫;賈留東;夏風敏;;托換梁剪跨比對柱托換節(jié)點受力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0年
6 柯珂;趙憲忠;陳以一;羅魏m,
本文編號:15846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58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