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土坯墻體房屋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 新型土坯墻 低周反復荷載試驗 抗震性能 構造措施 滯回曲線 出處:《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5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提出了一種新型土坯墻房屋,對新型土坯墻房屋承重墻體的受力及抗震性能進行試驗研究。設計三片新型土坯墻試件,研究土坯墻體在豎向荷載和反復水平荷載作用下的破壞過程、破壞形態(tài)、滯回曲線和骨架曲線特征以及墻體水平承載力和變形能力等,同時,研究新型構造措施對土坯墻抗震性能的作用。試驗表明:新型土坯墻體的破壞模式與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相似,土坯墻體具有良好的承載力和變形能力。新型構造措施對墻體整體抗震性能作用明顯,其連接構造至關重要。與計算結果比較得出,在建筑抗震概念設計原則指導下,抗震設防7度區(qū)采用新型土坯墻建造二層房屋具有可行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 a new type of earth - grey - wall house 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stress and seismic behavior of a new type of earth - grey - wall building . The effect of new structural measures on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earth - grey wall is studied .
【作者單位】: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及城市規(guī)劃學院;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4GA009)~~
【分類號】:TU352.11;TU3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沛欽;鄭山鎖;柴俊;曾磊;彭春華;鄭捷;;走向生土建筑結構[J];工業(yè)建筑;2008年03期
2 吳鋒;李鋼;賈金青;李宏男;;傳統(tǒng)土坯抗壓強度的試驗研究[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2年05期
3 王毅紅;卜永紅;劉挺;;生土結構房屋的承重土坯墻體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0年S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耿;阿肯江.托呼提;;土坯砌體單軸受壓應力-應變曲線試驗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6期
2 張振華;關菲凡;;中國傳統(tǒng)土作初探[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阿肯江·托呼提;沙吾列提·拜開依;曹耿;;土坯砌體單軸受壓本構模型研究[J];工程力學;2012年12期
4 劉俊霞;張磊;楊久俊;;生土材料國內外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2年23期
5 黃煒;李敏;唐強;李健勛;;生土復合墻結構受力性能及設計方法的研究[J];工業(yè)建筑;2014年03期
6 王峗;張波;張科強;黃尤川;張德民;;陜南地區(qū)農村傳統(tǒng)民居生土墻體材料改性研究[J];中國膠粘劑;2014年01期
7 胡荻;阿肯江·托呼提;黃斌;;鋼絲網水泥砂漿加固土坯砌體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4年06期
8 鄭寒英;楊長輝;;生土墻體材料改性技術研究現(xiàn)狀[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1年08期
9 常衛(wèi)華;王建衛(wèi);徐福泉;;村鎮(zhèn)生土住宅結構現(xiàn)狀研究[J];建筑結構;2010年S1期
10 胡笳;謝步瀛;周志浩;張其林;楊暉柱;;生土結構住宅建筑CAD軟件開發(fā)[J];計算機輔助工程;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阿肯江·托呼提;胡荻;;傳統(tǒng)土坯建筑抗震性能研究[A];第22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西平;西部傳統(tǒng)夯土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2 楊富巍;無機膠凝材料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1年
3 柏文峰;云南民居結構更新與天然建材可持續(xù)利用[D];清華大學;2009年
4 吳鋒;土坯房屋基本力學和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5 劉俊霞;黃河泥沙基可降解生土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6 卜永紅;村鎮(zhèn)生土結構房屋抗震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瑞曉;生土地坑窯裂縫控制技術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劉源;通風系統(tǒng)對地坑窯結構性能影響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高智能;云南農村民居新建房屋夯土墻竹筋加固的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4 曹耿;土坯砌體墻抗震性能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5 范濤;建構新生土建筑[D];新疆大學;2011年
6 韓崗;村鎮(zhèn)生土房屋抗震構造措施的試驗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7 宋淑芳;土坯建筑山墻傾閃機理及預控措施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8 魏素芳;夯土墻承重房屋的局部受壓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9 張晰;生土材料在當代建筑設計中的建構邏輯[D];天津大學;2012年
10 任忠文;中國古建木結構的整體抗震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興慶;陶忠;潘文;楊曉東;;云南寧洱6.4級地震村鎮(zhèn)民居震害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S1期
2 侯繼堯;國外生土建筑札記[J];地下空間;1987年03期
3 任震英;;中國窯洞建筑的春天——堅定目標、克服困難、聚集力量為發(fā)展中國生土建筑學而奮斗——1984~1989年以來的研究報告[J];地下空間;1989年04期
4 王亞勇,葛學禮,袁金西;新疆巴楚M6.8地震房屋震害及經驗總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3年02期
5 楊柳;楊玉成;;土窯洞在中強地震中的抗震性能[J];地震工程動態(tài);1982年03期
6 王生榮;曹凱;;黃土土坯墻墻體抗剪強度的試驗研究[J];工程抗震;1987年01期
7 李德榮;黎海南;陳丙午;;甘肅農村土墻承重平房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J];工程抗震;1987年03期
8 萬世臻;新疆伽師地區(qū)農村民居震害及重建措施[J];工程抗震;1999年04期
9 葛學禮,朱立新,王亞勇,范迪璞,王新平,崔健;村鎮(zhèn)建筑震害與抗震技術措施[J];工程抗震;2001年01期
10 谷軍明,繆升,楊海名;云南地區(qū)穿斗木結構抗震研究[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5年S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閆增峰;生土建筑室內熱濕環(huán)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2 尚建麗;傳統(tǒng)夯土民居生態(tài)建筑材料體系的優(yōu)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竹屋抗震性能令人吃驚[J];世界竹藤通訊;2004年04期
2 海濤;;增強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思考[J];建筑;2006年19期
3 李曉明;楊偉;謝光輝;;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20期
4 ;住房抗震性能成為百姓購房關注點[J];西部資源;2008年03期
5 張蕾;程衛(wèi)紅;張志軍;;民用住宅的抗震性能探究[J];今日科苑;2010年12期
6 沈林;沈小璞;張偉林;劉運林;;城市建(構)筑物的抗震性能調查分析[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7 ;地震科普家族新成員——建筑物抗震性能演示模型[J];城市與減災;2011年01期
8 崔奇;;影響住宅抗震性能的因素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yè);2011年03期
9 林奕禧;鄺春光;;珠海市中小學校舍抗震性能診治有關問題探討[J];建筑監(jiān)督檢測與造價;2011年Z3期
10 謝辛辛;;淺談基于性能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巖;陳國;楊瑞珍;佘立永;周泉;;現(xiàn)代竹結構住宅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9年
2 吳建有;曹萬林;魏文湘;郝春森;曲英華;;L型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A];第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4年
3 謝強;薛松濤;陳昒;姚謙峰;王清敏;;高層輕板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1999年
4 趙均;朱丹;陳向東;;結構參數沿高度方向突變對抗震性能的影響[A];中國地震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6年
5 李斌;陳穎;;閩東地區(qū)聯(lián)建房抗震性能研究[A];第二屆全國工程結構抗震加固改造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6 賈國慶;王曙光;劉偉慶;杜東升;;常州凱悅中心12#樓抗震性能研究[A];第四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上)[C];2013年
7 王玉嵐;蔣滄如;;底部框剪磚房的抗震性能研究[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曹炳政;羅奇峰;;淺談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抗震性能[A];中國地震學會第九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紀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誕辰[C];2002年
9 董軍;吉小萍;;兩類新型隅撐支撐鋼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A];鋼結構工程研究(七)——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2008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梁鈺;孫偉;;施工質量對建筑抗震性能的影響[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09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訊員 丁娟 蔡浩林;力助城建抗震性能普查[N];連云港日報;2010年
2 陳熹熹邋汪曉霞;住宅抗震性能成關注熱點 抗震能力可否要寫進合同[N];經理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孔華 通訊員 冼云兒 謝宏棟;穗番禺區(qū)普查建設工程抗震性能[N];廣東建設報;2009年
4 記者 龐磊成;我市將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潮州日報;2009年
5 王玉;輸入門牌便知房子抗震性能[N];廣東科技報;2013年
6 記者 謝峰 通訊員 裴蕾;高樓綁“韌帶”提抗震性能[N];首都建設報;2013年
7 ;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可小視[N];湖北日報;2000年
8 王慶;市政設施抗震性能須加強[N];中國建設報;2008年
9 李根梅;要讓群眾住上抗震性能好的新房[N];固原日報;2008年
10 郭文淵;全面普查建筑物抗震性能[N];湄洲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勁;鋼異形柱結構體系抗震性能的理論分析與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王飛;混凝土箱型結構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3 管民生;基于性能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評價方法與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吳鋒;土坯房屋基本力學和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5 于敬海;新型輕質加氣混凝土承重砌體抗震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6 夏訓成;火電廠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7 侯煒;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設計理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8 魏春明;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縫抗震性能[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9 馮寶銳;鋼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點轉角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10 戴金華;既有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潔;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及參數敏感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范值慎;高地震烈度區(qū)超高層剪力墻結構住宅的抗震性能設計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5年
3 范秀英;無伸縮縫橋梁的抗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4 廖術龍;配竹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5 張鈺;人工模擬酸雨環(huán)境下腐蝕RC框架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6 楊勇;多層木結構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及破壞評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7 王子勝;凍融環(huán)境下RC框架梁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8 李姣姣;寧夏生態(tài)移民住宅抗震性能及能源自維持特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9 白軍剛;帶梁式與斜柱式轉換層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對比[D];長安大學;2015年
10 霍嘯蘇;高墩大跨連續(xù)剛構橋的Pushover分析與抗震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340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53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