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 邊坡穩(wěn)定性 地震 評價方法 出處:《世界地震工程》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對地震作用下邊坡的穩(wěn)定性評價和加固措施2個安全性問題,分析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地震作用下巖土邊坡穩(wěn)定性的分析方法及研究成果。對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進行比較和評述,指出了當前地震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闡述今后的研究方向。
[Abstract]:Two safety problems of slope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reinforcement measures under earthquake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analyt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rock and soil slope stability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compares and comment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seismic slope stability at present.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further expounded.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
【基金】:國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1102177)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Chd2011JC102)
【分類號】:TU4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江波;鄭穎人;葉海林;馮夏庭;;埋入式抗滑樁支護地震邊坡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4期
2 賴杰;鄭穎人;方玉樹;葉海林;;預應力錨索支護邊坡地震作用下動力響應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S2期
3 程國偉;趙雪勝;李玲;;基于擬靜力法的加筋邊坡地震穩(wěn)定性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工卷;2009年04期
4 羅渝;何思明;何盡川;;地震作用下抗滑樁作用機制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0年06期
5 史石榮;陳林杰;余超;;基于強度折減法的高烈度地震區(qū)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6 趙彪;陳洪凱;;邊坡地震穩(wěn)定性完全動力分析法[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S1期
7 薄景山,徐國棟,景立平;土邊坡地震反應及其動力穩(wěn)定性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1年02期
8 鄭穎人;葉海林;黃潤秋;李安洪;許江波;;邊坡地震穩(wěn)定性分析探討[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0年02期
9 黃建梁,王威中,薛宏交;坡體地震穩(wěn)定性的動態(tài)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7年04期
10 朱宏偉;項琴;;基于擬靜力法的土質邊坡地震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分析[J];大連交通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濤;;農業(yè)水利建設中黃土邊坡抗震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1期
2 侯超群;王曉謀;周志軍;李海濱;;平原地區(qū)公路路基震害類型及機理分析[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0年01期
3 陳昌凱,阮永芬,熊恩來;地震作用下邊坡穩(wěn)定的動力分析方法[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S1期
4 許年春;石維力;石東虹;;地震作用下邊坡動力系數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年06期
5 黃昕;張子新;徐營;;塊裂層狀巖質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5期
6 葉海林;黃潤秋;鄭穎人;唐曉松;;地震作用下邊坡穩(wěn)定性安全評價的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6期
7 許江波;鄭穎人;葉海林;馮夏庭;;埋入式抗滑樁支護地震邊坡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4期
8 孫海妹;王蘭民;王平;劉紅玫;;振動荷載作用下黃土應變增長特征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9 許江波;鄭穎人;葉海林;;土質及軟巖邊坡地震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10 賴杰;鄭穎人;方玉樹;葉海林;;預應力錨索支護邊坡地震作用下動力響應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S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琰波;戴福初;許沖;涂新斌;閔弘;崔芳鵬;;唐家山滑坡變形運動機制的離散元模擬[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2 ;Rock avalanches triggered by oblique-thrusting during the 1 2 May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China[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3 周劍;;SH波作用下巖質邊坡響應規(guī)律的解析探討[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2年
4 周劍;張路青;王學良;;水平層狀巖體邊坡動力響應中的結構面效應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2年
5 戴妙林;李同春;徐建榮;胡繼剛;陳威;;白鶴灘水電站左岸邊坡天然狀態(tài)動力穩(wěn)定數值計算分析[A];現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6 黃棟;喬建平;Tetsuya Mishiro;田宏嶺;楊宗佶;;直線型滑坡振動臺模型試驗及破環(huán)形態(tài)分析[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7 鄭穎人;葉海林;黃潤秋;唐曉松;;地震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探討[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8 許沖;戴福初;徐錫偉;;汶川地震滑坡災害研究綜述[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1年
9 許沖;戴福初;姚鑫;趙洲;肖建章;;基于GIS與確定性系數分析方法的汶川地震滑坡易發(fā)性評價[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1年
10 崔芳鵬;胡瑞林;殷躍平;許強;張明;;縱橫波時差耦合作用的斜坡崩滑效應離散元分析——以北川唐家山滑坡為例[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洪濤;甘肅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災害機制及防災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2 李軍霞;西藏隆子縣滑坡災害形成機理及非線性預測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賈亮;加筋擋土墻的地震作用及動力穩(wěn)定性分析[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4 陳龍偉;土體弱化與地震動關聯性理論及相互作用規(guī)律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1年
5 林宇亮;巖土構筑物抗震動力特性及地震動土壓力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6 柴紅保;基于巖體斷裂損傷模型的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7 陳濤;山區(qū)機場高填方地基變形及穩(wěn)定性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8 鄧龍勝;強震作用下黃土邊坡的動力響應機理和動力穩(wěn)定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9 王樹豐;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樁防治工程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10 龔成明;黃土工程邊坡在施工荷載作用下的動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志強;西昌昔格達組的動力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2 蔣先貴;綿竹市文家溝滑坡過程三維離散元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3 韓晶晶;地震力和地下水作用下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D];西華大學;2011年
4 張克利;基于強度折減有限元法的三維邊坡穩(wěn)定性與破壞模式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5 吳強;填方邊坡在地震激勵下的反應分析[D];南京大學;2011年
6 曹鶴;云南省盈江地區(qū)地震作用下的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7 蔡漢成;邊坡地震動力響應及其破壞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張學東;黃土邊坡動力響應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9 張森;順層巖質邊坡地震動力響應和穩(wěn)定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10 李春生;強震作用下反傾巖質邊坡地震響應與變形破壞機理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定義;黃土力學特性與應用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J];地下空間;1999年04期
2 陳昌凱,阮永芬,熊恩來;地震作用下邊坡穩(wěn)定的動力分析方法[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S1期
3 李育樞;高廣運;李天斌;;偏壓隧道洞口邊坡地震動力反應及穩(wěn)定性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年05期
4 彭定,陳玲玲;三峽船閘高邊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穩(wěn)定性分析[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1年06期
5 陳玲玲,陳敏中,錢勝國;巖質陡高邊坡地震動力穩(wěn)定分析[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4年01期
6 羅渝;何思明;何盡川;;地震作用下抗滑樁作用機制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0年06期
7 何蘊龍,陸述遠,段亞輝;巖石邊坡地震作用計算方法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1998年04期
8 何兆益,孫勇,趙川,朱洪洲,陳松敏,林新東;強夯法在萬州五橋機場高填方工程中的應用[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9 劉立平,雷尊宇,周富春;地震邊坡穩(wěn)定分析方法綜述[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10 柳林超;梁波;刁吉;;基于ANSYS的有限元強度折減法求邊坡安全系數[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雪蓮;周永江;吳事貴;劉天翔;;汶川地震區(qū)公路擋墻破壞分析及設計中有關問題的探討[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調查分析與研究[C];2009年
2 康永君;楊軍;;地震作用下邊坡安全系數時程計算方法[A];第三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姜朋明;盛歡;許為強;;預應力錨桿地震反應分析[A];第三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雷文杰;沉埋樁加固滑坡體的有限元設計方法與大型物理模型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6年
2 肖克強;地震荷載作用下順層巖體邊坡變形特征及穩(wěn)定性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曉麗;地震荷載作用下巖質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榮偉;侯恩科;;邊坡穩(wěn)定性評價方法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西部探礦工程;2007年03期
2 宋志宇;李俊杰;;基于模擬退火神經網絡模型的巖質邊坡穩(wěn)定性評價方法[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6年02期
3 李煒;;邊坡穩(wěn)定性聯合評價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0年05期
4 梁星如;羅永勝;杜新江;熊東方;;興9礫巖體的分布預測及氣藏評價研究[J];巖性油氣藏;2009年03期
5 周紅祖;劉曉輝;;邊坡穩(wěn)定分析的原理和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年01期
6 趙勝利;吳雅琴;劉燕;劉永建;白永兵;;基于SOM-BP復合神經網絡的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7 韓永春;高謙;錢洪濤;;畢肖普法和有限差分法應用于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01期
8 任克峰;侯立平;蔣世強;;邊坡極限平衡面的求解與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9年01期
9 林弘磊;歐源;;基于FLAC3D的強度折減法的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J];四川建筑;2010年01期
10 李海斌;徐貴娃;;可靠性理論在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中的應用[J];露天采礦技術;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雷清;鄭佳奎;陳文安;李會蘭;;火山巖儲層測井評價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鄧學晶;孔憲京;;城市垃圾填埋場地震響應特性與穩(wěn)定性評價(英文)[A];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廢物地下處置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6年
3 鄔迪;張幼振;呂漢江;;鉆探機械綠色產品設計及評價[A];安全高效煤礦地質保障技術及應用——中國地質學會、中國煤炭學會煤田地質專業(yè)委員會、中國煤炭工業(yè)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水害防治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文集[C];2007年
4 劉玉玉;;地下水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牛文林;陳禮儀;朱宗培;;鉆井泥漿環(huán)保性能的評價方法[A];第十三屆全國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6 郝振江;趙偉;陳小宏;李景葉;丁繼才;;巖石物性變化引起的油藏地震響應機制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劉家艷;;高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及工程處理方法研究[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環(huán)境地質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8 張克明;;五強溪水電工程6~#—7~#溝人工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A];第二屆全國工程地質力學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9 陳剛;黃驍;孫進忠;;赤平極射投影在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中的應用[A];第八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李寧;張鵬;曲星;;巖質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中的幾個關鍵問題[A];西部礦山建設工程理論與實踐[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版編輯 記者 李偉鋒 易明;全國98個主要城市環(huán)境地質綜合評價完成[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2 侯華麗;礦產資源承載力研究的趨勢[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8年
3 李偉鋒;98個主要城市環(huán)境地質綜合評價完成[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7年
4 李祖詩;鹽湖盆地油氣勘探期待有所作為[N];中國石化報;2006年
5 肖毅;中國海相碳酸鹽巖油氣成藏研究啟動[N];地質勘查導報;2005年
6 亞洲 本報 通訊員 侯郁;科技之劍撼地宮[N];中國石油報;2004年
7 李公巖 陳忠理;山東省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又出新成果[N];中國礦業(yè)報;2007年
8 記者 符王潤 馮海波 通訊員 朱玉尊;200專家廣州熱議防震減震[N];廣東科技報;2006年
9 徐叢榮;中國地科院培訓發(fā)展中國家地質人員[N];地質勘查導報;2007年
10 魯璞;讓科技創(chuàng)新的動力更強[N];地質勘查導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學評;資源環(huán)境約束下礦山企業(yè)競爭力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2 劉向峰;采動損傷地層結構地震響應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5年
3 黃祖熹;中外油氣勘探項目的評價方法對比及應用分析[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4 邢帆;鋼管拱橋近斷層地震響應及動力穩(wěn)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喬永富;遼河盆地大平房-駕掌寺地區(qū)火山巖地震屬性與探測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6 劉子俠;基于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巖體結構面信息快速采集的研究應用[D];吉林大學;2009年
7 張波;考慮地基與結構相互作用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地震響應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孫建庫;不同類型碳酸鹽巖儲層橫向預測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4年
9 閆韶兵;工程地質評價空間模擬方法研究與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10 國巍;基于耦合效應的主—附結構體系地震響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帥海樂;垃圾填埋場的地震響應特性分析及穩(wěn)定性評價[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年
2 楊小衛(wèi);樁—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的數值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3 劉宏基;邊坡地震動力響應離心模型試驗的有限元模擬[D];山東大學;2009年
4 呂振國;基于變形分析理論的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5 陳麗剛;基于ABAQUS滲流與應力耦合作用的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D];鄭州大學;2010年
6 安婧;有限元法在略陽電廠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中的應用與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于生飛;基于區(qū)間不確定方法的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及非概率可靠度評價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8 鄭欣桐;安縣桑茶路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D];沈陽建筑大學;2011年
9 韓晶晶;地震力和地下水作用下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D];西華大學;2011年
10 楊小強;巖土類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及加固設計[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261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52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