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低頻聲波誘發(fā)房屋卷簾門振動分析研究
本文關鍵詞: 低頻聲波 原型觀測 模態(tài)分析 瞬態(tài)分析 出處:《水利學報》2015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伴隨大壩泄洪產生的低頻聲波(10 Hz以下氣壓脈動),在一定范圍內會誘發(fā)房屋門窗振動、造成人體不適等。為了評估泄洪低頻聲波產生的環(huán)境危害,在開展泄洪低頻聲波原型觀測的基礎上,利用有限元軟件建立房屋卷簾門結構系統(tǒng)模型。首先對卷簾門進行模態(tài)分析,計算各階固有頻率和振型;接著分別對卷簾門在不同開度及不同邊界條件下進行模態(tài)分析,模擬開度和邊界約束對卷簾門自振特性的影響;然后對系統(tǒng)進行不同約束條件下的瞬態(tài)分析,模擬卷簾門的振動響應,并根據模擬結果改進邊界條件,從而減小卷簾門的晃動,改善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特性。最后模擬了房屋結構振動引起的卷簾門振動響應,其振動量級遠小于低頻聲波直接作用造成的振動。
[Abstract]:The low frequency acoustic wave below 10 Hz produced by dam flood discharge will induce the vibration of house windows and doors in a certain range and cause discomfort to human body etc.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harm caused by low frequency sound wave of flood discharge. On the basis of the prototype observation of low-frequency acoustic wave for flood discharge, the structural system model of the rolling door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Firstly, the modal analysis of the shutter door is carried out, and the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es of each order are calculated. Then the modal analysis of the rolling door under different opening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is carried out to simulate the influence of opening and boundary constraints on the natur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utter door. Then the transient analysis of the system under different constraint conditions is carried out to simulate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shutter door and improve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o as to reduce the sloshing of the shutter door. Finally,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rolling door caused by the vibratio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s simulated, the magnitude of the vibration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the direct action of the low-frequency acoustic wave.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E090501)
【分類號】:TU311.3
【正文快照】: 高壩泄洪誘發(fā)結構振動、空蝕破壞、下游沖刷和霧化等工程災害已被人們熟知和廣泛研究[1],而高壩泄洪誘發(fā)的低頻聲波及其對環(huán)境的危害在國內基本沒人研究。鑒于某些水電站工程原型和模型泄洪時都實測到低頻聲波,實際工程中在一定區(qū)域內低頻聲波會引起房屋門窗振動,因此,分析研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景藻;次聲的產生及生物學效應[J];國外醫(yī)學(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分冊);199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光耀;王浩;;薄鋼鋪板對平臺主梁變形影響的試驗研究和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2期
2 常玉珍;吳敏哲;;組合肋殼幾何非線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5期
3 王青;徐港;;剪力墻結構彈塑性分析的QR法Ⅱ——計算格式、程序及算例[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6期
4 王開強;孫飛飛;胡大柱;;多彈簧梁柱單元在空間鋼框架非線性分析中的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7年06期
5 王江;周暉;宋雪峰;;變截面工形柱平面內彈塑性極限承載力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1期
6 高軒能;李琨;;變截面門式剛架地震反應研究進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3期
7 肖燁;陳劍毅;易萍華;;自由度匹配技術在框架結構損傷識別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8 方開敏;張宜輝;;基于VB.NET連續(xù)梁設計計算程序開發(fā)研究[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9 閻曉銘;胡守營;王傳甲;;深圳某超高層公寓樓結構動力性能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4期
10 蔣超;;有限元加筋實體單元求解預應力混凝土梁自振頻率方法[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宮建國;陶鈞;曾勝;金濤;;地基平面沉降下的大型石油儲罐模態(tài)分析[A];第七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暨2011全國計算機輔助工程(CAE)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應遷;石艷;唐克倫;劉明;;外壓容器臨界載荷特性研究[A];第七屆中國CAE工程分析技術年會暨2011全國計算機輔助工程(CAE)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青平;白武明;王洪亮;;多重網格在二維泊松方程有限元分析中的應用[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2年
4 李同春;朱壽峰;趙蘭浩;胡繼剛;;考慮壩體與壩肩動力相互作用的壩肩穩(wěn)定動接觸降強算法[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5 張漢云;張燎軍;;基于虛擬裂縫模型的帶橫縫高拱壩的抗震性能研究[A];現(xiàn)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6 紀軍;王安華;任增金;;圓沉箱內隔墻的設置方式[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港口工程分會第七屆港口工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7 王彬;;基于APDL的大口徑反射鏡優(yōu)化設計[A];第二十四屆全國空間探測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周清華;杜留法;楊雄輝;;減搖鰭加強結構CAD/CAE一體化的若干關鍵技術探討[A];紀念徐秉漢院士船舶與海洋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樊征兵;何歡;陳國平;;不確定結構的模態(tài)和動響應分析[A];第十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011)上冊[C];2011年
10 何歡;孫東陽;周蘭偉;馬常亮;;多腔體氣囊式回收系統(tǒng)的著陸沖擊動力學建模與分析研究[A];第十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011)上冊[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紅哲;車身概念設計智能CAE關鍵技術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查云飛;類菱形車轉向系統(tǒng)研究與分析[D];湖南大學;2010年
3 毛海濤;無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壩壩基滲流控制計算方法和防滲措施的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潘健怡;鋁合金型材擠壓的數值模擬及模具結構優(yōu)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許蘭貴;變壁厚大錐度薄壁鋁罐成形關鍵技術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譚林;基于動力指紋的結構損傷識別可靠度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盧兆剛;基于混合FE-SEA方法的汽車薄壁件中頻聲學特性預測及優(yōu)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王曉鵬;先進三維集成電路(3D-IC)中硅通孔(TSV)和氮化鎵(GaN)場效應管中的電—熱—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徐慧峰;基于彈性波的地下管線水平導向鉆隨鉆探測理論與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10 李小康;基于MPI的頻率域航空電磁法有限元二維正演并行計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婷萍;大厚度電子束焊縫的超聲檢測及缺陷散射信號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馬飛飛;框架結構輕鋼加層的地震反應分析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王權;起重機減速器變位斜齒輪副有限元仿真分析與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夏云清;裝載機差速器齒輪的非線性接觸與疲勞壽命分析[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志寬;大直徑人工挖孔擴底樁承載力試驗研究與工程應用[D];鄭州大學;2010年
6 辛棟;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數值預測[D];鄭州大學;2010年
7 張彩香;發(fā)射筒口分瓣式隔水膜剛度強度分析[D];鄭州大學;2010年
8 苗軍偉;注塑成型和模具結構一體化分析[D];鄭州大學;2010年
9 胡志超;箱型鋼筋混凝土倒虹吸非線性有限元分析[D];鄭州大學;2010年
10 董澤民;基于VCFEM的顆粒增強高聚物宏細觀雙尺度模擬[D];鄭州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秀麗,曾光宇;低頻聲波定向技術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年04期
2 ;綜合服務[J];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1989年07期
3 閻曉艷;曾光宇;;低頻聲波對人體毀傷機理的探討[J];機械管理開發(fā);2006年01期
4 鹿力成;馬力;陳耀明;;淺海海底模型對低頻聲傳播的影響[J];聲學技術;2007年05期
5 ;低頻聲波除灰技術應用[J];能源技術;1996年03期
6 井娥林;曾光宇;;基于可編程模擬器件ispPAC10低頻聲波聲檢測電路設計[J];機械管理開發(fā);2007年05期
7 陳浩;余峗;;基于HHT變換的低頻聲場干涉結構降噪研究[J];聲學與電子工程;2013年03期
8 魏浩鵬;蒸汽型CHZ—135系列低頻聲波清灰除焦助燃系統(tǒng)介紹[J];華東電力;1996年08期
9 ;現(xiàn)代軍事點滴[J];兵器知識;1998年12期
10 ;時林-聲力克低頻聲波鍋爐除灰技術簡介[J];聲學學報;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劉宗偉;孫超;郭國強;;淺海低頻聲信道的有限元模型分析[A];泛在信息社會中的聲學——中國聲學學會2010年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周士弘;田玲愛;;粗糙海洋界面散射對低頻聲傳播的影響分析[A];2008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黃迪;陳伏虎;;一種模擬雙耳低頻聲源定向的技術[A];2009年中國東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陳克安;尹雪飛;;低頻聲有源吸收理論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1999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99]論文集[C];1999年
5 朱曉天;朱哲民;;不同散射墻體對低頻聲場影響的研究[A];綠色建筑與建筑物理——第九屆全國建筑物理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孫建軍;基于水間隙放電的低頻聲源設計理論與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蔣冰莉;MOEMS聲傳感技術及低頻聲傳播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紫峗;小型房間內的低頻聲重放優(yōu)化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2 鄂治群;低頻聲管測試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77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47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