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項目風險測度與評價假設模型研究
本文關鍵詞:綠色建筑項目風險測度與評價假設模型研究 出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綠色建筑 全壽命周期 風險測度與評價 影響系數 影響路徑 結構方程模型
【摘要】:將綠色建筑項目的全壽命周期劃分為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試運行階段和運營維護階段5個階段,以經濟目標、環(huán)境目標和社會目標作為評價綠色建筑項目的目標體系,以此建立我國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測度與評價假設模型.通過問卷調查獲得151份有效樣本數據,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模型進行驗證分析,得到綠色建筑項目全壽命周期5個階段及31個關鍵風險因素對綠色建筑項目的影響路徑和影響系數(包括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和總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5個階段對綠色建筑項目的影響路徑和影響系數有所不同,決策階段和運營維護階段是影響綠色建筑項目最關鍵的兩個階段;2全壽命周期31個關鍵風險因素根據綜合影響系數大小分為一級風險、二級風險與三級風險.該研究成果可為綠色建筑的參建主體對項目階段和關鍵風險因素實行分層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從而促使綠色建筑在我國的順利實施和推廣.
[Abstract]:The whole life cycle of green building project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 decision stage , design stage , construction stage , trial operation stage and operation maintenance stag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path and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the green building project are different in 15 stages . The decision - making stage and the operation maintenance stage are two stages that affect the green building project . The 31 key risk factors of the whole life cycle are classified into one - level risk , two - level risk and three - level risk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coefficient .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phase and key risk factors for the construction subject of green building , thus promoting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148010)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J01195) 泉州市科技計劃資助項目(2012Z94)
【分類號】:TU201.5;TU71
【正文快照】: 當前城鎮(zhèn)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需求,而綠色建筑將是我國城鎮(zhèn)化建設模式的必經之路,是我國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和建設低碳社會的重要方面,也是促進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yè)壯大的重要載體,綠色建筑的發(fā)展具有巨大的技術需求和市場需求[1].但綠色建筑相比普通建筑而言更加復雜,Kiber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慶來;于世坤;王波;;世博中心綠色節(jié)能技術風險管理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1年06期
2 萬欣;秦旋;;基于實證研究的綠色建筑項目風險識別與評估[J];建筑科學;2013年02期
3 秦旋;萬欣;;我國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分擔與管理研究[J];施工技術;2012年21期
4 王景慧;秦旋;萬欣;;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因素識別與風險路徑分析[J];施工技術;2012年2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霍德利;仇軍;;體育賽事信任風險指標體系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年10期
2 毛灝耘;;施工現場環(huán)境指標監(jiān)測系統介紹[J];城市住宅;2014年08期
3 李維芳;;基于工程保險的項目風險管理優(yōu)化研究[J];建筑經濟;2013年11期
4 李光澤;;試論作為一種研究思路的結構方程模型[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5 張偉華;;基于結構方程的我國文化產業(yè)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年08期
6 劉靜樂;王恩茂;;基于灰色關聯故障樹的綠色建筑設計風險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4年02期
7 賈珍珍;楊俊孝;;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對農地流轉的影響分析——以瑪納斯縣為例[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年11期
8 李芳艷;馬素貞;;綠色生態(tài)城區(qū)中綠色建筑星級比例研究[J];施工技術;2013年03期
9 萬欣;秦旋;李啟明;;我國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影響分析[J];施工技術;2013年03期
10 王敏;秦旋;莫懿懿;;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綠色建筑挑戰(zhàn)因素差異性和關聯性的實證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14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相忠;中國民營企業(yè)家長型領導行為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蔡麗玲;同事評價、同事公平與知識共享及個人創(chuàng)新的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3 宋奎勐;我國五省基層衛(wèi)生人員離職意愿和工作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4 張西栓;內部控制、高管權力與并購績效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5 任玉輝;煤礦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及預控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4年
6 王一;基于量表的胃癌證候構成規(guī)律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荊磊;我國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風險識別與評價[D];華僑大學;2012年
2 來強;綠色建筑房地產開發(fā)風險管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3 張慶嶺;熱回收新風換氣機換熱性能研究及適應性分析[D];集美大學;2013年
4 謝芳;綠色建筑工程開發(fā)項目的風險評價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5 羅昭君;消費者在線訂購旅游產品的影響因素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6 胡月敏;社會資本視角下的中小企業(yè)社會責任與企業(yè)競爭力關系研究[D];石家莊經濟學院;2012年
7 王光榮;建筑工程項目環(huán)境風險傳導與擴散機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江婉蓉;調查對象一致性對結構方程擬合健康信念模型結果影響的評價[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9 陳秀玲;PCB企業(yè)服務導向及其對企業(yè)績效的作用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馬大力;本科教學滿意度調查與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其藩,寧曉倩,尤炯;系統動力學方法在項目風險管理中的優(yōu)勢(英文)[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2 周芳;李作臣;李思堂;;建筑項目施工的綠色風險管理[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9年08期
3 高文偉;;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中心綠色實踐[J];綠色建筑;2010年01期
4 肖楠;張巍;;綠色施工方案策劃中的風險識別與風險評價[J];價值工程;2008年07期
5 金彥海;;小議建筑項目綠色風險管理與防范[J];價值工程;2010年36期
6 張巍;呂鵬;王英;;影響綠色建筑推廣的因素:來自建筑業(yè)的實證研究[J];建筑經濟;2008年02期
7 鄧小鵬;李啟明;汪文雄;李枚;;PPP模式風險分擔原則綜述及運用[J];建筑經濟;2008年09期
8 馬素貞;孫大明;邵文f^;;綠色建筑技術增量成本分析[J];建筑科學;2010年06期
9 王家遠;鄒小偉;張國敏;;建設項目生命周期的風險識別[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19期
10 孫大明;邵文f^;李菊;;我國綠色建筑成本增量調查分析[J];建設科技;2009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侯昶魁;長輸管道建設項目施工階段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全勝;基于相容風險測度的結構夏普比率[J];深圳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2 吝潔;韓琦;;基于次線性期望下的風險測度[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3年02期
3 蹤程;陳立文;尹志軍;馬力;;城市房價風險測度及預警研究綜述[J];建筑經濟;2012年06期
4 梁志華,吳蕓,趙國杰;公司風險測度系統研究[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5 崔兵;抵押支持證券的利率風險測度與管理[J];湖北工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6 劉慧芳;耿磊;;隨機占優(yōu)準則下不同風險測度之間的比較[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5期
7 施文明;楊忠直;;干散貨運費市場不同船型投資組合的風險測度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1年08期
8 賀思輝,李佼瑞,李家軍;Esscher-變換與風險測度技術[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9 申健;;VaR與ES在波羅的海運價指數風險測度中的應用[J];科技和產業(yè);2011年03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周倩;彭錦;;變形風險測度與賦變范風險空間[A];第九屆中國不確定系統年會、第五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第十三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曹志鵬;;一致風險測度下的商業(yè)銀行資產配置效率研究[A];經濟發(fā)展與管理創(chuàng)新--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許啟發(fā);靳鑫;;金融風險測度的統計監(jiān)測[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寶盈基金管理公司 杜海濤;VaR及其在流動性風險測度與股票質押貸款比率確定中的應用[N];證券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f平;風險測度一致性的拓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2 徐照宇;廣義非對稱金融風險測度及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周春陽;風險承受者視角下的下邊風險管理[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4 蔣翠俠;動態(tài)金融風險測度及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劉俊山;基于風險測度理論的證券投資組合優(yōu)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6 梁凌;基于信用風險測度的商業(yè)銀行貸款定價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7 慕永國;基于條件在險價值風險測度的供應鏈契約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馮謙;信用風險測度和信用衍生產品定價[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9 季ei民;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衡量及相關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10 胡小平;La-ES與最優(yōu)變現策略模型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翁在麗;基于P范數的多元及多期風險測度[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侯玢;擬凸風險測度的表示定理及其性質[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3 許鑫慧;風險測度的一致性理論分析[D];浙江大學;2005年
4 成娟;一致凸(擬凸)風險測度的基本特征[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5 吝潔;分布不變凸風險測度的表示定理及其性質[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6 郭思培;金融風險測度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鄧小林;基于譜風險測度的投資組合問題[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8 張哲;基于擔保機構視角的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測度[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9 李俊;基于不確定理論的失真風險測度及其應用[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2年
10 謝瑞;關于風險價值與風險測度幾點討論[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07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40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