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及選擇研究 ——以駱駝股份發(fā)行可轉債再融資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1-02 00:43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持續(xù)改善,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謀求上市,通過證券市場募集更多資金,最大限度地促進公司的迅速發(fā)展。與此同時,企業(yè)的建立、成長以及企業(yè)的所有日常經營活動均與其融資活動有著根本的聯系。再融資為上市公司的持續(xù)發(fā)展提供資金來源,是企業(yè)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也是企業(yè)達到最佳資本結構的重要途徑。再融資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包括配股、增發(fā)、和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企業(yè)應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再融資方式。再融資方法的選擇必須考慮公司的資產規(guī)模、資本結構,和債券持有者的可承擔的風險水平。適合企業(yè)自身的再融資方案的選擇不單單是為了改善企業(yè)的財務狀況,也可以促進企業(yè)迅速成長,形成規(guī)模經濟。許多研究人員表明,我國大多數企業(yè)更傾向于股權再融資這種類型。但是,這個選項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上市公司。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發(fā)行可轉換債券進行再融資的上市公司數目逐步增多,可轉換公司債券市場迅猛發(fā)展,可轉債如今已經成為上市公司進行再融資的重點考慮對象。本文將對駱駝股份再融資方式的選擇深入地進行剖析,選擇適合于駱駝股份的再融資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為駱駝股份再融資方案的選擇,通過文獻檢索、定量與定性...
【文章來源】: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和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2 上市公司再融資文獻綜述與相關理論
2.1 文獻綜述
2.1.1 國外研究文獻
2.1.2 國內研究文獻
2.1.3 國內外研究文獻評述
2.2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概述
2.2.1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含義
2.2.2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特點
2.2.3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流程
2.3 可轉換公司債券概述
2.3.1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含義
2.3.2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特點
2.4 上市公司再融資理論基礎
2.4.1 MM理論
2.4.2 權衡理論
2.4.3 融資優(yōu)序理論
2.4.4 后門權益理論
2.4.5 風險轉移理論
3 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及可轉換債券選擇分析
3.1 上市公司再融資主要方式比較分析
3.1.1 配股
3.1.2 增發(fā)
3.1.3 發(fā)行可轉換債券
3.1.4 三種融資方式的比較
3.2 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
3.2.1 上市公司配股條件
3.2.2 上市公司公開增發(fā)的條件
3.2.3 上市公司發(fā)行轉債的條件
3.3 影響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
3.3.1 政策法規(guī)及公司的資信形象
3.3.2 二級市場特點及時機選擇
3.3.3 資金需求情況及融資成本和風險
3.3.4 回報期及舉債能力
3.4 上市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債券的優(yōu)勢
3.4.1 降低籌資成本
3.4.2 獲得長期穩(wěn)定的資本供給
3.4.3 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
3.5 上市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債券應注意的問題
3.5.1 可轉換債券的定價問題
3.5.2 可轉換債券可能提前贖回帶來的財務風險問題
3.5.3 可轉換債券行權帶來的股權稀釋問題
3.6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價值構成
3.6.1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轉換價值
3.6.2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期權價值
4 駱駝股份發(fā)行可轉換債券再融資案例分析
4.1 駱駝股份公司基本概況
4.1.1 公司簡介
4.1.2 經營范圍
4.2 駱駝股份發(fā)行可轉換債券再融資背景
4.2.1 駱駝股份本次融資背景
4.2.2 駱駝股份本次融資目的
4.3 駱駝股份選擇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原因分析
4.3.1 降低相關融資成本
4.3.2 降低代理成本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4.3.3 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影響程度
4.4 發(fā)行可轉換債券可能面臨的風險
4.4.1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4.4.2 環(huán)保風險
4.4.3 與募投項目相關的風險
4.4.4 稅收風險
4.4.5 與可轉債相關的風險
4.4.6 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風險
4.5 發(fā)行可轉換債券的財務分析
4.5.1 資產結構分析
4.5.2 負債結構分析
4.5.3 償債能力分析
4.5.4 營運能力分析
4.6 本次發(fā)行募集資金對公司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的影響
4.6.1 對經營情況的影響
4.6.2 對財務狀況的影響
4.7 駱駝股份發(fā)行可轉換債券方案分析
4.7.1 發(fā)行的規(guī)模和期限
4.7.2 票面利率的確定
4.7.3 轉股期限與轉股價格的確定及調整
4.7.4 贖回條款與回售條款
5 提升上市公司再融資效率的對策與建議
5.1 充分使用各種再融資方式以提高融資效果
5.1.1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5.1.2 選擇適當資本結構防范融資風險
5.1.3 加強資金運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5.1.4 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回報投資者
5.2 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以規(guī)范上市公司融資行為
5.2.1 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的建立
5.2.2 規(guī)范上市公司再融資行為
5.2.3 發(fā)展和完善企業(yè)債券市場
5.3 嚴格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以提升監(jiān)管效率
5.3.1 完善監(jiān)管機制并加大監(jiān)管力度
5.3.2 建立對再募集基金的后期監(jiān)督機制
5.3.3 建立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體系
5.4 大力發(fā)展機構投資者以引導價值投資理念
5.4.1 完善證券投資者的結構
5.4.2 建立社會公信機制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471005
【文章來源】:哈爾濱商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和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2 上市公司再融資文獻綜述與相關理論
2.1 文獻綜述
2.1.1 國外研究文獻
2.1.2 國內研究文獻
2.1.3 國內外研究文獻評述
2.2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概述
2.2.1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含義
2.2.2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特點
2.2.3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流程
2.3 可轉換公司債券概述
2.3.1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含義
2.3.2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特點
2.4 上市公司再融資理論基礎
2.4.1 MM理論
2.4.2 權衡理論
2.4.3 融資優(yōu)序理論
2.4.4 后門權益理論
2.4.5 風險轉移理論
3 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及可轉換債券選擇分析
3.1 上市公司再融資主要方式比較分析
3.1.1 配股
3.1.2 增發(fā)
3.1.3 發(fā)行可轉換債券
3.1.4 三種融資方式的比較
3.2 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
3.2.1 上市公司配股條件
3.2.2 上市公司公開增發(fā)的條件
3.2.3 上市公司發(fā)行轉債的條件
3.3 影響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
3.3.1 政策法規(guī)及公司的資信形象
3.3.2 二級市場特點及時機選擇
3.3.3 資金需求情況及融資成本和風險
3.3.4 回報期及舉債能力
3.4 上市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債券的優(yōu)勢
3.4.1 降低籌資成本
3.4.2 獲得長期穩(wěn)定的資本供給
3.4.3 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
3.5 上市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債券應注意的問題
3.5.1 可轉換債券的定價問題
3.5.2 可轉換債券可能提前贖回帶來的財務風險問題
3.5.3 可轉換債券行權帶來的股權稀釋問題
3.6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價值構成
3.6.1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轉換價值
3.6.2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期權價值
4 駱駝股份發(fā)行可轉換債券再融資案例分析
4.1 駱駝股份公司基本概況
4.1.1 公司簡介
4.1.2 經營范圍
4.2 駱駝股份發(fā)行可轉換債券再融資背景
4.2.1 駱駝股份本次融資背景
4.2.2 駱駝股份本次融資目的
4.3 駱駝股份選擇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原因分析
4.3.1 降低相關融資成本
4.3.2 降低代理成本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4.3.3 降低信息不對稱的影響程度
4.4 發(fā)行可轉換債券可能面臨的風險
4.4.1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4.4.2 環(huán)保風險
4.4.3 與募投項目相關的風險
4.4.4 稅收風險
4.4.5 與可轉債相關的風險
4.4.6 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風險
4.5 發(fā)行可轉換債券的財務分析
4.5.1 資產結構分析
4.5.2 負債結構分析
4.5.3 償債能力分析
4.5.4 營運能力分析
4.6 本次發(fā)行募集資金對公司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的影響
4.6.1 對經營情況的影響
4.6.2 對財務狀況的影響
4.7 駱駝股份發(fā)行可轉換債券方案分析
4.7.1 發(fā)行的規(guī)模和期限
4.7.2 票面利率的確定
4.7.3 轉股期限與轉股價格的確定及調整
4.7.4 贖回條款與回售條款
5 提升上市公司再融資效率的對策與建議
5.1 充分使用各種再融資方式以提高融資效果
5.1.1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5.1.2 選擇適當資本結構防范融資風險
5.1.3 加強資金運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5.1.4 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回報投資者
5.2 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以規(guī)范上市公司融資行為
5.2.1 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的建立
5.2.2 規(guī)范上市公司再融資行為
5.2.3 發(fā)展和完善企業(yè)債券市場
5.3 嚴格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以提升監(jiān)管效率
5.3.1 完善監(jiān)管機制并加大監(jiān)管力度
5.3.2 建立對再募集基金的后期監(jiān)督機制
5.3.3 建立多元化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體系
5.4 大力發(fā)展機構投資者以引導價值投資理念
5.4.1 完善證券投資者的結構
5.4.2 建立社會公信機制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4710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34710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