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規(guī)模、結構與經濟增長:中國的經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融資規(guī)模、結構與經濟增長:中國的經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融資規(guī)模 融資結構 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 生產率增長
【摘要】:本文基于社會融資規(guī)模的概念,運用中國30個省區(qū)在2001—2011年間的面板數據,考察了融資規(guī)模、融資結構對經濟增長和生產率提高的影響。研究發(fā)現,在中國現階段,融資總量相對于實體經濟規(guī)模的擴大對經濟增長和生產率提高均具有顯著的正效應,但直接融資比重的上升對經濟增長和生產率提高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金融發(fā)展影響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主要通過生產率途徑實現,資本積累渠道的作用并不突出。本文從金融體系尤其是銀行體系配置資金效率提高及資本市場融資的國有企業(yè)定位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
【關鍵詞】: 融資規(guī)模 融資結構 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 生產率增長
【分類號】:F832.4;F124;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一直是經濟學領域研究和關注的焦點問題。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從存量層面考察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績效的影響,從增量或者說流量視角研究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文獻卻極其罕見。并且,現有文獻基本集中在考察金融體系的一個或幾個方面與經濟增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萬壽橋,李小勝;中國資本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脈沖響應分析[J];財經研究;2004年06期
2 王勛;趙珍;;中國金融規(guī)模、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基于省區(qū)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11年11期
3 中國經濟增長與宏觀穩(wěn)定課題組;張平;劉霞輝;張曉晶;張磊;王宏淼;;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從動員性擴張向市場配置的轉變[J];經濟研究;2007年04期
4 林毅夫;孫希芳;姜燁;;經濟發(fā)展中的最優(yōu)金融結構理論初探[J];經濟研究;2009年08期
5 范學俊;;金融體系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的實證檢驗[J];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6 白欽先;張志文;;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中國的經驗研究[J];南方經濟;2008年09期
7 陳剛;李樹;;金融發(fā)展與增長源泉:要素積累、技術進步與效率改善[J];南方經濟;2009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龐強;;金融約束與產業(yè)發(fā)展——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數據分析[J];北方經濟;2009年18期
2 鐘永紅;;中國貨幣財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較檢驗[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熊妍婷;黃寧;王華明;;基于隨機前沿模型的對外開放與能源技術效率提升[J];商業(yè)研究;2010年09期
4 晉盛武;王圣芳;;貿易與環(huán)境質量:基于面板數據的分析[J];商業(yè)研究;2011年10期
5 邵全權;;中國保險業(yè)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和影響——基于單方程估計和系統估計的實證研究[J];保險研究;2012年04期
6 孫園園;黃坤;;關于我國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分析[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2期
7 向波;;中國全要素生產率變動趨勢的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17期
8 于澤慧;;經濟轉型時期我國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30期
9 衛(wèi)彥琦;;我國金融產業(yè)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2年03期
10 汪辦興;汪興隆;;中國需要選擇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嗎[J];財經科學;2006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郁方;中國銀行業(yè)壟斷與規(guī)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宏觀經濟的總體特征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曹珂;中國金融發(fā)展與比較優(yōu)勢:外部融資視角[D];南開大學;2010年
4 燕安;我國人力資本與區(qū)域經濟增長差異趨向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劉梅生;金融結構對產業(yè)結構變動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6 張宏霞;中國地方政府投資效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周明海;中國勞動收入份額變動的測度與機理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8 韓鳳舞;貿易開放和金融開放的互動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陳亮;信息化對工業(yè)化的推動作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葉勇;廣東利用外資質量的評估及對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棟;信息化對能源強度變動影響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何平;中部地區(qū)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東;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中國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比較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楊巨;初次收入分配、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潛力[D];湘潭大學;2010年
5 魯濤;國有銀行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6 姚群;江西金融發(fā)展與產業(yè)結構的關系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7 帥富成;長株潭區(qū)域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0年
8 陳曉瑩;東北地區(qū)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熊磊;我國保險發(fā)展經濟增長效應的實證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劉艷萍;商業(yè)銀行、股票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萬壽橋,李小勝;中國資本市場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脈沖響應分析[J];財經研究;2004年06期
2 尹希果;陳剛;潘楊;;分稅制改革、地方政府干預與金融發(fā)展效率[J];財經研究;2006年10期
3 曹嘯,吳軍;我國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格蘭杰檢驗和特征分析[J];財貿經濟;2002年05期
4 張志文;;馬來西亞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債券市場的視角[J];國際金融研究;2007年07期
5 趙志君;金融資產總量、結構與經濟增長[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6 王志強,孫剛;中國金融發(fā)展規(guī)模、結構、效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經驗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7 沈坤榮,張成;金融發(fā)展與中國經濟增長——基于跨地區(qū)動態(tài)數據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8 胡宗義,寧光榮;資本市場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何楓,陳榮,何林;我國資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關分析[J];經濟學家;2003年05期
10 張志文;白欽先;;公司債券市場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韓國的經驗研究[J];經濟學家;2007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德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與就業(yè)問題[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1996年04期
2 黃湘寧;;關于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計算方法的探討[J];能源研究與利用;1997年02期
3 張紹華;當前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及其研究的對策與措施[J];中國包裝;1999年06期
4 魏龍,張云峰;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與經濟增長相關性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1年11期
5 畢軍賢;資源型城市經濟增長因素相關性分析[J];中國煤炭經濟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6 鄭愛文,段西寧;就業(yè)·經濟增長·人的全面發(fā)展[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06期
7 趙義;“十一五”,轉型政府怎樣出牌? 一份規(guī)劃,一份承諾[J];南風窗;2005年20期
8 何念如;審視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兼論宏觀調控的影響[J];探索與爭鳴;2005年11期
9 彭中文,李勇輝;城鎮(zhèn)住宅消費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國際比較[J];消費經濟;2005年05期
10 孟科學;;我國金融結構變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卓成霞;;金融危機下保就業(yè)與保經濟增長的博弈研究[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9年
2 劉渝琳;白艷蘭;;金融深化影響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機制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吳開;夏鑫;;技術創(chuàng)新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劉忠文;;經濟增長與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淺析[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中國科協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維國;楊曉華;;我國國債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計量分析——兼論國債負擔對國債經濟增長效應的影響[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高子建;;投資、消費和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動態(tài)影響分析——基于狀態(tài)空間模型[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蔡中華;劉為;;可持續(xù)發(fā)展視角下的自然資本投資模型[A];和諧發(fā)展與系統工程——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唐滔;;重慶產業(yè)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A];成渝地區(qū)城鄉(xiāng)統籌與區(qū)域合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張建民;劉振娥;;流通業(yè)對湖北省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A];第五屆中國中部商業(yè)經濟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曹林峰;劉黃金;;蘇北經濟發(fā)展中的人力資本分析[A];江蘇省現場統計研究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見習記者 徐歡;野村證券:中國將延續(xù)投資熱潮[N];證券時報;2009年
2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 博士 沈建光;工資上漲帶來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動力[N];上海證券報;2010年
3 記者 何顯春;省建設廳開展中央投資污水垃圾設施項目自查工作[N];經濟信息時報;2009年
4 胡梅娟 嵇哲;區(qū)域合作為經濟增長添活力[N];中國改革報;2003年
5 ;追求經濟增長要繃緊“節(jié)能減排”這根弦[N];江蘇科技報;2007年
6 大江;增長是標 發(fā)展才是本[N];中國改革報;2007年
7 張魁興;保增長不能飲鴆止渴[N];證券時報;2009年
8 曉蕾;保增長的關鍵是保內需和就業(yè)[N];中國信息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方方;失衡現象應逐步改善[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10 記者 林馥盛;經濟增長和節(jié)約能源實現雙贏[N];汕頭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琳;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程治中;論城市化與經濟增長[D];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
3 關春華;印度對外貿易政策改革績效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4 黃菁;環(huán)境污染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系及影響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5 曾祥炎;基于宏觀產權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國經濟增長研究[D];遼寧大學;2009年
6 劉暢;中國益貧式增長中的經濟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9年
7 方化雷;中國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污染之間的關系[D];山東大學;2011年
8 曹棟;基于代際疊代模型的經濟增長復雜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9 李峰;金融發(fā)展、金融結構變遷與經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10 陳國鑾;邁向市場經濟中的中國人才資源開發(fā)與經濟增長[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曉黎;青島市經濟增長與環(huán)境污染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李田田;標準對湖南省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3 候志德;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張亞軍;天津市環(huán)境質量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D];天津大學;2010年
5 郭剛軍;遼寧高新技術產業(yè)對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7年
6 魯濤;國有銀行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7 王洪艷;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0年
8 程健;中國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孫路;信息技術促進經濟增長機理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閻麗芬;次貸危機爆發(fā)后出口貿易減少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183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718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