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信貸論文 >

大股東持股比例、投資者保護與掏空行為——來自我國滬市民營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1-08 09:01
【摘要】:通過借鑒LLSV掏空模型來構建數(shù)理模型,考察大股東持股比例、投資者保護與掏空行為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并以滬市民營上市公司2007年~2009年的關聯(lián)交易數(shù)據(jù)為基礎進行了實證分析。結(jié)果表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掏空行為呈現(xiàn)出典型的倒U型曲線關系,且當企業(yè)存在占優(yōu)控制型大股東時掏空行為更嚴重;法律環(huán)境水平的提高能夠有效抑制掏空行為,而信用水平對掏空行為的約束效果并不明顯。
[Abstract]:By using LLSV tunneling model as a reference to construct mathematical model,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herent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reholding ratio of large shareholders,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tunneling behavior, and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 data of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from 2007 to 200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first largest shareholder has a typical inverted U curve relationship with tunneling behavior, and the tunneling behavior is more serious when there are dominant and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n the enterpris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environment level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tunneling behavior, but the effect of the credit level on the tunneling behavior is not obvious.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商學院;
【分類號】:F224;F275;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馬曙光;黃志忠;薛云奎;;股權分置、資金侵占與上市公司現(xiàn)金股利政策[J];會計研究;2005年09期

2 武立東;張云;何力武;;民營上市公司集團治理與終極控制人侵占效應分析[J];南開管理評論;2007年04期

3 謝軍;;第一大股東持股和公司價值:激勵效應和防御效應[J];南開管理評論;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鄧建平;曾勇;何佳;;改制模式、資金占用與公司績效[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07年01期

2 雷光勇;劉慧龍;;控股股東性質(zhì)、利益輸送與盈余管理幅度——來自中國A股公司首次虧損年度的經(jīng)驗證據(jù)[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07年08期

3 楊德明;辛清泉;;投資者關系與代理成本——基于上市公司的分析[J];經(jīng)濟科學;2006年03期

4 高雷;何少華;黃志忠;;公司治理與掏空[J];經(jīng)濟學(季刊);2006年03期

5 程文莉;許弋;;股權分置改革給國有資產(chǎn)管理帶來的問題及對策[J];經(jīng)濟縱橫;2006年11期

6 黃志忠;;股權比例、大股東“掏空”策略與全流通[J];南開管理評論;2006年01期

7 李卓;宋玉;;股利政策、盈余持續(xù)性與信號顯示[J];南開管理評論;2007年01期

8 劉莉;朱文莉;;我國上市公司現(xiàn)金股利政策的特征及問題的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12期

9 李臘生;;論股權分置改革后的投資者利益保護[J];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2007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程睿;中國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2 崔萍;中國上市公司投資不足和過度投資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3 劉丹丹;控股股東占資行為的經(jīng)濟危害及解決途徑初探[D];復旦大學;2006年

4 鄧建平;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與效率[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5 嚴整;上市公司利益沖突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6 劉康兵;資本市場不完美、不確定性與公司投資[D];復旦大學;2007年

7 廖旗平;流通權定價、股權分置改革與公眾投資利益保護[D];中山大學;2006年

8 羅本德;上市公司治理與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9 宋小保;控股股東代理條件下的利益侵占及其經(jīng)濟后果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10 宋玉;機構投資者持股、信息優(yōu)勢與市場反應[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云龍;股權分置改革下公司財務與會計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2 陳振華;中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代理問題對現(xiàn)金股利政策影響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3 孫彬;上市公司配股后大股東資金占用動因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4 何少華;中國基金管理人的持股偏好[D];汕頭大學;2006年

5 李曉曉;深市上市公司現(xiàn)金股利政策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潘蕾;基于不同股權結(jié)構下的現(xiàn)金股利政策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7 劉婧;財務危機下利益相關者行為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8 秦志強;基于公司現(xiàn)金股利的債務融資治理效應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9 王賽熹;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與代理成本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10 沈沛;我國上市公司優(yōu)化資本結(jié)構的調(diào)整成本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百三,謝曙光;關于中國民營上市公司低績效問題的深層思考[J];財經(jīng)科學;2003年01期

2 陳國輝,趙春光;上市公司選擇股利政策動因的實證研究[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0年05期

3 原紅旗;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財經(jīng)研究;2001年03期

4 唐清泉,羅當論,張學勤;獨立董事職業(yè)背景與公司業(yè)績關系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05年01期

5 馮根福,馬亞軍,姚樹潔;中國上市公司擔保行為的實證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05年03期

6 黃福廣,齊寅峰;控股組織結(jié)構下的控制權與控制利益問題研究[J];管理世界;2001年01期

7 劉峰,賀建剛,魏明海;控制權、業(yè)績與利益輸送——基于五糧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8 崔明峰,歐山;英美法上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J];河北法學;2000年03期

9 陳曉,陳小悅,倪凡;我國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號傳遞效應的實證研究[J];經(jīng)濟科學;1998年05期

10 謝軍;;第一大股東、股權集中度和公司績效[J];經(jīng)濟評論;2006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志忠;非有效市場下的股票市場定價模型[D];廈門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宇;王玉濤;;控制權轉(zhuǎn)移、投資者保護和股權集中度——基于控制權轉(zhuǎn)移的新證據(jù)[J];金融研究;2010年03期

2 馬福昌;;論股權集中度與投資者保護[J];商業(yè)時代;2010年30期

3 岳義高;王曉林;郝鵬飛;;我國上市公司配股公告的市場反應——基于投資者保護角度的分析[J];商業(yè)經(jīng)濟;2011年07期

4 舒紹敏;;股權分置改革、控制權轉(zhuǎn)移與投資者保護:基于控制權私有收益的檢驗[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9年10期

5 李海英;劉志遠;;終極控制權、機構持股與投資者保護[J];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6 姚頤;劉志遠;;機構投資者具有監(jiān)督作用嗎?[J];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7 魏鋒;;基于股權結(jié)構的投資者保護與公司多元化[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8期

8 曹玉貴;張佳佳;王煥煥;;股權結(jié)構、投資者保護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年02期

9 ;胡汝銀:以公民為本的法治社會是制度建設的基本導向[J];領導決策信息;2003年14期

10 范小雯;;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增泉;;所有權安排與股票價格的同步性——來自中國股票市場的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2 張宏亮;崔學剛;;投資者關系、公司價值與投資者保護——基于金牌董秘評比結(jié)果的實證研究[A];首屆內(nèi)部控制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陳言;;中小投資者保護、“隧道效應”與公司價值[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4 高明華;楊靜;;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績效的影響因素[A];與時俱進 開拓進。ㄏ拢C];2002年

5 江偉;;掏空與支持——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6 閆緒奇;高雨;張惠梓;白鴿;;管理層持股與公司績效的研究——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7 楊清香;胡向麗;俞麟;;產(chǎn)權性質(zhì)、股權結(jié)構與投資行為——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祁懷錦;王紅巖;;中國虧損上市公司股權結(jié)構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9 彭中文;何靜雅;;股權結(jié)構、公司規(guī)模與經(jīng)營績效——基于控制權轉(zhuǎn)移的中國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分析[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10 劉亭立;楊松令;;上市公司股東關系分析:基于實際控制人的視角[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笑一;萬科增發(fā)為整體并購南都埋伏筆[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姚偉;金融雙雄暗戰(zhàn)山城[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3 證券時報記者 盧青;山東上市公司國有股權將設最低持股比例[N];證券時報;2008年

4 康書偉;山東國資委擬設最低持股比例[N];中國證券報;2008年

5 王柄根;萬科聯(lián)手一航集團 締造共贏格局[N];證券時報;2007年

6 記者 杜登彬;外商投資中西部政策繼續(xù)放寬[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7 本報記者  翁海華;上海制造國有股權管理新“模板”[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8 張新;合建10億元子公司:萬科一航聯(lián)手造房[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9 敖虹;股權結(jié)構分散制約對價方案 金地股改10送1.8[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6年

10 吳銘;中航地產(chǎn)向四子公司增資4.94億[N];中國證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倪澤強;投資者保護與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的省際差異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安靈;中國上市公司所有權結(jié)構與投資行為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3 孟子平;A股盈余公告的投資者保護水平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4 白平;投資者保護視角下會計信息質(zhì)量測度體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陳兆松;我國證券公司股權結(jié)構與公司治理效率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6 周瑋;中國上市公司退市機制有效性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7 葉勇;上市公司終極控制權效應研究及實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8 劉肅毅;股市危機及安全網(wǎng)的理論和經(jīng)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9 徐穎文;機構投資行為及其對證券市場安全影響[D];湖南大學;2009年

10 許偉河;基于市場反應、內(nèi)幕交易、流通股結(jié)構的股權分置改革實證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昱;我國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劉星;股權分置改革前后的投資者保護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吳楠;投資者保護視角下的制度環(huán)境與并購規(guī)模關系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4 黃賢兵;中小投資者保護對公司價值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5 王敏慧;公司債券融資及其風險管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楊培培;股權結(jié)構與投資者保護[D];石河子大學;2010年

7 于,;法與金融理論及在中國證券市場的實證檢驗[D];山東大學;2008年

8 陳誠;投資者保護與金融風險防范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9 蔡敏;投資者保護與企業(yè)價值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10 楊麗麗;股權集中度、投資者保護與會計信息披露質(zhì)量關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043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4043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bdd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