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美元的運動規(guī)律及其發(fā)展趨勢——基于馬克思金融理論與歷史經(jīng)驗的解讀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dollar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as a monetary form, bu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of its movement law still exist. During the credit currency period, the dollar remained stable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had national credit and a strong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Entering the modern currency era, with the relative weak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ollar has become very unstable, the trend of depreciation is very obvious, and the credit base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has been shaken. For a long time, the United States has adopted low savings, low interest rate debt consumption patterns, economic bankruptcy, the stability of the world's monetary value has been lost, the dollar risk has risen sharp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good preparations in advance, reduce US dollar reserves, adjust its strategy of external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improve its ability to guard against risks in the world monetary system and share the benefits of the world currency.
【作者單位】: 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09YJA790061) 洛陽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資助課題(2007D133)
【分類號】:F827.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力永;馬克思與海德格爾批判形而上學的根本差異[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張鳴年;“文化”與“文明”內涵索解與界定[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與龍蛇神話[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4 劉鵬;當代工人階級先進性問題探討——論工人階級的新變化和馬克思工人階級先進性理論的生命力[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5 孫顯元;“以人為本”的社會結構觀[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唐建生;關于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倫理思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7 潘德榮;回顧與反思:關于馬克思主義詮釋學的探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8 張躍進;論農(nóng)村土地使用權資本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9 陳愛萍;馬克思“市民社會”概念的演變[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10 喬東義;李澤厚實踐論美學的問題與反思[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吳易風;;馬克思的產(chǎn)權理論——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40周年[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jīng)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2 馬光秋;;馬克思的企業(yè)理論與新制度經(jīng)濟學的企業(yè)理論比較[A];第一屆中國政治經(jīng)濟學年會應征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鑫;論鄧小平的發(fā)展觀及其在中國的實踐[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申建中;民事再審程序改造及再審之訴建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蘭天山;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4 曾祥正;信息網(wǎng)絡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5 王強;市場導向下的中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6 鐘慶才;人力資本產(chǎn)權與實現(xiàn)機制分析[D];暨南大學;2002年
7 方可;探索北京舊城居住區(qū)有機更新的適宜途徑[D];清華大學;2000年
8 陳柳;中國商業(yè)銀行競爭力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9 劉家新;政府儲蓄論[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10 孫宏;中國城市化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惠君;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模式[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龍岳華;教育的沉重——由“減負”所引發(fā)的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劉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彭金柱;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與新制度經(jīng)濟學關于制度變遷理論的比較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5 李彥敏;河北省土地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評價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6 肖江;生態(tài)科學觀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構建[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7 冷小青;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我國的環(huán)境道德建設[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劉衛(wèi)軍;證券市場風險的法律控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1年
9 許學征;翻譯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10 馬霖;村民自治與中國民主化進程[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帆;;從不均衡走向均衡——兼論中國應對美國經(jīng)濟衰退[J];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2 夏斌;陳道富;;國際貨幣體系失衡下的中國匯率政策[J];經(jīng)濟研究;2006年02期
,本文編號:2370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37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