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配置的羊群現(xiàn)象——中國開放式基金的實證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rrelation of fund industry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semi-annual position data of equity and mixed open-end funds in China market from 2002 to 2009.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demand of the adjacent fund industry is 32 indicating that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the fund exists herding phenomenon in the industry level; This phenomenon is not entirely the herd phenomenon of the fund stocks in the industry level performance, nor is it all driven by the "scale-to-book to market ratio" style of investment behavior. Further studies show that the empi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enomen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the related signal theory.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行為金融前沿問題研究”(批準號:70932002)的資助
【分類號】:F224;F83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文博;賴泉勇;楊運澤;;我國開放式基金動態(tài)資產(chǎn)配置能力研究——基于H-M-FF3模型的檢驗[J];時代金融;2011年14期
2 王曉潤;孫鑫;;基于VaR-GARCH模型的開放式基金風險實證分析[J];商業(yè)時代;2011年20期
3 莫曉蓮;張雙弦;;開放式基金的VAR-Sharp績效分析[J];時代金融;2011年21期
4 孫冰巖;;基于Fama-French模型的開放式基金績效評價[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年13期
5 楊湘豫;周再立;;基于Copula-TARCH的開放式基金投資組合風險的實證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11年06期
6 杜子平;何輝;張勇;馮嘉毅;;基于GJR-ALaplace方法的開放式基金風險研究[J];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7 丁志國;趙晶;徐德財;張曉野;;“名義”風格與投資組合“黑箱”——基金風格漂移行為的動態(tài)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王南;王曼;;我國積極配置型基金積極組合管理能力研究[J];時代金融;2011年17期
9 馬天翼;;中產(chǎn)家庭如何“理”出幸福生活[J];中國外匯;2011年08期
10 牛新艷;;證券投資基金評價的凈值模擬方法及實證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魏小波;吳潤衡;;對我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收益率波動性的一點淺析[A];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進展——2010(13)卷[C];2010年
2 李曉梅;劉志新;;基于同群效應的基金經(jīng)理投資決策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宋光輝;郭文偉;;基于DEA的中國開放式基金運營效率的實證分析[A];第四屆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Ⅰ)[C];2008年
4 趙秀娟;汪壽陽;;中國證券投資基金運行效率實證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性玉;田建強;;基于面板數(shù)據(jù)的基金管理費實證分析[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導 佟琳;2006年你從哪個渠道去“掘金”[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6年
2 周洛華;吁請創(chuàng)設“開放式房地產(chǎn)基金”[N];上海證券報;2007年
3 王振芳;地鐵沿線樓盤:新投資方向[N];經(jīng)濟視點報;2008年
4 楊銘;基金危機蔓延 外資乘虛掠食德地產(chǎn)[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劉傳建 陳露耘;“社區(qū)自治是學習的過程”[N];四川日報;2006年
6 周紀;歐洲基金盯上亞洲樓市[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7 王吉緋;不做房奴更別做股奴[N];民營經(jīng)濟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于曉娜;炒賣是上漲的最主要原因[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6年
9 劉秀浩;新加坡太平星設20億美元亞洲房產(chǎn)基金[N];東方早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陳曉東;閑置房:出租還是出售?[N];海峽財經(jīng)導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品;開放式基金費用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孫思;中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價值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3 董入芳;開放式基金對股市波動性的影響機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4 徐占東;開放式基金業(yè)績評價和投資風格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5 薛強軍;開放式基金流動性及其風險管理[D];浙江大學;2007年
6 帥晉瑤;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管理[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7 陳權寶;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業(yè)績評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8 陳麗娟;中國開放式基金組合的市場風險度量[D];東華大學;2011年
9 蔣曉全;證券投資基金資產(chǎn)配置及其績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伏愛國;證券投資基金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及其微觀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林;基于分形理論的我國開放式基金風險度量和業(yè)績評價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2 陸瀟;我國開放式基金綜合業(yè)績與申購贖回的實證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3 梁亮;我國開放式基金業(yè)績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4 王茂林;我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績效評價與實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胡仁華;基于下偏矩的開放式基金投資風險的計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6 程婧;我國開放式基金業(yè)績的實證分析[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7 王彬;我國開放式基金競賽行為的實證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豐珂;基于持股偏好模型的我國開放式基金選股策略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9 李春天;開放式基金股票資產(chǎn)組合的流動性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喬林;開放式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分析[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3147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31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