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業(yè)銀行轉型內涵與方向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city is to define the market position, cultivate the main busines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crea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realize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and the rapid integration of banking supervis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has become a common task facing our banking industry.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ity commercial bank"), born out of the city credit cooperative, must proceed from its own reality, determine the transition strategy, choose the transition path, and avoid falling into the trap of homogeneity transformation.
【作者單位】: 上海銀行戰(zhàn)略管理部;
【分類號】:F832.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賦雯;;探析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比較優(yōu)勢及有效實施的方案——以江蘇教育學院“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開展情況為例[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2 方五一;張尉;;基于核心競爭力的城市商業(yè)銀行戰(zhàn)略聯(lián)盟研究[J];海南金融;2011年07期
3 廖婧琳;張捷;;外資利用與中國產業(yè)比較優(yōu)勢的相關性研究[J];亞太經濟;2011年04期
4 馮邦彥;;香港作為全球性金融中心的比較優(yōu)勢與差距[J];南方金融;2011年05期
5 山東銀監(jiān)局城市商業(yè)銀行監(jiān)管處課題組;;城商行跨區(qū)域經營探析[J];金融發(fā)展研究;2011年08期
6 張吉光;;城商行跨區(qū)域發(fā)展五年總結:現(xiàn)狀、特點及問題[J];銀行家;2011年07期
7 ;堯都農商行轉型進行時[J];中國農村金融;2011年15期
8 左溆;;貿易金融“潤滑”外貿產業(yè)鏈[J];現(xiàn)代商業(yè)銀行;2010年05期
9 卞玉葉;胥剛;;建設“大家庭”式的企業(yè)文化——江蘇射陽農商行企業(yè)文化踐行錄[J];中國農村金融;2011年16期
10 周燕;路遙;;FDI對我國貿易結構優(yōu)化的影響分析及政策建議[J];中國集體經濟;2011年2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具恒;杜萬坤;王侖;;西安高新區(q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對策研究[A];陜西省體制改革研究會2006-2007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2 李具恒;杜萬坤;王侖;;西安高新區(q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對策研究[A];陜西省體制改革研究會2007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3 楊芳玲;;淺析西部地區(qū)吸引外資的比較優(yōu)勢[A];陜西省社會科學界解放思想論壇文集[C];2003年
4 陳學彬;徐明東;劉明學;李世剛;余辰俊;孫婧芳;蘆東;董益盈;;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國際收支影響的實證分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5 楊先明;袁帆;;為什么FDI沒有西進——從產業(yè)層面分析[A];“中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與泛珠三角區(qū)域合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中國人民銀行黃石市中心支行中國人民銀行襄樊市中心支行中國人民銀行恩施州中心支行聯(lián)合課題組;;湖北省損傷券集中復點的現(xiàn)狀、模式分析與對策建議[A];湖北錢幣?偟谌赱C];2004年
7 王建;;次債危機前景與中國的國家利益[A];2008中國改革論壇——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文集[C];2008年
8 吳勤學;王瑞豐;李錫鈴;王曉芳;;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現(xiàn)狀、特點與戰(zhàn)略對策[A];2004中國生產力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5年
9 伍戈;;豪斯克-麥奇不對稱效應與經常賬戶失衡的結構性成因[A];中國金融學會第八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C];2005年
10 吳曉東;岑江龍;;人民幣升值不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意外的驚喜[A];21世紀初世界經濟格局與中美經貿關系:全國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擴大會議暨“21世紀初世界經濟格局與中美經貿關系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陳超;主權財富基金應發(fā)揮五重比較優(yōu)勢[N];上海證券報;2011年
2 記者 湯一原;市商行科技促服務[N];北京日報;2001年
3 本報特約研究員 王曙光;農行服務“三農”必須充分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唐燕;東莞商行:要做精品行[N];信息時報;2000年
5 記者湯一原;北京商行存款突破千億大關[N];北京日報;2002年
6 王小仙;瞄準“市場” 再造農行比較優(yōu)勢[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9年
7 記者 李俠;23家商行獲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存管銀行資格[N];金融時報;2002年
8 ;錦州商行:IT與業(yè)務齊發(fā)展[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9 孫繼山;“比較優(yōu)勢”應有升級版[N];國際商報;2007年
10 鄭集春;從比較優(yōu)勢中尋求突破[N];中華合作時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熊連慶;我國對外貿易戰(zhàn)略與人民幣匯率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曹珂;中國金融發(fā)展與比較優(yōu)勢:外部融資視角[D];南開大學;2010年
3 周澤紅;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外貿效益[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5年
4 陽佳余;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D];湖南大學;2006年
5 鐘晶晶;貿易開放與金融發(fā)展互動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高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演變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吉林大學;2011年
7 吳昊;中國金融發(fā)展與出口結構優(yōu)化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8 蘇麗萍;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實踐和中國的戰(zhàn)略選擇[D];廈門大學;2006年
9 宋維佳;基于FDI的我國企業(yè)“走出去”戰(zhàn)略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6年
10 張希慧;我國民間金融發(fā)展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季駿;我國中小商業(yè)銀行發(fā)展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2 劉莉莎;貨幣互換在中國的應用及風險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3 鄭書林;金融服務貿易自由化與我國金融業(yè)的應對策略[D];江蘇大學;2006年
4 唐敏;資產證券化融資的比較優(yōu)勢及在我國企業(yè)的應用和發(fā)展[D];湘潭大學;2008年
5 林美;民營科技企業(yè)海外上市策略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年
6 顧禮俊;信用風險量化模型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7 李蓮花;韓國對華直接投資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王能;購買力平價理論的實驗檢驗[D];江蘇大學;2007年
9 劉偉;在華外資銀行進入動因、效應及我國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10 陳孝光;我國商業(yè)銀行國際化經營動因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192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21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