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信貸論文 >

高管薪酬契約與商業(yè)銀行綜合績效——基于我國上市銀行的實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6-28 23:06

  本文選題:上市銀行 + 高管薪酬; 參考:《中央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摘要】:本文選取我國14家上市銀行2005-2009年間的面板數(shù)據(jù),考察我國上市銀行高管薪酬激勵契約的有效性。運用固定效應模型估計結果顯示,我國上市銀行已經(jīng)建立起基于業(yè)績的高管薪酬制度,上市銀行的薪酬體制越來越向市場化激勵靠近,但是高管薪酬績效敏感性高于一般上市公司,主要采取了"高報酬-業(yè)績敏感性"激勵機制。對于國有控股銀行而言,政府對高管任命的控制權模糊了董事會與高管人員的委托—代理關系,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委托-代理關系鏈,實證研究表明,中央或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銀行存在高管薪酬管制問題,高管貨幣化薪酬平均水平相對較低,形成了"準市場化"的高管激勵體系。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the panel data of 14 listed banks from 2005 to 2009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cen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listed banks. The results of fixed effect model show that th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system based on performance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China, and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listed banks is more and more close to the market incentive.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sensitivity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general listed companies, which mainly adopts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high pay-performance sensitivity". For state-owned holding banks, the government's control over executive appointments obscures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of directors and executives, and forms a special chain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There exists the problem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regulation in listed banks controlled by central or local governments. The average level of executive monetization compensation is relatively low, which forms a "quasi-market-oriented" executive incentive system.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院;中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銀行高管薪酬激勵機制與綜合績效:基于上市銀行的實證研究”(批準號20100470575)的資助
【分類號】:F832.33;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學彬;中國商業(yè)銀行薪酬激勵機制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喬海曙;王軍華;;我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薪酬激勵有效性研究[J];金融論壇;2006年05期

2 宋增基;陳全;張宗益;;上市銀行董事會治理與銀行績效[J];金融論壇;2007年05期

3 王偉;劉協(xié)力;;當前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問題探究[J];經(jīng)濟師;2007年03期

4 吳志遠;;基于“共同治理模式”的農(nóng)村信用社治理結構分析[J];求實;2007年04期

5 馬志娟;陳寶敏;;從內(nèi)部控制和長期激勵入手防范商業(yè)銀行舞弊[J];江蘇商論;2006年11期

6 李煥龍;董海防;;國有商業(yè)銀行人力資本激勵機制研究[J];山東紡織經(jīng)濟;2007年01期

7 譚政勛;王聰;;商業(yè)銀行貸款競爭行為的比較研究——基于人力成本差異的分析[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楊谷芳;基于成本與人本理念的信貸管理再造[D];湖南大學;2006年

2 周四軍;中國商業(yè)銀行效率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3 張偉;信息、權力配置與公司治理[D];山東大學;2007年

4 申茹;有效治理結構與激勵性規(guī)制的互動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5 楊達遠;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zhí)m;農(nóng)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與效率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7 代金宏;會計邏輯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8 龔澄;中國商業(yè)銀行全面資本管理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鑫云;國有商業(yè)銀行經(jīng)理層激勵約束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李芝蘭;中資商業(yè)銀行與外資商業(yè)銀行競爭力比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3 李東昕;經(jīng)濟轉軌時期金融深化與銀行穩(wěn)定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4 錢榮華;論我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內(nèi)部控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5 王丹;我國商業(yè)銀行薪酬激勵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6 曾小江;我國商業(yè)銀行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7 盧雄文;國有商業(yè)銀行知識資本管理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8 李詩田;我國銀行高管監(jiān)管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9 莫海云;國有商業(yè)銀行經(jīng)營者薪酬激勵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10 張軍;城市商業(yè)銀行中小企業(yè)授信管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雎國余,藍一;企業(yè)目標與國有企業(yè)改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陳冬華;地方政府、公司治理與補貼收入——來自我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財經(jīng)研究;2003年09期

3 蔣海;金融監(jiān)管中的激勵沖突與調(diào)整[J];財經(jīng)研究;2004年01期

4 肖繼輝;我國上市公司經(jīng)理報酬水平的制度特征研究[J];財貿(mào)研究;2005年05期

5 李華民;國有商業(yè)銀行薪酬體制改革及激勵目標改進[J];金融論壇;2003年03期

6 喬海曙;王軍華;;我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薪酬激勵有效性研究[J];金融論壇;2006年05期

7 張仁德,韓晶;國有經(jīng)濟腐敗的委托代理因素分析[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3年02期

8 李富國,楊智斌;商業(yè)銀行:高層經(jīng)營管理者激勵約束機制的動態(tài)模型[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4年04期

9 陳學彬,張文;完善我國商業(yè)銀行激勵約束機制的博弈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10 茍開紅;我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薪酬構成及長期激勵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曉艷;我國電力產(chǎn)業(yè)管制治理結構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君陽;徐娜;;高管薪酬契約與商業(yè)銀行綜合績效——基于我國上市銀行的實證分析[J];中央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2 欒天虹;吳靈玲;;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對風險承擔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jīng)濟;2011年15期

3 韓婧姝;;我國上市銀行2010年第三季度綜合財務指標分析[J];企業(yè)研究;2011年18期

4 李斌;張新美;;金融危機期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研究[J];珞珈管理評論;2009年02期

5 高貴富;吳俊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管理權力論的分析[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丁敏;;上市公司高管貨幣薪酬與在職消費的關系分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11年14期

7 盧清;;華爾街高管薪酬效應評價[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14期

8 李瑞;馬德芳;祁懷錦;;高管薪酬與公司業(yè)績敏感性的影響因素——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11年09期

9 苗昱;;資源配置視角下的我國上市銀行經(jīng)營績效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陳勝藍;盧銳;;新股發(fā)行、盈余管理與高管薪酬激勵[J];管理評論;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清剛;胡亞君;;管理層權力與異常高管薪酬行為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陳毅輝;袁慶林;;江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響因素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3 諶嘉席;;我國金融業(y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公司業(yè)績的實證研究——來自2001年~2008年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劉浩;楊爾稼;李灝;孫錚;;公允價值計量與高管薪酬契約的動態(tài)調(diào)整[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翟旭;楊丹;;中國上市銀行實質(zhì)性漏洞評價體系的構建[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陳林榮;;獨立董事對家族高管薪酬治理效應的實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周方召;周正;曲振濤;孫凱;;利益共謀還是監(jiān)督激勵——基于中國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漲與公司績效的實證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李春玲;劉亞偉;胡雪;;企業(yè)內(nèi)部控制與高管薪酬體系有效性實證研究——基于長三角地區(qū)滬深上市公司的分析[A];首屆內(nèi)部控制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謝盛紋;胡苗苗;;企業(yè)成長性、高管薪酬與企業(yè)價值——以2005-2009年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為例[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何杰;陳世雄;李勝;;中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響因素研究——基于1999-2009面板數(shù)據(jù)的經(jīng)驗分析[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見依;高管薪酬一再飚升[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5年

2 樊艷兵;規(guī)范高管薪酬,先打破“兩棲身份”[N];檢察日報;2008年

3 樊艷兵;法律緣何管不了國企高管薪酬[N];上海證券報;2008年

4 林U,

本文編號:20797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0797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e10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