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道路設計的再評估
本文選題:人民幣國際化 + 跨境貿(mào)易人民幣結(jié)算; 參考:《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14年01期
【摘要】:各種人民幣國際化道路設計的共同點是分步實現(xiàn)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不完全可兌換和國內(nèi)金融發(fā)展滯后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約束。中國通過多種方式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其核心措施是跨境貿(mào)易人民幣結(jié)算和發(fā)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人民幣國際化試驗取得了積極成果,并表現(xiàn)出明顯的"非均衡"特征。中國需要繼續(xù)完善人民幣國際化的宏觀條件,為企業(yè)和銀行主動參與國際化創(chuàng)造基礎,同時采取多元方式提高企業(yè)在國際交易中的定價能力和銀行的服務水平。
[Abstract]:The common denominator of all kind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road design is to realiz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step by step. Incomplete convertibility of RMB and lag of domestic financial development are the main constraint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China promot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ts currency in a variety of ways, the core of which is the settlement of cross-border trade in renminb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offshore renminbi market in Hong Kong.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ment has achieved positive results, and has shown obvious "non-equilibrium" characteristics. China needs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macro condition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create the foundation for enterprises and bank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o adopt multiple ways to improve the pricing power of enterprises in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and the service level of banks.
【作者單位】: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編號:NCET-11-0894)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美國經(jīng)濟再平衡對中國經(jīng)濟的影響和宏觀對策”(項目編號:10YJC790133)
【分類號】:F83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夏斌;;2020:中國金融戰(zhàn)略的主要思考[J];國際經(jīng)濟評論;2011年02期
2 趙海寬;人民幣可能發(fā)展成為世界貨幣之一[J];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3期
3 李曉,李俊久,丁一兵;論人民幣的亞洲化[J];世界經(jīng)濟;2004年02期
4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and Monetary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J];China & World Economy;2010年02期
5 陳炳才;;人民幣國際化:主權(quán)貨幣結(jié)算和資本項目可兌換同時進行[J];武漢金融;2010年03期
6 李稻葵;劉霖林;;雙軌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J];中國金融;2008年10期
7 曹紅輝;;人民幣區(qū)域化的新進展及發(fā)展態(tài)勢[J];中國金融;2008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偉;陸曉琴;唐雪花;;希臘債務危機視角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研究[J];北方經(jīng)濟;2010年12期
2 賈輝艷;李丹;;人民幣國際化的金融監(jiān)管探析[J];北京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3 于艷麗;;淺談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與離岸金融中心建設[J];才智;2011年31期
4 張鈺;;人民幣國際化前景探析[J];財經(jīng)界(學術版);2010年10期
5 唐雙寧;;美元(■)、人民幣(■)和世界貨幣(■)——基于國際貨幣體系三十年周期演變的思考[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9年04期
6 吳先紅;;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12年03期
7 楊榮海;冉萍;;基于資本要素流動的中國-東盟區(qū)域貨幣合作研究[J];財會月刊;2009年03期
8 楊榮海;宋毅;;基于經(jīng)濟周期角度的人民幣與東盟貨幣合作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9 李海英;石建勛;;國外關于人民幣國際化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基于2010—2011的相關研究匯總[J];當代經(jīng)濟;2012年01期
10 李杰;;人民幣國際化問題[J];當代經(jīng)理人;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黃福寧;賈瑩瑩;;上海人民幣產(chǎn)品中心建設:阻礙因素及破除對策[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2 黃文青;;東亞國家匯率制度選擇的困境與對策[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凌云;“雙本位”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與影響[D];南開大學;2010年
2 王素琴;貨幣錯配下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3 陳治國;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楊現(xiàn)領;美元錨的退出與人民幣國際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姚曉東;基于國際貨幣合作視角的人民幣區(qū)域化路徑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杜鵬;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管理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7 許祥云;日元國際化及其對人民幣的啟示[D];復旦大學;2011年
8 孫海霞;貨幣國際化條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吳曉芹;人民幣國際化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10 于學偉;基于需求視角的貨幣競爭力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禮海;人民幣國際化:前景與挑戰(zhàn)[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2 郭玲;金融危機下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與路徑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寅;新形勢下人民幣區(qū)域化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4 于亞楠;東亞貨幣合作中人民幣的地位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薛培莉;人民幣國際化[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6 楊帆;東亞匯率協(xié)調(diào)機制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武召凱;人民幣國際化路徑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武雅娜;人民幣國際化的國際經(jīng)驗借鑒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9 沈宇;人民幣國際化與貿(mào)易發(fā)展的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田瑜;“日元國際化”的進程及影響因素探析[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定核,程海泳;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J];發(fā)展論壇;1996年01期
2 李婧;解析人民幣釘住美元制[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3 陶士貴;人民幣區(qū)域化的初步構(gòu)想[J];管理現(xiàn)代化;2002年05期
4 潘理權(quán);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J];華東經(jīng)濟管理;2000年04期
5 伍志文;金融脆弱性:理論及基于中國的經(jīng)驗分析(1991-2000)[J];經(jīng)濟評論;2003年02期
6 許憲春;中國未來經(jīng)濟增長及其國際經(jīng)濟地位展望[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03期
7 趙海寬;人民幣可能發(fā)展成為世界貨幣之一[J];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3期
8 戴金平 ,熊性美;東亞貨幣合作的階段確定與形態(tài)選擇[J];南開經(jīng)濟研究;2001年04期
9 李京陽;人民幣在蒙古國流入流出情況的研究[J];改革;2002年03期
10 張麗娟,孫春廣;人民幣在香港流通、使用情況考察[J];改革;2002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慶偉;;人民幣國際化的發(fā)展階段和路徑分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0年06期
2 蔣萬進;阮健弘;張文紅;;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J];中國金融;2006年05期
3 褚華;;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依賴和模式安排[J];新金融;2009年09期
4 解艷杰;顧冠華;張琳琳;;新形勢下淺議人民幣國際化[J];科技致富向?qū)?2010年24期
5 牛風君;;從跨境貿(mào)易結(jié)算試點看人民幣國際化步伐[J];中國證券期貨;2009年06期
6 賀霜虹;楊定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企業(yè)導報;2010年08期
7 李福軍;;關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幾點思考[J];中國貨幣市場;2011年05期
8 杜榮耀;朱魯秀;;跨境貿(mào)易人民幣結(jié)算催生人民幣離岸市場[J];經(jīng)濟導刊;2009年11期
9 沈建光;;人民幣可兌換路徑初探(一)[J];金融發(fā)展評論;2011年06期
10 王信;;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問題和收益研究[J];國際貿(mào)易;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戴相龍;;人民幣國際化及匯率形成機制改革[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宋敏;;人民幣國際化[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金融危機:挑戰(zhàn)與應對”經(jīng)濟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黃志龍;;建議對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進行調(diào)整[A];中國與世界年中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C];2010年
4 逯新紅;;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0-2011)[C];2011年
5 蔡薇;黃瑞玲;;從歐美債務危機透析人民幣國際化[A];江蘇省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黃志龍;王軍;;第九章 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第六大對沖措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7 劉力臻;杜輝;;貨幣國際化的規(guī)律探索及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jīng)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8 韓長征;;人民幣國際化與中資商業(yè)銀行國際化[A];“中國入世10周年——全面開放與走向國際的中國銀行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黃福寧;賈瑩瑩;;上海人民幣產(chǎn)品中心建設:阻礙因素及破除對策[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10 劉群;;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發(fā)展路徑與深港金融合作[A];2003年中國經(jīng)濟特區(qū)論壇:特區(qū)發(fā)展與國際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莫;全球一致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將提速[N];經(jīng)濟參考報;2011年
2 吉林大學經(jīng)濟學院國際經(jīng)濟系教授 李曉;人民幣國際化兩大目標皆非坦途[N];中國證券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金濤;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選擇[N];浙江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花馨;我們應該慎言人民幣國際化[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5 本報記者 賀江兵 楊中華;人民幣國際化可在2020年前實現(xiàn)[N];華夏時報;2009年
6 記者 林建偉;人民幣國際化要邁過三道坎[N];湖北日報;2009年
7 木木;人民幣國際化道阻且長[N];證券時報;2008年
8 中央財經(jīng)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 張鐵鋼;綜合國力 決定人民幣國際化[N];證券日報;2009年
9 王偉;人民幣國際化沒有現(xiàn)成模式可循[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9年
10 記者 裴s,
本文編號:20273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02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