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A股市場IPO浪潮下的抑價問題
本文選題:IPO抑價 + 股權分置。 參考:《納稅》2017年29期
【摘要】:IPO抑價也被稱為新股發(fā)行首日溢價水平,主要是指股票在公開發(fā)行后的第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遠高于發(fā)行價的現(xiàn)象,IPO問題是股票市場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異,F(xiàn)象。對A股市場IPO浪潮下的抑價問題進行系統(tǒng)研究,有利于我國股票市場的穩(wěn)定發(fā)展。因此,本文將從A股市場IPO浪潮下的抑價問題的具體特征以及產(chǎn)生原因等方面入手來進行具體的闡述。
[Abstract]:IPO underpricing is also called the premium level of the first day of new stock issuance, which mainly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closing price of the first trading day after the public offering is far higher than the issue price. The IPO problem is a more common abnormal phenomenon in the stock market. A systematic study of underpricing in the IPO wave of A-share market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A share market IPO wave underpricing question concrete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the reason and so on aspect carries on the concrete elabor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器材有限公司;
【分類號】:F832.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卓賢;中國IPO抑價與發(fā)行方式的實證分析[J];會計之友;2003年11期
2 王春峰;趙威;房振明;;新股流動性風險及其與IPO抑價的關系[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24期
3 李金花;黃海濱;;我國中小企業(yè)板IPO抑價問題探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09期
4 何劍;;承銷商作用與中國股市IPO抑價[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夏璇;;IPO抑價理論研究綜述[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年11期
6 彭明旭;;關于IPO抑價發(fā)行原因的綜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8年01期
7 王懷前;徐笠崴;;我國IPO抑價探究以及政策建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8年07期
8 馮梅秀;孫濤;;我國A股市場IPO抑價問題新進展[J];價值工程;2008年11期
9 韓曉杰;段洪波;;IPO抑價市場存在問題及展望[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年02期
10 張小成;孟衛(wèi)東;熊維勤;;投資者行為對IPO抑價影響的比較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田利輝;;金融管制、投資風險和新股發(fā)行的超額抑價[A];2005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陸正華;梁彤纓;陳銳鋒;;創(chuàng)業(yè)投資對IPO抑價程度影響的實證分析[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與戰(zhàn)略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3 戴新民;費靜;;創(chuàng)業(yè)板IPO募資投向變更的現(xiàn)狀、原因及政策建議[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2011)論文集[C];2011年
4 金曉斌;吳淑琨;陳代云;;投資銀行聲譽、IPO質(zhì)量分布與發(fā)行制度創(chuàng)新[A];經(jīng)濟學(季刊)第5卷第2期(總第20期)[C];2006年
5 郝玉貴;危寶云;;審計師聲譽對IPO折價的影響——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李善民;陳旭;;創(chuàng)業(yè)板IPO偏低定價、公司治理與發(fā)行特征——基于中國創(chuàng)業(yè)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比較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7 張劍;;詢價制度下詢價對象報價行為的實證研究——基于IPO網(wǎng)下申購報價的特征分析[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蕾;IPO方案突變 太保年底上市A股先行[N];上海證券報;2007年
2 張友邋實習記者 劉振盛;珠海國利淡出 重慶國投劍指IPO[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3 記者 劉相華;紅墻新材謀劃A股IPO 兩實力創(chuàng)投入股“護航”[N];上海證券報;2011年
4 胡俞越 曹穎;IPO是傳統(tǒng)期貨公司的發(fā)展良途[N];期貨日報;2012年
5 記者 況玉清;平安證券成為問題IPO工廠[N];北京商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唐福勇;IPO財務核查應制度化[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3年
7 凌天亮;成為IPO晴雨表是中國股市的悲哀[N];重慶商報;2013年
8 皮海洲;IPO制度不完善是股市下跌元兇[N];經(jīng)濟參考報;2013年
9 張煒;IPO改革先應剎住新股變臉風[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吳珊;美國市場迎IPO高潮 眾新股齊受追捧[N];證券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汪宜霞;基于抑價和溢價的中國IPO首日超額收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朱暉;基于創(chuàng)業(yè)板的風險投資IPO市場效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卉娟;異質(zhì)預期對我國中小板IPO抑價的影響研究[D];東華大學;2013年
2 韓楊;核準制下新股發(fā)行抑價的統(tǒng)計分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格日樂其木格;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中國上市公司IPO抑價的實證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4 方媛;創(chuàng)業(yè)板IPO超募融資及其與企業(yè)績效的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5 傅煜;承銷商聲譽、分析師預測與IPO超募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6 商得棋;小米公司風險投資IPO退出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7 張佳雯;基于盈余管理視角的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IPO效應分析[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8 王文巖;投行聲譽對IPO財務專項自查公司撤單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9 洪李甜;IPO預披露制度對媒體有償沉默的影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5年
10 孫艷艷;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IPO績效及影響因素分析[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0011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001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