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督監(jiān)管者:程序控管思路下的金融監(jiān)管
本文選題:金融監(jiān)管 + 監(jiān)管者; 參考:《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摘要】:金融市場在利益和風險的共同作用下運行,由此,金融監(jiān)管法的發(fā)展遵循利益博弈和風險控制的制度邏輯,然而,傳統(tǒng)的金融監(jiān)管所強調的分權制衡卻不足以保障金融監(jiān)管的效率和有效性。金融監(jiān)管程序有著兼顧程序自身的正當性及其指向結果的有效性的價值理性,這種執(zhí)法程序以提高金融監(jiān)管的質量為價值取向,有別于司法程序的價值理性和制度安排。金融監(jiān)管程序規(guī)則引入績效指標來評價金融監(jiān)管的質量,不僅可以防止監(jiān)管者做壞事,而且能夠避免監(jiān)管者不作為。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law follows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interest game and risk control,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law follows the system logic of interest game and risk control.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emphasizes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checks and balances are not enough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The procedur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has the value reason o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egitimacy of the procedure itself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result. This law enforcement procedure tak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value rationality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judicial procedure. The rule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procedure introduc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which can not only prevent regulators from doing bad things, but also avoid their inac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實現(xiàn)經濟穩(wěn)定增長目標的促進型法研究”(09CFX002)
【分類號】:F832.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強昌文;弱勢群體權益法律保護意義論綱[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李靜;;陪審制度的文化解讀——兼論我國新陪審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周開寧;;契約精神與和諧社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陳治國;論羅爾斯正義觀的三個理論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5 王文科;經濟全球化、全球問題與全球倫理[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奚瑋,何艷芳;“治愈”抑或“緩解”:死刑復核程序改革論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7 王大鵬;羅爾斯“正義國家”理論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8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國的最重要原則[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9 胡云喬;洛克和盧梭的契約政府理論比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10 夏文斌;公平原則與和諧社會的建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鎖正杰;刑事程序的法哲學要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2 劉驚鐸;道德體驗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邱本;自由競爭與秩序調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孫笑俠;程序的法理[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余涌;道德權利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吳瀚飛;中國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李茹;政府干預市場的倫理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陳海光;中國法官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9 趙承壽;論司法裁判中的事實問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尹麗;民辦高等學校的發(fā)展: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勇華;簡易程序論[D];湘潭大學;2002年
2 肖理;警察出庭作證若干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3 陳聰;刑事再審程序的改革與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4 李想;論我國刑事訴訟中程序公正的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07年
5 王莉;刑事訴訟程序正義論[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6 劉德宏;論刑事訴訟審前程序中的司法審查[D];安徽大學;2001年
7 王國春;論我國刑事訴訟再審程序的改革[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8 唐新華;民事訴訟程序正義及其在中國的實現(xiàn)[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9 栗明;缺席審判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10 黃義學;論行政行為說明理由[D];鄭州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端洪;法律程序價值觀[J];中外法學;1997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俊霞;;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fā)展中的問題研究[J];特區(qū)經濟;2011年08期
2 李聰;;百年迷失[J];中國企業(yè)家;2011年18期
3 朗月;;對監(jiān)管事業(yè)始終如一——記深圳銀監(jiān)局國有資產監(jiān)管處副處長葉良才[J];中國金融家;2011年08期
4 薛明;;解析美國新金融監(jiān)管法案及對中國的啟示[J];企業(yè)導報;2011年08期
5 劉鳳元;;跨市場沖擊與擴散的應對與監(jiān)管研究[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6 何玉梅;;資本市場開放考驗監(jiān)管層的創(chuàng)新水平[J];董事會;2011年07期
7 黃毅;;銀行業(yè)監(jiān)管者的憂患意識[J];中國金融家;2011年08期
8 黃人杰;;中國資本市場監(jiān)管有效性研究[J];投資研究;2010年07期
9 夏立軍;;監(jiān)管部門應自律[J];董事會;2011年07期
10 馮一萌;;悲催的國際板[J];IT經理世界;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江會;劉興堂;;銀行俘獲行為與監(jiān)管者聲譽關系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2 劉悅芹;;銀行業(yè)改革與監(jiān)管新挑戰(zhàn)[A];2007環(huán)渤海區(qū)域金融合作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姜鵬;韓松;;不對稱信息條件下資本市場監(jiān)管的兩種模式[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黃輝;;金融監(jiān)管現(xiàn)代化:英美法系的經驗與教訓[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5 馬紅霞;;美國混業(yè)金融集團的風險特點及其監(jiān)管創(chuàng)新[A];美國新經濟周期與中美經貿關系——全國美國經濟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徐尚彪;;認真踐行“三個代表”切實加強金融監(jiān)管[A];柴達木金融服務論壇?痆C];2004年
7 洪正;;內部監(jiān)督、監(jiān)管替代與銀行價值[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lián)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朱新蓉;胡娟;朱渝生;;中國金融監(jiān)管體制的經濟學研究[A];2002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朱文霞;;以國際慣例和準則逐步提高銀行監(jiān)管透明度[A];柴達木金融服務論壇?痆C];2004年
10 李玉基;;論證券監(jiān)管權及其有效性[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媒體從業(yè)者 龍敏飛;手機“僵尸病毒”橫行 監(jiān)管者不能坐視不管[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2 記者 侯美麗;我們需要能力更強的監(jiān)管者[N];中國經濟時報;2011年
3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師 魏武揮;誰是監(jiān)管者?[N];經濟觀察報;2011年
4 楊華柏;金融監(jiān)管法當先[N];金融時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李雨謙;超級監(jiān)管者 美聯(lián)儲能否擔當重任?[N];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
6 本報評論員 張立偉;“監(jiān)督”監(jiān)管者[N];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
7 鄧嫻;糟糕的成績單也給監(jiān)管者出了題[N];中國經營報;2011年
8 ;公示“黑名單”:監(jiān)管者是否越位?[N];財經時報;2004年
9 吳學安;“超級監(jiān)管者”角色緣何備受質疑[N];法制日報;2009年
10 劉楠 史川;金融監(jiān)管法制國際化的思考[N];金融時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升選;我國證券監(jiān)管的效率改進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劉雪蓮;基于博弈論的中國農村小額信貸問題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9年
3 向中興;中國股票市場價格操縱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4 陳曦;中國金融監(jiān)管尋租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岑雅衍;中國債券市場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6 王家輝;中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的博弈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7 傅英略;激勵相容:中國有效銀行監(jiān)管機制構建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華堅;多視角的銀行關閉策略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9 郭光磊;中國金融企業(yè)公司治理結構及其權利博弈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10 童夢;中國銀行業(yè)市場約束機制的完善:監(jiān)管者的責任[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上官文力;中國證券業(yè)監(jiān)管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2 劉維民;論我國銀行監(jiān)管法制體系的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3 尹輝;資本市場中介機構違規(guī)動因及其規(guī)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4 葉恩澤;中國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特征與監(jiān)管分析[D];重慶大學;2008年
5 田濤;基于監(jiān)管者聲譽視角的證券監(jiān)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6 姚峰;金融監(jiān)管制度的反思與重構[D];復旦大學;2009年
7 李昌林;證券投資基金市場準入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8 莫志艷;試論我國證券公司監(jiān)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廈門大學;2006年
9 羅昕;國際金融危機中的金融監(jiān)管博弈分析[D];暨南大學;2012年
10 王鵬飛;銀行監(jiān)管合謀行為的博弈模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349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93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