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wǎng)貸與征信系統(tǒng)關系研究
本文選題:PP網(wǎng)貸 + 征信系統(tǒng); 參考:《征信》2014年11期
【摘要】: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行為軌跡的可追溯和低廉的交易成本,在大數(shù)據(jù)技術下催生了P2P網(wǎng)貸,并形成直接金融、間接金融和互聯(lián)網(wǎng)渠道三大業(yè)態(tài)。作為信用信息共享的征信系統(tǒng),在P2P網(wǎng)貸信用風險識別、評估和管理過程中,可發(fā)揮貸前參考、威懾和事后督促、懲戒激勵作用。分類推動P2P網(wǎng)貸納入征信系統(tǒng),是擴大信貸服務人群、提升信貸和征信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
[Abstract]:Due to the traceability and low transaction cost of the behavior track in the Internet era, P2P network loans have been spawned under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three major forms of direct finance, indirect finance and Internet channels have been formed. As a 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P2P network credit risk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process, can play a pre-loan reference, deterrence and hindsight supervision, disciplinary incentive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xpand the credit service population and improve the credit and credit service level by classifying P2P network loans into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
【分類號】:F724.6;F83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宋世倫;劉巖松;;將網(wǎng)絡交易信用記錄納入央行征信系統(tǒng)的可行性探討[J];征信;2010年02期
2 羅錦莉;;支付寶尋求與央行征信系統(tǒng)對接[J];金融科技時代;2013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唐福勇;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渴望接入央行征信系統(tǒng)[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4年
2 記者 辛紅;地下炒金將錄入征信系統(tǒng)[N];法制日報;2010年
3 武長海;我國對外貿易亟待建立信用征信系統(tǒng)[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6年
4 中國經(jīng)濟導報記者 趙超霖;發(fā)展民間征信系統(tǒng) 補上P2P發(fā)展“短板”[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4年
5 山林;P2P網(wǎng)貸平臺呼喚征信系統(tǒng)的對接和支持[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4年
6 記者 高翔;專家熱議P2P如何接入央行征信系統(tǒng)[N];上海證券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杜冰;P2P網(wǎng)貸企業(yè)期待接入征信系統(tǒng)[N];金融時報;2014年
8 本報記者 陶海青;因勢利導 風控監(jiān)管不能少[N];中國貿易報;2013年
9 北京商報記者 閆瑾;防P2P跑路如何對癥下藥[N];北京商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郭奎濤;央行劃定網(wǎng)貸業(yè)務紅線 九成P2P或將大整改[N];中國企業(yè)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群星;引入征信系統(tǒng),促進電子商務良好發(fā)展[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2 張曉麗;面向電子商務的物流征信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280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92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