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被關注”密度:助學貸款風險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本文選題:國家助學貸款 + 風險控制。 參考:《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S1期
【摘要】:風險控制是目前國家助學貸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問題。對河南省15所高校助學貸款管理人員和部分還息學生的訪談發(fā)現:高校"關注"借款學生,借款學生被母校"關注"的密度是助學貸款風險控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原因是"關注———被關注"密度影響高校與借款學生之間的可聯系程度、影響借款學生形成誠實守信意識、影響還款渠道的暢通程度。適宜的"關注———被關注"密度是大致每2個月聯系一次,適宜聯系主體是借款學生在校時的班主任輔導員,適宜的聯系方式是手機短信、電子郵件或者QQ信息。
[Abstract]:Risk control is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The interviews with loan managers and some students in 15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show that the key link of the risk control of student loan is the "concern" of loan students and the density of loan students being "concerned" by their alma mater. The reason is that the density of "concerned" affects the degree of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loan students, affects the loan students to form the sense of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and affects the smooth degree of repayment channels. The appropriate "attention" density is about every 2 months contact, the appropriate contact is borrowing students at school teacher counselors, the appropriate contact is SMS, e-mail or QQ information.
【作者單位】: 河南科技學院;
【基金】:河南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河南模式國家助學貸款風險控制與管理”(編號:2007BJJ00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83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振偉;;國家助學貸款的金融風險及控制策略[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08期
2 謝黎文;王謙;李華強;;國家助學貸款還貸風險控制策略分析[J];中國高?萍寂c產業(yè)化;2006年S1期
3 李國章;李敏;潘紅;;構建基于多方體系支持的助學貸款風險防范和化解機制[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32期
4 史麗莉;;加強風險管理 促進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J];天津經濟;2004年02期
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規(guī)定(試行)[J];中國工會財會;1999年12期
6 ;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發(fā)展的問題[J];吉林財稅;2001年11期
7 黃志一;積極、穩(wěn)妥地開展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J];西南金融;2001年10期
8 耿一平,曹宏進,陸毅;高校實施國家助學貸款的思考[J];教育財會研究;2001年06期
9 付永生,劉希忠,劉松巖;大力推進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 促進國有商業(yè)銀行信貸結構調整[J];黑龍江金融;2002年03期
10 溫桂榮;對國家助學貸款的認識[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驥驊;;由美國次債危機聯想房地產抵押估價的風險控制[A];國際估價論壇論文集(第二冊)[C];2007年
2 汪勝;曹亞琨;杜浩輝;;估價與房地產信貸風險控制[A];國際房地產估價論壇——估價與財產保護論文集(第二冊)[C];2008年
3 劉軒;;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在我國助學貸款風險評價中的應用[A];北京市第十四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08年
4 舒靜;李少睿;;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存貨質押融資VaR評估與應用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5 孔祥智;平時利;毛飛;;農民資金互助社運行機制及其績效闡釋——基于江蘇省步鳳鎮(zhèn)農民資金互助社的案例分析[A];城鄉(xiāng)統(tǒng)籌背景下的農業(yè)產業(yè)安全[C];2010年
6 吳曉輝;;商業(yè)銀行事業(yè)部制改革問題研究[A];第八屆國有經濟論壇:中國商業(yè)銀行深化改革與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夏曦;;商業(yè)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若干問題探討[A];第八屆國有經濟論壇:中國商業(yè)銀行深化改革與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瞿旭;楊丹;瞿彥卿;;上市銀行內部控制實質性漏洞問卷調查與分析[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9 朱訓;梁雪春;;基于區(qū)間數的商業(yè)銀行信貸違約概率測算研究[A];江蘇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羅士龍;;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分析[A];京津冀城市集群發(fā)展與廊坊市域經濟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屆環(huán)渤!きh(huán)首都·京津冀協同發(fā)展論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 張福榮;上門入校保證國家助學貸款發(fā)放[N];金融時報;2005年
2 孫涌 李晶彥 靳斯慰;貴州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成效顯著[N];貴州日報;2008年
3 通訊員 楊占忠 記者 李瑞君;青海加大發(fā)放國家助學貸款力度[N];金融時報;2002年
4 記者 楊晨光;高校畢業(yè)生學費代償辦法公布[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鄧梅芳;我國將進一步推進國家助學貸款[N];市場報;2001年
6 記者 李嵐;中行繼續(xù)承辦國家助學貸款[N];金融時報;2010年
7 湖北工業(yè)大學教授 張冰;國家助學貸款信用風險及對策[N];湖北日報;2011年
8 袁新兵;國家助學貸款用“信用”做擔保[N];河北經濟日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翟帆;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好更要落實好[N];中國教育報;2001年
10 張紅;國家助學貸款:需要完善和創(chuàng)新[N];金融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振;國家助學貸款模式創(chuàng)新及運行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2 魏新;中國國家助學貸款相關制度運行及設計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09年
3 孫濤;學生貸款的政府職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溫濤;中國農村金融風險生成機制與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李紅桃;國家助學貸款運行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李洪江;轉軌時期國有商業(yè)銀行風險控制的制度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01年
7 梁文;城市土地資產證券化融資模式及風險控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8 韓曉琴;中國商業(yè)銀行運營中經濟資本管理作用機理及其制度創(chuàng)新[D];吉林大學;2009年
9 黃維;國家助學貸款轉移支付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沈華;中國國家助學貸款多元化償還模型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俊霞;我國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倪茜;財務公司風險識別及控制[D];北京工商大學;2006年
3 王榕嶸;融資融券法律制度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4 李云;證券公司投行業(yè)務的風險控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5 鄧軾坡;網絡銀行風險及其控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6 趙豫蒙;我國證券公司融資模式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7 劉強;中國股指期貨風險預警與控制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8 潘振宇;中國股指期貨現狀研究及風險控制[D];山東大學;2008年
9 陳艷楠;國際股指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及其啟示[D];吉林大學;2009年
10 李潔;汽車金融公司個人汽車消費信貸的操作風險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142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91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