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標會融資模式研究
本文選題:民間金融 切入點:標會融資 出處:《南方金融》2014年11期
【摘要】:標會模式是民間基于信任建立起來的非正規(guī)金融組織,融合了儲蓄和融資兩種功能,具有一定優(yōu)勢,可作為我國民間金融發(fā)展的探索。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標會具有獨特的運作模式和現(xiàn)金流模型。本文從動態(tài)和靜態(tài)角度估算和分析了標會融資成本,進一步對其內(nèi)在風險和管控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本文對標會模式進行改進和設計,對標會的管理提出建議。
[Abstract]:The standard association model is an inform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 based on trust, which combines the functions of savings and financing, and has some advantages. It can be used as an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finance in China. This paper estimates and analyzes the financing cost of the Board from the dynamic and static perspectives, and further studies its inherent risks and controls. This paper improves and designs the model of the bid committe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mittee.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分類號】:F83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標會”入不得[J];鄉(xiāng)鎮(zhèn)論壇;2000年03期
2 陳崢;劉啟強;;民國時期廣西民間“標會”探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32期
3 沈益民;;對農(nóng)村標會活動的調(diào)查與思考[J];廣東金融;1987年11期
4 方加春;李郁芬;;民間“標會”引起的震蕩與思考——福建省平潭縣民間“標會”問題調(diào)查[J];金融研究;1988年01期
5 胡必亮;村莊信任與標會[J];經(jīng)濟研究;2004年10期
6 田如月;;徹底招安標會[J];英才;2004年08期
7 金曉霞;周恩臣;;標會的運行機理及政策建議[J];黑龍江對外經(jīng)貿(mào);2007年01期
8 張翔;鄒傳偉;;標會會案的發(fā)生機制[J];金融研究;2007年11期
9 程澄;;民間非正式融資模式的再思考——一項關于“標會”的實證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年14期
10 溫子勤;;“輪轉儲蓄與信貸協(xié)會”(標會)的理論與實踐綜述[J];生產(chǎn)力研究;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黃凱南;;會員類型、信用風險與會首合會契約選擇[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證券時報記者 楊浩;閩西南小城標會:快錢背后的風險[N];證券時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韓雨亭;福建“標會”江湖[N];經(jīng)濟觀察報;2012年
3 劉煜晨 李慧;福安“標會”大玩瘋狂游戲[N];市場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唐茜;投資團和標會是兩碼事[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邵芳卿;“會災”創(chuàng)痛未愈 福安標會地火暗燃[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6 陳路生;建議設立非法組織、參加標會罪[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6年
7 深圳商報記者 程軍祥;福建民間標會調(diào)查[N];深圳商報;2010年
8 中央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院副教授 徐華;標會的倒會風險[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2年
9 石偉;福安“標會”風波[N];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10 記者 安卓;潮汕“標會”的風險與收益[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境輝;鄉(xiāng)村信任與合會發(fā)展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蔣曉平;標會組織的存續(xù)趨勢[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2 林聯(lián)銓;管窺“標會”[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3 王靜;民間標會的法律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4 蘭容英;論互助性標會的風險約束機制[D];廈門大學;2008年
5 王琳;論我國習慣的地位及其與國家法的關系[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呂雅君;論我國民間“合會”及其法律規(guī)制[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778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67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