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濟相互依賴關系對美國匯率政治的制約
本文關鍵詞:中美經濟相互依賴關系對美國匯率政治的制約 出處:《當代亞太》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中美經濟相互依賴 人民幣匯率 匯率政治 利益集團
【摘要】:盡管美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指責中國,但是人民幣匯率在1995~2002年期間并不是美國政府對華經濟政策中的核心問題。此后中美兩國人民幣匯率之爭的背后,是匯率政治即美國政府、國會以及相關利益集團之間在匯率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博弈。文章認為,日趨緊密的中美經濟相互依賴關系在一定程度制約了美國的匯率政治,證明了在非對稱相互依賴關系中,也存在著依賴較小的一方無法憑借其在經濟相互依賴中的有利地位,通過使用經濟手段,將經濟影響力轉化為政治影響力,進而對依賴較大的一方形成權力的情形。而導致這一結果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和美元本位制的重要支柱。但是這種制約作用也是有限的,且具有雙刃劍的作用。為此,中美雙邊經濟關系要從根本上擺脫美國匯率政治的制約,需要通過結構性改革、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加強雙邊金融合作等途徑。
[Abstract]:......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美國研究所;吉林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2014年度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中國國際經濟地位的變化與當前及未來的中美經濟關系”(項目編號:2014GXQ4D181) 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中美經濟相互依賴及其非對稱性特征:基于世界經濟格局視角的研究”(項目編號:13YJA790126)的階段性成果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項目“國際金融理論創(chuàng)新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2FRTD02)的資助
【分類號】:F837.12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美經濟相互依賴關系,人民幣匯率問題與美國匯率政治之間的關系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1990年12月,美國財政部首次在《國際經濟與匯率政策報告》中指責中國政府操縱匯率以獲得不公平的貿易優(yōu)勢。在此后的五次報告中,美國財政部都將中國定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興強;;美國利益集團與人民幣升值壓力[J];當代亞太;2006年03期
2 張斌,何帆;如何調整人民幣匯率政策:目標、方案和時機[J];國際經濟評論;2005年02期
3 項衛(wèi)星;王冠楠;;中美經濟相互依賴關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基于“金融恐怖平衡”視角的分析[J];當代亞太;2012年06期
4 項衛(wèi)星;楊麗瑩;;美元本位制對中美經濟關系的影響[J];東北亞論壇;2014年01期
5 項衛(wèi)星;王冠楠;;“金融恐怖平衡”視角下的中美金融相互依賴關系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14年01期
6 張斌;胡志浩;;世界需要建立新的全球金融規(guī)則[J];國際經濟評論;2013年04期
7 劉東民;何帆;;中美金融合作:進展、特征、挑戰(zhàn)與策略[J];國際經濟評論;2014年02期
8 項衛(wèi)星;王達;;論中美金融相互依賴關系中的非對稱性[J];世界經濟研究;2011年07期
9 施建淮,余海豐;人民幣均衡匯率與匯率失調:1991—2004[J];經濟研究;2005年04期
10 李俊久;姜默竹;;利益集團如何影響美國匯率政策?[J];世界經濟研究;2014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姜默竹;利益集團與美國匯率政策調整[D];吉林大學;2013年
2 付爭;對外負債在美國金融霸權維系中的作用[D];吉林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志權;;1978—2007年人民幣行為均衡匯率的實證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石巧榮;;新型匯率機制下人民幣升值壓力累積與釋放之選擇[J];商業(yè)研究;2006年15期
3 張志柏;;人民幣匯率水平合理性的實證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8年01期
4 黃曉東;;人民幣實際匯率錯位及對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8年12期
5 胡春田;陳智君;;Renminbi already overappreciated:Evidence from FEERs(1994-2008)[J];China Economist;2010年03期
6 朱赤丹;;人民幣均衡匯率的影響因素及人民幣升值壓力應對政策[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7期
7 江春;;論人民幣匯率政策思路的重大轉變[J];財經科學;2008年01期
8 劉玉貴;;人民幣實際匯率水平的合理性評估:1994—2008[J];財經科學;2009年07期
9 孫剛;;匯率二重性與當代匯率決定模型[J];財經問題研究;2011年08期
10 張純威;;扭曲與矯正之成本權衡——匯率機制改革后人民幣升值壓力累積與釋放效應分析[J];財經研究;2005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汪振洋;金鏑;;美元利率對匯率影響的實證研究及對中國的啟示[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2 劉金全;鄭挺國;;人民幣匯率與均衡水平偏離的動態(tài)非對稱調整研究[A];21世紀數量經濟學(第7卷)[C];2006年
3 施建淮;;高儲蓄真是兩難的嗎?——與麥金農教授商榷[A];經濟學(季刊)第5卷第1期(總第19期)[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宏觀經濟的總體特征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艷麗;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基于制度變遷視角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3 唐亞暉;人民幣匯率失調的測算及匯率傳遞效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付瓊;中國經濟崛起中的人民幣匯率制度[D];吉林大學;2011年
5 李增來;中美兩國貨幣政策協調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丘國強;外國直接投資(FDI)對中美宏觀經濟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何金旗;開放經濟條件下我國匯率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陳雪;我國人民幣匯率政策調整的時機選擇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9 白大范;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的美國對華貿易政策[D];吉林大學;2012年
10 鄭鵬程;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主要宏觀經濟變量影響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喻U,
本文編號:13507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35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