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工商管理論文 >

我國煤炭供需安全評價及預測預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12:42
【摘要】:煤炭是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主體,近些年,我國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約占70%,并有上升的勢頭。當前能源需求與能源供應的矛盾日益凸顯,增加了國家能源壓力。統計顯示,我國能源消費量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10.4%,世界第二。巨大的能源消費帶來能源供應不足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油價、煤價逐年攀升,甚至一度出現油荒、煤荒、電荒。2002年、2003年、2004年連續(xù)三年多數城市出現電荒,不得己實行拉閘限電;2009年武漢、哈爾濱等地出現嚴重的氣荒。過去相當長時間里,中國人常以人多地廣、資源豐富、地大物博自居。但是,煤炭資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決定其數量、質量逐年下降,煤炭供需安全問題凸現。煤炭安全問題成為不可忽視的國家非傳統安全戰(zhàn)略內容之一。對煤炭供需安全問題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文的研究主要解決以下問題:煤炭供需安全研究的理論基礎;煤炭供需安全實證評價;煤炭供需形勢預測;煤炭供需安全預警;維護煤炭供需安全的對策建議等。因此,全文圍繞煤炭供需安全問題展開,重點探討我國煤炭供需安全度測算和煤炭供需預測、預警問題。研究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煤炭供需安全問題基礎理論的研究。資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源安全與經濟安全緊密關聯,資源安全對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研究煤炭資源安全,特別是對煤炭供給與需求安全的研究,對于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資源安全理論的研究包括對資源安全進行界定和分類,分析資源安全的影響因素,論述資源安全對于國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性,指出煤炭供需安全的研究內容。對資源稀缺理論進行系統闡述,包括對資源稀缺性的解釋,全面闡述了三大稀缺理論,即馬爾薩斯的資源絕對稀缺論、李嘉圖的資源相對稀缺論和約翰·穆勒的靜態(tài)經濟論。分析經濟學供需理論,對經濟學供需理論發(fā)展歷程進行梳理,從市場、供給和需求的角度對微觀經濟學的供需理論進行分析,繪制煤炭供給曲線、煤炭需求曲線以及煤炭供需變動曲線。闡述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對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的產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的內涵進行分析,闡述了資源永續(xù)利用理論、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論、財富代際公平理論和三種生產理論,對煤炭可持續(xù)供需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2)對我國煤炭供需現狀的研究。煤炭是支撐重工業(yè)發(fā)展,關系到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能源。對我國煤炭供需現狀的研究包括分析我國煤炭供給現狀,如煤炭資源分布;煤炭生產態(tài)勢如生產基地分布和煤炭產業(yè)布局;煤炭產量呈現穩(wěn)步增長的勢頭。對我國煤炭需求現狀的研究包括煤炭需求地點分布,如環(huán)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煤炭需求行業(yè)分布;我國GDP與煤炭消費量的線性相關性分析。對我國煤炭供需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如煤炭供需關系變動頻繁、煤炭供需地域逆向分布、煤炭供需受運輸瓶頸制約、煤炭生產安全及消費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3)對我國煤炭供需安全的實證評價。對煤炭供需安全度進行定量評價,首先分析我國煤炭供需安全的影響因素。然后依據煤炭供需安全影響因素構建煤炭供需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確立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通過對評價指標進行優(yōu)選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評價指標含義進行解釋。接著確立我國煤炭供需安全評價方法,具體介紹本論文主要運用到的四種方法:熵值法、層次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法和TOPSIS綜合評價模型。最后,對我國煤炭供需安全進行TOPSIS評價。通過收集評價指標數據并進行計算,確立評價指標權重,進行加權規(guī)范化決策矩陣計算和依據方案貼近度進行綜合評價,計算出2008-2011年我國煤炭供需安全度,依據我國煤炭供需現實對評價結論進行了系統分析。 (4)對我國煤炭供需預測及價格走勢的分析。對我國煤炭供給進行預測分析,概述我國煤炭供給特點,研究表明我國煤炭產量平穩(wěn)增長、煤炭企業(yè)生產成本顯著上升、煤炭產業(yè)投資快速增長、煤炭凈進口總量穩(wěn)步上升;介紹灰色GM(1,1)模型;對我國煤炭供給進行灰色GM(1,1)預測。然后對我國煤炭需求形勢進行預測,概述我國煤炭需求特點;介紹NAR模型,并運用該模型對我國煤炭需求形勢進行預測。最后對我國煤炭價格走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分析了當前我國煤炭及工業(yè)品的價格走勢;依據CR價格指數繪制了我國動力煤、煉焦煤和焦炭的價格走勢圖;對我國煤炭價格進行了短期和中長期預測。 (5)對我國煤炭供需安全預警的分析。探討煤炭供需安全預警問題,首先分析煤炭供需安全預警的意義。包括對煤炭供需安全預警和預測的區(qū)別的分析,對煤炭供需安全預警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接著全面闡述煤炭供需安全預警系統。包括對煤炭供需周期波動的分析,對煤炭供需安全預警思路的闡述以及對煤炭供需安全預警方法的比較分析。最后對煤炭供需安全預警系統的運行進行實證分析。包括確立煤炭供需安全預警警度、對煤炭供需安全預警警度的建議和分析、以及煤炭供需安全預警的模擬。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看出,煤炭供需安全預警警度檢驗與TOPSIS方法測算的2008-2011年我國煤炭供需安全度一致,結果表明,我國煤炭供需形勢越來越嚴峻,需要采取措施,保障煤炭供需安全。 通過較為系統的研究,本論文得出的基本結論包括: (1)提出了煤炭供需安全問題研究思路和理論依據。在綜合分析國內外能源安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研究表明,石油資源安全研究成果可以作為煤炭供需安全問題研究的參考資料,部分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運用到本論文的研究中來。研究煤炭供需安全問題主要圍繞煤炭的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展開,因此,本文主要集中于對我國煤炭供需形勢進行分析、對我國煤炭供需安全進行實證評價、對我國煤炭供需形勢及價格走勢進行分析和預測、探討我國煤炭供需安全預警系統。在理論基礎的研究上,系統分析了煤炭供需安全的基礎理論,即資源安全理論、資源稀缺理論、經濟學供需理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 (2)通過定性分析,篩選出煤炭供需安全評價指標,并構建我國煤炭供需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我國煤炭供需安全影響因子包括四個方面,即資源因素、市場因素、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篩選出16個評價指標分別是基礎儲量、儲采比、儲量接替率、供需增速比、自給率、替代能源占能源消費量的比重、進口量占消費量比重、煤炭與石油價格比、鐵路運輸能力、煤炭消費彈性系數、單位GDP煤耗比、投入產出比、原煤入選率、CO2排放量、百萬噸煤死亡率和城鎮(zhèn)化率。 (3)通過TOPSIS綜合評價,計算出我國煤炭供需安全度。運用熵值法、層次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法計算出2008-2011年我國煤炭供需安全評價指標權重和排序,運用TOPSIS綜合評價法,計算出2008-2011年我國煤炭供需安全度,以此來反映我國煤炭供需安全狀況。結果表明,2008-2011年我國煤炭供需安全度為C+={0.4265,0.4118,0.6020,0.5678}. 我國煤炭供需安全度排序為:C2010C2011C2008C2009。 (4)運用灰色GM(1,1)模型、VAR模型和CR價格指數,對我國煤炭供需形勢進行預測,分析價格走勢,繪制煤炭價格走勢圖,對煤炭價格進行初步預測。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國煤炭產量約為537927.6402萬噸標煤,煤炭需求量約為583064萬噸標煤,煤炭供不應求。煤炭價格短期預測變化幅度不大,預測2013年動力煤和焦炭價格指數上漲幅度基本一致,略小于7.77%的水平(分別達到179.268點和163.067點),煉焦煤價格指數年均上漲幅度略高于7.77%的水平(約為595.598點)。全年煤炭價格指數平均上漲幅度為7.77%。我國煤炭供需形勢比較嚴峻,需要國家宏觀調控。 (5)對煤炭供需安全預警警度進行檢驗。通過對煤炭供需安全預警系統的分析,建立了煤炭供需安全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確立了煤炭供需安全預警警度,選取2008-2011年間的相關數據,進行預警警度檢驗,檢驗結果與TOPSIS綜合評價結果一致,表明本文所設置的煤炭供需安全評價和安全預警指標體系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煤炭供需形勢越來越不安全,需要采取措施維護我國煤炭供需安全。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426.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磊;;能源安全體系建構的理論與實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1期

2 陳小毅;周德群;;中國煤炭產業(yè)市場集中度的實證研究[J];當代財經;2010年02期

3 劉小生;孫群;;礦山安全預警專家系統知識庫的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8年03期

4 楊寶臣;陳躍;;基于變權和TOPSIS方法的灰色關聯決策模型[J];系統工程;2011年06期

5 陳其慎;王高尚;王安建;;日本能源安全保障分析[J];改革與戰(zhàn)略;2010年02期

6 何賢杰;劉增潔;吳初國;賈慶素;;我國石油安全評價及建議[J];國土資源情報;2012年10期

7 劉滿平;;我國產業(yè)結構調整與能源協調發(fā)展[J];宏觀經濟管理;2006年02期

8 高昊;;淺析我國煤炭戰(zhàn)略儲備體系[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2年02期

9 段毅;;中國煤炭消費與重工業(yè)發(fā)展關系的動態(tài)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09年12期

10 史丹,張金隆;產業(yè)結構變動對能源消費的影響[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3年08期



本文編號:27930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ongshangguanlilunwen/27930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9c4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