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藥物市場分析
[Abstract]:Coagulation factor is a kind of special medicine, and it is the treatment of hemophilia and other blood diseases. At present,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blood products. More than 20 recombinant coagulation factor drugs have already been put on the market abroad. The global market size of recombinant coagulation factor drugs has reached 7.854 billion US dollars in 2015, and will continue to grow in the future. Baxalta has the largest sales of recombinant coagulation factor products in the world, at $2.84 billion.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recombinant coagulation factors in foreign countries, among which long-acting recombinant coagulation factors will become a new market growth point. The approval and issuance of various kinds of clotting factor drugs in China is in good condition, and with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ancelling the highest retail price of blood products, the prices of all kinds of products have increased by varying degrees, among which the increase in human fibrinogen is the highest. Reach 1899. The market space of domestic coagulation factor is huge,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product supply and R & D, so the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 plasma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ecombinant products.
【作者單位】: 江西省科學院科技戰(zhàn)略研究所;南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
【基金】:江西省軟科學資助項目(20151BBA10065,20161ACA10023)
【分類號】:Q8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敏;;中國血液制品行業(yè)分析[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6年09期
2 王婭;盧麗;黃曉倩;劉彬;李長清;鄭忠偉;;國產(chǎn)血液制品生產(chǎn)供應現(xiàn)狀及改善策略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6年04期
3 呂茂民;王方;趙雄;章金剛;;凝血因子與創(chuàng)傷止血[J];軍事醫(yī)學;2015年03期
4 李陸;閻嘉;劉佳;劉玉晶;賈慧芳;;凝血因子及血漿蛋白類制品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年18期
5 高峰;;血漿蛋白制品的病毒相關安全性和合理使用[J];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12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秋平;王敏力;侯繼鋒;王箐舟;;氣相色譜法檢測重組人血白蛋白中異丙醇殘留量[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7年08期
2 李敏;吳日偉;;凝血因子藥物市場分析[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17年05期
3 鄧樂君;李茹冰;江麗;朱晉輝;李健;李偉達;陳灶妹;趙月;陳柯君;萬華印;;單采豬血漿的質(zhì)量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7年07期
4 畢曉艷;;35例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6年15期
5 馬秋平;王箐舟;侯繼鋒;;氣相色譜法檢測重組人凝血因子Ⅷ中乙二醇殘留量[J];中國新藥雜志;2016年08期
6 何衛(wèi)東;文丹;陳騰飛;翁淑琴;高芳琳;王一;;蛇傷膠囊對竹葉青蛇傷凝血因子FVa、FⅧa、FIXa、FXa的影響[J];蛇志;2015年03期
7 陳健文;張仁偉;溫煒杰;黎思彤;劉翠;劉培慶;李民;;國產(chǎn)烏司他丁對絲氨酸蛋白酶抑制效果的體外研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年08期
8 王方;呂茂民;趙雄;余蓉;章金剛;;人血漿凝血因子Ⅷ柱純化前處理方法的比較[J];軍事醫(yī)學;2015年03期
9 章金剛;;血液制品及其在傷病救治中的應用[J];軍事醫(yī)學;2015年03期
10 李陸;閻嘉;劉佳;劉玉晶;賈慧芳;;凝血因子及血漿蛋白類制品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年18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婭;李長清;劉忠;;我國血站富余分離血漿用于血液制品生產(chǎn)的思考[J];中國輸血雜志;2015年05期
2 章金剛;;血液制品及其在傷病救治中的應用[J];軍事醫(yī)學;2015年03期
3 喇文軍;王妍;周靖;林孝發(fā);張麗君;;一步柱層析純化血漿分離多種血液制品組分[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15年02期
4 林振平;劉慧南;蔡旭兵;胡文靜;傅強;戴宇東;張新平;;我國臨床輸血合理性文獻的研究結(jié)果分析[J];醫(yī)學與哲學(B);2015年01期
5 王婭;李長清;楊匯川;劉忠;;國內(nèi)外血站分離血漿利用概況[J];中國輸血雜志;2014年10期
6 林孝發(fā);王妍;;層析技術在血液制品分離純化中應用的探討[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15年01期
7 遲妍妍;王斐;張惠;臧恒昌;;血液制品病毒滅活/去除方法概述[J];藥學研究;2014年04期
8 陳玉琴;葉苗;侯繼鋒;;血液制品“十二五”期間倍增計劃可行性分析與策略探討[J];中國藥事;2014年01期
9 段紅杰;柴家科;鄧虎平;;人血白蛋白的功能及其在危重病治療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2年10期
10 高峰;;血漿蛋白制品的病毒相關安全性和合理使用[J];中國執(zhí)業(yè)藥師;2012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虎善,譚喜斌,武鵬翥;凝血因子Ⅰ減少3例報告[J];黑龍江醫(yī)學;2003年04期
2 陳曉紅;黃佳;王孝榮;趙志剛;;重組人凝血因子[J];中國新藥雜志;2006年19期
3 彭湘濤;關建中;袁久飛;;凝血因子X缺陷癥骨改變一例[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8年10期
4 林盛;;合成的凝血因子[J];國外醫(yī)學情報;1983年07期
5 周玉淑;凝血因子Ⅰ、Ⅴ、Ⅶ、Ⅹ、Ⅹ Ⅱ、Ⅹ Ⅲ缺乏[J];北京醫(yī)學;1993年06期
6 李軍民;獲得性凝血因子異常[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1994年03期
7 王軍;在南安大略省發(fā)展一種凝血因子濃縮物跟蹤系統(tǒng)[J];國外醫(y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2003年05期
8 聶詠梅,廖劍鋒,付涌水,江朝富,周豪杰,陶黎陽;不同保存溫度對血漿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5年09期
9 陳燕萍;王長奇;朱芳;朱金萍;盧常青;余國保;王康;;大量輸血引起稀釋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減少2例[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版);2008年06期
10 王麗;李嵐;;血小板冰凍前后凝血因子變化的比較[J];中外醫(yī)療;2012年3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玉梅;;輸注冰凍干人凝血因子應有的三個意識[A];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班承鈞;代華平;龐寶森;黃秀霞;崔瑗;王辰;;凝血因子X、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促進特發(fā)性間質(zhì)性肺炎肺纖維化[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3 趙威;;凝血因子平行稀釋試驗在篩選凝血因子Ⅷ抑制物中的應用[A];第十屆全軍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李大鵬;許劍輝;張廣吉;陳云飛;張斌;薛艷萍;;獲得性維生素K依賴凝血因子缺乏39例急診診療經(jīng)驗[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三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周旭紅;龐纓;葉絮;馮瑩;;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缺乏癥患者因子測定的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十三屆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暨“血栓栓塞性疾。ㄑㄅc止血)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論文摘要匯編及學習班講義[C];2011年
6 鄭衛(wèi)東;劉艷輝;曾淑燕;范小斌;張莉滟;王[?;杜欣;鄧春玉;;人類凝血因子XII基因一種新突變的發(fā)現(xiàn)與確證[A];第十一屆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暨血栓栓塞性疾。ㄑㄅc止血)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習班論文摘要匯編及學習班講義[C];2007年
7 童茵;肖峰;徐偉來;朱儷;金潔;;發(fā)熱貧血凝血因子缺乏[A];2011年浙江省血液病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血液病學分會成立5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11年
8 張廣森;;凝血因子XIII:結(jié)構(gòu)、功能、抑制物及臨床[A];第十一屆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暨血栓栓塞性疾。ㄑㄅc止血)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習班論文摘要匯編及學習班講義[C];2007年
9 馬中富;溫春光;;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A];2006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賈辰亮;柴寶峰;;凝血因子IX基因突變導致mRNA錯誤剪接的研究[A];泛環(huán)渤海地區(qū)九省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11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顧錢江 胡創(chuàng)偉;臺灣首次利用轉(zhuǎn)基因技術研制人類凝血因子[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4年
2 興業(yè)證券 王f^;上海萊士 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優(yōu)勢[N];中國證券報;2010年
3 菊香;第Ⅷ凝血因子可降低腦卒中死殘率[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4 邱家山 方為茂;人凝血酶原復合物分離純化技術推陳出新[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5 記者 錢海紅;揭開蛋白質(zhì)Z神秘面紗[N];健康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康琦;圍手術期止血藥物的分類應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7 ;PCC分離純化工藝進展速覽[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8 北京血友之家罕見病關愛中心理事長 關濤;血友病人 遭遇凝血因子短缺的尷尬[N];健康報;2012年
9 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吳偉新;我成功培育含第七凝血因子的轉(zhuǎn)基因兔[N];科技日報;2013年
10 記者 郭寅楓;“兔子工廠”生產(chǎn)救命藥[N];無錫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傅衛(wèi)軍;兩個先天性凝血因子V缺陷癥家系的臨床和分子發(fā)病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2 陳海飛;非嬰兒獲得性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缺乏癥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3 陳曉梨;基因修飾的人臍帶間充質(zhì)干細胞介導人凝血因子IX的體內(nèi)外表達[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軍;體外循環(huán)對凝血因子影響的研究[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5年
2 劉X;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凝血因子的cDNA克隆及表達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3 王湘玉;獲得性凝血因子V缺乏癥病例報道及文獻回顧[D];山東大學;2016年
4 丘羽翔;廣州市A型血友病凝血Ⅷ中低劑量預防治療合理性評價[D];暨南大學;2015年
5 何歡;豬血液中三種凝血因子的提取及凝血因子X的蛋白分析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6 吳昊;江浙蝮蛇毒凝血因子IX/X結(jié)合蛋白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7 張璇;人凝血因子VIII抗原表位的確定[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金麗媛;凝血因子Xa抑制劑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藥理學活性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何春萍;獲得性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缺乏癥[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宋政;重組人凝血因子IX在雞輸卵管中的特異性表達[D];揚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3749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ongshangguanlilunwen/237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