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法律規(guī)則模糊性的成因與法律解釋方法——以知識產權法為例
本文關鍵詞:論法律規(guī)則模糊性的成因與法律解釋方法——以知識產權法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法律規(guī)則 模糊性 文義解釋 論理解釋 價值判斷
【摘要】:立法語言存在固有的模糊性,模糊立法語言具有增強法律的適應性、周延性、穩(wěn)定性等積極功能,同時也易于產生權力濫用、腐敗等消極現象。立法語言的模糊度在私法、公法方面有不同的標準。從步驟上來分,模糊性法律規(guī)則的法律解釋方法可以分為文義解釋、論理解釋等。文義解釋分為字面解釋、體系解釋等。論理解釋是在文義解釋的基礎上運用主觀裁量方法,對模糊性法律規(guī)則進行的不改變核心文義、不超出文義范圍的闡釋。論理解釋的結果表現為平義解釋、限縮解釋、擴張解釋,也可以是對模糊性法律規(guī)則的類型化、具體化。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法律規(guī)則 模糊性 文義解釋 論理解釋 價值判斷
【基金】:安徽省教研項目《知識產權法學案例教學研究》(2012jyxm087)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D90
【正文快照】: 基于法治原則,通常強調法律規(guī)則應當明確,具有可操作性。而實際上,法律規(guī)則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存在著低度模糊、比較模糊甚至高度模糊的法律規(guī)則。模糊性法律規(guī)則需要通過法官的法律解釋加以適用,法官應當采用適當的法律解釋方法,構建裁判規(guī)則,以作出裁判結論。一、法律規(guī)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少華;;適應性:變動社會中的法律命題[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海坤;曾祥華;;行政過程的社會正當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陳宏光;曹達全;;公私法劃分問題探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3 王亞軍;;論羅馬法學的發(fā)達[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4 張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認:要件解析與類型定位[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5 吳沈括;;論博客刑事責任之歸致——以刑法解釋為進路[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6 劉國慶;;關于刑訴中法官調查權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7 陳銀珠;;刑法解釋的立場選擇:客觀解釋論之提倡[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8 王春業(yè);郭劍峰;;普通公民應享有對法律文件解釋的啟動權[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9 陳玉山;;論法教義學的實踐品性[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呂明;;論法律原則的選擇適用[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溫輝;;我國檢察機關性質分析[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溫輝;;論行政公訴的理論基石[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張黎明;楊國章;;從法秩序利益看檢察權的正當性[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錢翠華;;知識產權民事審判權濫用的公平矯正——公正視野下法官品德對專利民事審判權的影響[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廖建求;姜孝賢;;法經濟學語境下的環(huán)境侵權歸責原則重構[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劉茂林;;村民自治權之規(guī)范求證及解題[A];新農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張效羽;;隱私權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論公法隱私權與私法隱私權[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9 舒國瀅;;方法論看抽象法學理論的發(fā)展[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劉希;;法律:一種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文化——我國民族民間文化法律保護諸問題的法律人類學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秀淵;拉丁美洲民法典的歷史與現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徐子良;經濟法司法實施之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成結構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呂鳴;《鹿特丹規(guī)則》與相關貨物運輸公約的沖突及其協(xié)調[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9 李冠群;論國際私法系統(tǒng)視野下的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袁日新;經營者集中救濟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洪梅;論我國偵查程序中辯護權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學;2009年
2 張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實質課稅主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王國濤;納稅人權利保護司法論[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楊鵬章;非強制性環(huán)境行政執(zhí)法行為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趙華;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對外轉讓程序限制二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王愛軍;行政行為的目的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曹雅晶;帶有施惠意圖的買賣與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吳玉涇;我國司法引入商業(yè)判斷規(guī)則的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黃蘭;小議社會變遷下轉型中國的法院司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賀磊;自由心證的法理與制度初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高桐;法律的確定性和適應性:英國模式[J];比較法研究;1988年02期
2 周少華;;書齋里的法學家[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林立;;論“法律原則”的可爭議性及為“柔性的法價值秩序”辯護[J];清華法學;2002年0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涌;;建立“二元化”法律解釋方法適用模式的研究[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1期
2 梁迎修;;超越解釋——對疑難案件法律解釋方法功能之反思[J];學習與探索;2007年02期
3 何禮果;尹春桃;張文龍;;論法律解釋方法的特性、功能及其現實意義[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4 王德玲;;法治理念下“服從”與“創(chuàng)造”的司法定位——對法律解釋方法論的反思與重構[J];山東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5 孫光寧;;法律解釋方法的體系整合——制度和諧的視角[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6 侯學勇;;法律解釋方法的證立功能與司法能動主義[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7 李英;;疑難案件中法律解釋方法的運用[J];法制與社會;2010年12期
8 任國松;;法律解釋方法的適用規(guī)則[J];晉中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顧乾坤;;法律解釋方法批判:客觀還是主觀[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10 顧乾坤;;法律解釋方法批判:主觀還是客觀[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郭建勇;;扎根與生長:法律解釋方法應用之實證探究——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報》行政案例為樣本[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下冊)[C];2013年
2 翁國民;蔣奮;;論WTO規(guī)則的法律解釋方法——兼談國際條約法的解釋理論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運用[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二)[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何良彬 徐文波;營利性不是肖像權的侵權構成要件[N];人民法院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成安;論裁判規(guī)則[D];山東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黃涌;對建立“二元化”法律解釋方法適用模式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2 向容;法律解釋方法之適用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3 任國松;法律解釋方法的位序[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李桂武;刑事司法判決的法律解釋方法研究[D];廣東財經大學;2014年
5 孫楨雅;拉倫茨法律解釋方法述評[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6 葉歆煒;WTO爭端解決中的法律解釋方法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7 李芷毓;博弈于“嚴格”與“自由”之間[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994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59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