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雜交優(yōu)系生物學習性觀察和主要品種適宜采收期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4 06:02
本文關鍵詞:蘋果雜交優(yōu)系生物學習性觀察和主要品種適宜采收期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陜西省是我國第一蘋果生產大省,截止2015年,全省蘋果栽培面積達695.16千公頃,產量1037.30萬噸。但就目前栽培現(xiàn)狀來看,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具有知識產權的優(yōu)良品種較少,限制了我國蘋果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因此,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另外,生產中,依據(jù)果實坐果天數(shù)來確定果實的采收期存在較大的盲目性,急需提出一個簡單、可靠的辦法來確定果實的適宜采收期。本試驗在洛川蘋果試驗站進行,對試驗站以‘蜜脆’、‘秦冠’和‘富士’為親本選育的雜交優(yōu)系進行生物學習性的調查,觀察其植物學習性、生長結果習性、物候期和果實經(jīng)濟性狀等性狀,用淀粉指數(shù)法結合果實內外品質研究了‘長富2號’、‘嘎拉’、‘信濃紅’的適宜采收期。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三年生‘北49-152’樹冠圓柱形,樹勢中等偏弱,葉片卵圓形,葉芽大,花芽芽體飽滿,花瓣橢圓形,淡粉色,結果枝中短枝比例較高,在洛川,4月25日前后盛花期,10月初果實成熟,果實生育期165天,果實果形指數(shù)0.85,果實中等大小,橫徑70~82mm,平均單果重193.74g,最大240g,果梗較短,梗洼寬,果肉乳白色,果實去皮硬度在果實采收時為7.61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5.71%,可滴定酸0.61%,無采前落果現(xiàn)象。2、三年生‘南10-3’樹冠圓錐形,樹勢中等偏弱,葉片卵圓形,葉芽較大,花芽飽滿,花瓣橢圓形,花白色,結果枝多為中短枝,在洛川,4月22日前后盛花期,果實成熟期尚不明確,果形指數(shù)0.83,橫徑78~88mm,平均單果重243.39g,最大291.62g,果實去皮硬度在10月初測定為8.98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5.91%,可滴定酸0.40%。3、三年生‘北19-147’樹冠圓柱形,樹勢中等,葉片卵圓形,葉芽大,花芽飽滿,花瓣橢圓形,花白色,中短枝結果,在洛川,4月26日盛花期,9月下旬果實成熟,果實生育期155天左右,果形指數(shù)0.83,果實大,縱橫徑85~100mm,平均單果重325.22g,最大381.30g;果皮薄,蠟質層厚,果實底色青色,果面著紅色條紋;果梗中粗,梗洼深;果肉汁液多,品質上等。果實去皮硬度為7.32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6.00%,可滴定酸0.29%。4、制作了‘長富2號’、‘嘎啦’、‘信濃紅’這三個品種用以確定成熟度的淀粉指數(shù)圖版,依據(jù)淀粉指數(shù)法,‘長富2號’淀粉值為4時(10月7日),適宜冷庫存放采收,淀粉值為5時(10月14日),適宜采收后立刻進入市場銷售,10月26日果實口感開始發(fā)綿,所有果實應在此之前采收完成;‘信濃紅’淀粉值為4時(8月10日),適宜采收后入庫貯藏,淀粉值為5時(8月14日),適宜采收鮮果銷售采摘,8月18日之前應全部采收完成;‘嘎啦’淀粉值為4時(8月25日),適宜冷庫貯藏果實的采收,淀粉值為5時(8月30日),適宜采收后立刻進入市場銷售,9月13日之前應全部采收完成。
【關鍵詞】:蘋果 雜交優(yōu)系 生物學習性 成熟期 淀粉指數(shù)法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661.1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1-19
- 1.1 研究背景11-14
- 1.1.1 我國蘋果栽培現(xiàn)狀11-12
- 1.1.2 陜西蘋果栽培現(xiàn)狀12
- 1.1.3 洛川蘋果栽培現(xiàn)狀12-14
-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14-17
- 1.2.1 生物學特性觀察14-15
- 1.2.2 主栽品種適宜采收期研究15-17
-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17-19
- 1.3.1 生物學特性觀察17-18
- 1.3.2 適宜采收期18-19
- 第二章 蘋果雜交優(yōu)系生物學習性觀察19-32
- 2.1 材料和方法19-20
- 2.1.1 試驗地概況19
- 2.1.2 試驗方法及測定項目19-20
- 2.2 結果與分析20-30
- 2.2.1 植物學性狀20-21
- 2.2.2 生長結果習性21-23
- 2.2.3 果實經(jīng)濟性狀23-28
- 2.2.4 物候期28-30
- 2.3 討論30-32
- 第三章 淀粉指數(shù)法確定蘋果適宜采收期的研究32-52
- 3.1 材料和方法32-33
- 3.1.1 試驗地概況32
- 3.1.2 試驗方法及測定項目32-33
- 3.2 結果與分析33-51
- 3.2.1 長富2號適宜采收期研究33-39
- 3.2.2 ‘信濃紅’適宜采收期研究39-44
- 3.2.3 嘎啦適宜采收期研究44-51
- 3.3 討論51-52
- 第四章 結論52-53
- 參考文獻53-56
- 致謝56-57
- 作者簡介5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恩鴻;梁宏勝;鄒遠奮;;短肛棒(蟲
本文編號:3236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2365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