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重復訴訟的識別
發(fā)布時間:2021-02-06 18:11
文章包括引言、正文、結(jié)語三部分。引言部分首先介紹了重復訴訟的危害,指出禁止重復訴訟的目的是防止重復立案、重復審判、矛盾判決,通過三個知識產(chǎn)權(quán)案例探討了我國重復訴訟識別標準所面臨的問題。正文部分探討了重復訴訟的概念以及如何識別“訴訟標的相同”、“當事人相同”、“訴訟請求相同或?qū)嵸|(zhì)相反”,并對我國重復訴訟的識別標準做了整體探討。一是通過梳理“一事不再理”概念的流變歷程,探討了重復訴訟的概念,并結(jié)合我國《民訴法解釋》第247條的規(guī)定,指出中國法語境下重復訴訟包括訴訟系屬中更行起訴和既判力生效后的重復訴訟兩種情形,同時指出運用訴的要素理解重復訴訟問題。二是針對“訴訟標的相同”的識別。文章指出在實務中對于訴訟標的的認定不一致,但法院有將訴訟標的解釋為“法律事實+法律關(guān)系”的傾向,作者對這種傾向性觀點予以探討,并指出“法律事實+法律關(guān)系”的學說實質(zhì)上就是舊說。作者進一步討論了中國法語境下的訴訟標的的內(nèi)涵,指出根據(jù)舊說,訴訟標的應理解為當事人所主張的實體權(quán)利或法律關(guān)系。在訴訟標的識別方面,作者主張以具體權(quán)利個數(shù)作為識別依據(jù),通過爭議的法律事實判斷訴訟標的是否同一,并著重探討了持續(xù)侵權(quán)情形下訴訟標的同...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重復訴訟的概念及識別標準問題
(一) 重復訴訟的概念
(二) 從訴的要素角度理解重復訴訟識別標準
二、“訴訟標的相同”的識別
(一) 訴訟標的的含義
(二) 訴訟標的同一的認定
三、“當事人相同”的識別
(一) 當事人范圍的確定
(二) 相同當事人的判斷原則
四、“訴訟請求相同或?qū)嵸|(zhì)相反”的識別
(一) 訴訟請求的含義
(二) 部分請求情形下是否構(gòu)成訴訟請求相同
(三) “訴訟請求實質(zhì)相反”的識別
(四) 前后訴屬于不同種類時的判斷方法
結(jié)語
(一) 堅持“三同說”的重復訴訟識別標準
(二) 重復訴訟的識別需要綜合判斷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生效民事裁判既判力主觀范圍的解釋學分析[J]. 陳曉彤. 當代法學. 2018(03)
[2]論重復起訴中相同當事人的判斷[J]. 李雨菡. 南方論刊. 2017(12)
[3]日本訴訟標的理論再認識——一種訴訟法哲學觀的轉(zhuǎn)向[J]. 史明洲. 法學論壇. 2017(06)
[4]重復訴訟禁止及其在知識產(chǎn)權(quán)民事糾紛中的應用——基本概念解析、重塑與案例群形成[J]. 卜元石. 法學研究. 2017(03)
[5]既判力客觀范圍之新進展[J]. 嚴仁群. 中外法學. 2017(02)
[6]“后訴請求否定前訴裁判結(jié)果”類型的重復訴訟初探[J]. 袁琳.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2017(01)
[7]大陸法系訴訟系屬中重復起訴禁止及經(jīng)驗借鑒[J]. 蔣瑋. 甘肅社會科學. 2016(06)
[8]訴訟標的理論的新范式——“相對化”與我國民事審判實務[J]. 陳杭平. 法學研究. 2016(04)
[9]論裁判生效后之新事實[J]. 曹云吉.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6(03)
[10]論中國民事訴訟的理論共識[J]. 任重. 當代法學. 2016(03)
本文編號:3020874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重復訴訟的概念及識別標準問題
(一) 重復訴訟的概念
(二) 從訴的要素角度理解重復訴訟識別標準
二、“訴訟標的相同”的識別
(一) 訴訟標的的含義
(二) 訴訟標的同一的認定
三、“當事人相同”的識別
(一) 當事人范圍的確定
(二) 相同當事人的判斷原則
四、“訴訟請求相同或?qū)嵸|(zhì)相反”的識別
(一) 訴訟請求的含義
(二) 部分請求情形下是否構(gòu)成訴訟請求相同
(三) “訴訟請求實質(zhì)相反”的識別
(四) 前后訴屬于不同種類時的判斷方法
結(jié)語
(一) 堅持“三同說”的重復訴訟識別標準
(二) 重復訴訟的識別需要綜合判斷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生效民事裁判既判力主觀范圍的解釋學分析[J]. 陳曉彤. 當代法學. 2018(03)
[2]論重復起訴中相同當事人的判斷[J]. 李雨菡. 南方論刊. 2017(12)
[3]日本訴訟標的理論再認識——一種訴訟法哲學觀的轉(zhuǎn)向[J]. 史明洲. 法學論壇. 2017(06)
[4]重復訴訟禁止及其在知識產(chǎn)權(quán)民事糾紛中的應用——基本概念解析、重塑與案例群形成[J]. 卜元石. 法學研究. 2017(03)
[5]既判力客觀范圍之新進展[J]. 嚴仁群. 中外法學. 2017(02)
[6]“后訴請求否定前訴裁判結(jié)果”類型的重復訴訟初探[J]. 袁琳.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2017(01)
[7]大陸法系訴訟系屬中重復起訴禁止及經(jīng)驗借鑒[J]. 蔣瑋. 甘肅社會科學. 2016(06)
[8]訴訟標的理論的新范式——“相對化”與我國民事審判實務[J]. 陳杭平. 法學研究. 2016(04)
[9]論裁判生效后之新事實[J]. 曹云吉.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 2016(03)
[10]論中國民事訴訟的理論共識[J]. 任重. 當代法學. 2016(03)
本文編號:30208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0208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