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法保護
發(fā)布時間:2017-10-14 14:06
本文關鍵詞: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法保護
【摘要】:實用藝術作品是通過一種立體造型的表達方式呈現(xiàn)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它凝聚了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情感,具備了著作權法客體“獨創(chuàng)性”、“可復制性”的要求,是一種富有美感的智力創(chuàng)作成果,但其又區(qū)別于一般的美術作品,具有實用性,可以服務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著作權客體。一些外國法典以及國際條約已經對實用藝術作品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將其列為了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然而,實用藝術作品在我國知識產權法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卻十分尷尬。2012年10月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三稿)》中提出將實用藝術作品列為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2014年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向國家版權局報請國務院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將實用藝術作品被單獨列出,并且定義為:“玩具、家具、飾品等具有實用性功能并具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薄@碚撗芯亢退痉▽嵺`中對實用藝術作品是否是著作權法保護客體意見不一,適格性標準更沒有達成一致,對于實用藝術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也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在本文中,首先闡述了實用藝術作品的基本理論,即實用藝術作品的定義、特征,并且將其與實用藝術品、美術作品、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等相近概念進行了辨析,考察了實用藝術作品的國內外立法歷史嬗變與現(xiàn)狀。其次,文章中還論述了實用藝術作品作為著作權法保護客體的適格性,結合著作權法客體條件和實用藝術作品的特征進行分析,論述了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法客體適格性,須具備獨創(chuàng)性、可以有形復制的特征。最后通過對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探究,引入對實用藝術作品保護模式的探討,分別對法國、英國、德國比較典型的三種實用藝術作品立法模式的考察,分析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然后結合我國的現(xiàn)狀,提出了對構建我國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模式的建議,即擇一模式。
【關鍵詞】:實用藝術作品 著作權 擇一模式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3.4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實用藝術作品基本理論10-20
- 一、實用藝術作品的定義與特征10-12
- (一)實用藝術作品的定義10
- (二)實用藝術作品的特征10-12
- 二、實用藝術作品與相關概念辨析12-15
- (一)實用藝術作品與實用藝術品12
- (二)實用藝術作品與美術作品12-13
- (三)實用藝術作品與工業(yè)品外觀設計13-15
- 三、實用藝術作品法律保護的嬗變15-20
- (一)國際公約中的規(guī)定15-16
- (二)國外實用藝術作品的立法變遷16-17
- (三)我國實用藝術作品的立法及實踐17-20
- 第二章 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客體適格條件20-28
- 一、著作權客體構成條件20-24
- (一)獨創(chuàng)性21-22
- (二)可以有形形式復制22-23
- (三)文學、藝術與科學領域內的作品23-24
- 二、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適格的條件24-28
- (一)實用藝術作品著作權法適格性認定24-25
- (二)實用藝術作品的保護標準認定25-28
- 第三章 實用藝術作品的著作權法保護與專利法保護的協(xié)調28-39
- 一、從實用藝術作品看知識產權保護沖突28-30
- 二、國外實用藝術作品保護模式考察30-34
- (一)法國的絕對雙重保護模式30
- (二)德國特別工業(yè)版權法中的保護模式30-31
- (三)英國的選擇性保護模式31-34
- 三、我國實用藝術作品保護模式的選擇34-39
- 結語39-40
- 參考文獻40-43
- 個人簡歷43-44
- 后記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康平;程樂;;實用藝術作品的法律保護[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張慧春;郭小華;;實用藝術作品的法律保護[J];知識經濟;2010年23期
3 高靜;;論實用藝術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J];中國產業(yè);2010年12期
4 盧海君;周U,
本文編號:1031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031454.html
教材專著